戴景琥丨踏石

我家住在小河川里,村庄背山面水,风景非常秀美。我的祖先们开垦了这里的河川地,肥沃的河川地养育了我家的祖祖辈辈。山坡上留有我童年时代的牧歌,酸枣棵上悬挂着我一串串馋涎,门前小河里有很多我不曾捉住过的金色鲤鱼,不知它们又有了多少代的子孙。我长大以后虽然远离故土,工作在繁华的城市里,给孩子们编织着五彩缤纷的梦,向往着更加美丽的未来,但仍时时记起我那美丽的故乡小山村,尤其不能忘怀的是村前小河里那一排供人渡河的踏石。

踏石又称列石,说踏石是因为专供人们踏脚过河的,那名字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说列石呢,是指它们横排一列,一半淹没在急流里,一半露在水面上,任河水冲涮,任行人蹬踏,他们一个个像列队的兵士巍然不动,也真够形象逼真的了。

我记忆中离家的第一步便是踏上河中的踏石,到对面村子里的学校去读书,村里的孩子们大都是这样走出村庄的。我有个堂兄,从小跛了一只脚,他长我几岁,我没有入学他就上的一年级,我入学后读到三年级,他还上的一年级。由于跛脚,过踏石便十分困难,望子成龙的大伯便天天背他过河上学。后来堂兄的个子长高了,大伯的腰也累弯了,背堂兄过河已成为不可能的事,大伯便在那些踏石上打主意。那是些方方正正的巨石,我家住的小河川距离山里不太遥远,山上的连山石都是棱角分明的,落在河谷里被洪水冲下来,磨去棱角才变成光滑的石头,人们都叫它河光石。尽管没有了棱角,由于行程还不太远,那形状还是方正的。人们在乱石堆里选中那些大小适中,形状适宜的巨石,几个人用大木杠子撬起来,挪到预定的位置上,垫平以后,十分稳当,就让你站在上面用力摇晃也仍然纹丝不动。踏石之间要留一二尺的档距,太密了容易阻挡流水,使踏石被淹没,太远了能畅通流水,却不易让人跨越。尤其河中间水流湍急的地方,石块要大,放置要稳,每个踏石只能用一块巨石,如果用两块并摆,既阻挡流水,又无法放平稳。我们村的人摆踏石都很内行,每次发大水以后村里人都自动去摆踏石,从来没有人号召,也不用人组织。有的人对自家的庄稼活很懈怠,但对摆踏石都十分卖力。有些人之间有矛盾,平时互不交往,一摆踏石便都配合得十分协调,这是我们村世代的传统。大伯是摆踏石的高手,我记得每次发山洪以后,他都是站在河中间的深水里,指挥人们撬挪那些巨石,挪好以后再跳到水里去摸去垫,把一块块踏石垫得四平八稳。有时候山洪很大,不仅踏石被冲走,还会冲成一个很深的大水潭,人们便用乱石从水潭底堆积起一堵宽宽的石墙,再在石墙上面摆踏石。遇到这种时候,全村人不分老幼全都出动了,大家一齐向水里扔石头,堆石墙,摆踏石,年年如此,辈辈如此。

大伯背不动堂兄以后,便站在水里扶着堂兄过河上学。过了几年,大伯有了腿病,在水里泡久了腿上的青筋暴突起来,像爬满了紫色的蚯蚓,又胀又疼,不能长时间下水,大伯就开始改造那些踏石。堂兄跛的那只脚过踏石有两大困难,一是跛脚没有力量换脚步,二是两只脚走不成一条直线。大伯经过观察,捉摸,想了两条对策,一是在跛脚的一侧增加一根长长的手杖,教堂兄过河时插入河底,支撑挪脚时身体的重量。二是在踏石一旁再增加一排踏石,并且将河边的踏石缩小档距,两块之间只留一条窄窄的缝隙通过流水,河中间水流急的地方无法缩小档距,就在水流来的一侧的踏石中间增加一块楔形巨石,让堂兄换脚时停留。大伯改造过的踏石就像平坦的大道,我们走在上面可以蹦蹦跳跳地玩耍,还可以两个人并行着做游戏,连我的奶奶辈的小脚女人也可以拄着拐棍在上面从容不迫地通过。

听大人们说堂兄小时候也是一个很精灵的胖娃娃,非常讨人喜欢,后来突然患了一场病,浑身抽风,嘴脸变青,大伯已经无可奈何地把他放在谷草上了,但他没有死,又慢慢活过来了,从此一条腿践了,形成跛脚,人也变得有些痴呆,说话也结结巴巴的。

大伯的一切努力终于没有能够改变堂兄的命运,不幸的事情还是降临到堂兄的头上。那是我上到三年级下学期的最末一天,我们都领到了升级的通知书,老师对大家说堂兄也升级了,暑假后开学就让他上二年级。他站我们前边,高高的像一堵墙。他转过脸向我们傻笑,笑得很开心的样子。这时候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老师说天快要下雨了,让我们赶快过河回家。

我们走到小河中间,忽然河上游传来天崩地裂般的巨响,山里早已下了暴雨,山洪下来了。小山头似的巨浪向下游冲卷,凉气也迎面扑来,我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山洪惊呆了,村里人也发出了大惊失色地呼叫。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伯不知怎样飞跑到踏石上,又背又拉把我们送过踏石,可怜堂兄在慌乱中跌了一跤,没有来及爬起来,就被咆哮的山洪吞没了。大伯几次要往滔滔巨浪里扑,都被村里赶来的人们死死的拉住了。山洪落了以后,大伯和村里人在河滩里找了好几天,向下游跑了几十里,再也没有寻找到堂兄的踪影,哪怕是一只鞋子也没有见到。大伯坐在河滩上发呆了,人们谁来劝说他也不回村。

当村里人又去重新摆放被山洪冲走的踏石的时候,大伯又卷起裤腿儿下水了。他还是那样站在河中间的急流里指挥大家撬挪那些巨石,挪好以后,他还是很认真地把每一块巨大的踏石支垫得十分稳当。

从那以后,大伯几乎天天都要到河滩里去发呆,死盯盯地看着那一排踏石,看着我们从踏石上走过去,再看着我们从踏石上走过来。无人过河的时候,也也走上每一块踏石,这块蹬蹬,那块晃晃,只要发现有一丝不稳的,便跳进水里去摸去垫,直到那些踏石稳当得像长在河底上一样,他才肯从水里走出来,再坐到河滩里发呆。我离开家乡的时候,大伯还坐在河滩上,看着我一步一步走过踏石,一步一步走出河川,一步一步走上人生的征途。

前几年我回过一次家乡,门前的小河上已经架起了一座石拱桥,大伯的墓地上也长满了青松,听人们说那全是村里的小学生们栽种的。我看着那些挺拔的小松树,望着大伯长眠地下的那座土丘,眼前又出现了门前小河上那一排踏石,那方方正正的一块块巨石,仿佛一只只巨掌,托起一座五光十色的彩桥,通向遥远的未来。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戴景琥,1937年l2月生,河南省义马市人。l960年中师毕业,先后从事教育,文学创作,史志编篡等工作。出版有长篇小说《七合米》,《东篱无故事》。中短篇小说集《愿君平安》,《秩文夕拾》,散文集《悉尼生活散记》。主编有《义马市志》,《义马民俗志》,《常村煤矿志》,《义马村志》等方志专著20余部。



声明:由于后台小程序赞赏功能有变化,文章的赞赏暂时发放给袁海英,但赞赏金还按投稿须知发给作者。

(0)

相关推荐

  • 【微笑原创】祈祷

    祈             祷 作者:孙子钧  主播:泓雅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这一段时间的身心疲惫,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了. 小时候,由于自己的痴笨,家人都不怎么喜欢我.被骂或挨打啼哭惹人烦时,会将 ...

  • 火星发现十万年前的“河”?河滩上石头建筑曝光,真存在生命吗

    火星发现十万年前的“河”?河滩上石头建筑曝光,真存在生命吗

  • 樱桃河(李星良)小说连载(十) ‖ 《济源文学》2021(113)

    小说梗概 1941年5月,第14次中条山战役国军惨败,十几万残兵化整为零,满山遍野向黄河南撤退.世代居住在鳌背山的侯建华.侯建忠.侯建堂三兄弟等一批山区猎户不愿离开家乡,面对日寇暴行,被迫拿起猎枪,自 ...

  • 静寂的南河,豢养了我漏洞百出的抒情

    2021年第003期||总第642期 艺海风│642期 在南河滩,一个人的诗句 贾桂琴 冬日的南河滩 唯一的活物是流水,鸟雀只是过客 千姿百态的树们,即是风景 散步时,我看树 树也在看着我 有的树,腰 ...

  • 冯地模:幼虫懵懂(三)|小说

    冯地模:幼虫懵懂(二)|小说 文/冯地模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她以后长得比她妈还要漂亮,成为这条街一朵花,花一朵,应该为许多人始料不及.她女大十八变,又有张春芳遗传基因,秃子头作为男人模样也不孬, ...

  • 聂延力:乌尔吉木伦河|散文

    <阅读悦读>2019年1月热文榜(附奖励办法和标准) 文/聂延力 [作者简介]聂延力,蒙古族,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信用合作联社职员.出版散文集<骆驼脖子> ...

  • 戴景琥丨望断长安路

    2000年二月初八,是张贞老人的80岁生日,远在西安的儿女及媳婿外孙等人,早在半年前他秘密潜往西安时,就说过要来杭州为老人"庆八十",可是他昼思夜想盼来的这个生日,却比任何一年的生 ...

  • 戴景琥丨戒烟

    人们常说有烟有火算一等吸家,有烟没火只能算二等吸家.老耿爱吸烟,但往往不带火,他每天上班只点一根烟,快吸完一支时再抽出一根,在桌子上敦敦,续上一支接着吸,一支接一支一直吸到下班,不丢烟头也划火柴,你说 ...

  • 戴景琥丨无果而终的悉尼炮台(悉尼行)

    澳大利亚是一个从来没有经过战争的国家,生活在悉尼的人根本想象不到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战场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却在悉尼入海口的中头顶端看到了从未用于战争的炮台遗址.中头在悉尼入海口的内侧,与北 ...

  • 戴景琥丨大海看鲸(悉尼行)

    6月20日,在悉尼的40多位中国朋友相约去北头看鲸鱼.领队的杨先生说:"北头下面是鲸鱼出没海面的地方,据说每天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之间是看鲸鱼的最好时候,今天咱们去能不能看到,那就全看大家的 ...

  • 戴景琥丨纪实文学:平老四传记 (小出身)之一

    平老四, 义马名人也.弟兄五人,排行第四,乡人习称平老四.祖上从义马迁居义昌,他生长在义昌,事业成功在义马,属义马平氏本家.我要为平老四立传困难很多, 首先是立什么样的传,世家本纪吧,他既非世家, 也 ...

  • 戴景琥丨涡涡看塘鹅(悉尼行)

    初到悉尼的日子,一个人在家感到非常寂寞.走出家门常常会遇到洋人.鬼子很有礼貌,只要相遇,不管认识与否,都要打声招呼,问个好.我听不懂人家的话,还以为是问我什么问题,但又不敢肯定,也不能置之不理.点头吗 ...

  • 戴景琥丨拉差使

    太阳光上了东屋房檐,东赵乡的十辆牛车开始向县城出发,这已经是第二次轮到我们拉差使了.第一次是小满会那天回来的,那次一共去了六辆车,赵三娃家的母牛没有过去三架山,就死在路上了,我们把那一车军用物资分散开 ...

  • 戴景琥丨在唐人街过春节

    在唐人街过春节 文/戴景琥 1月29日是中国农历的春节,全世界的每一个中国家庭无不为这个传统的节日准备下最丰盛的膳食,让孩子们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家人坐下来过一个团团圆圆欢 ...

  • 戴景琥丨澳大利亚见闻录(达令港事纪事)

    达令港有许多象征性的古建筑物,与悉尼港近在呎尺,珠连璧合,形成悉尼市的经济.商贸.文化.娱乐中心.达令港又称情人港,是以悉尼市第七任总督芮福·达令的名字命名的.港湾内的海洋博物馆.水族博物馆.儿童游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