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的链接

作者:肖军

古观象台常务副台长、研究馆员。1986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之后在北京天文馆工作。在古观象台研究天文学史近三十年,头十年做了天文学史的整体发展脉络的研究,参加过中国天文学史大系的编撰,合著了《宇宙史话》等著作。第二个十年发现了晷仪的实际观测原理,撰写了《对晷仪的再认识》等论文。第三个十年发现了《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的概念定义源于天文,而且跟晷仪有关。从而发现了中国传统天文有一套独立的发展体系,是一套天人同构的系统理论。概要的说,西方天文学的发展脉络是在空间维度上的不断拓展;而中国传统天文则是在时间的维度上建构了天与人之间的耦合关联。撰写了《五运六气的天学基础》、《苏州石刻星图与内经天象》、《中国的时间文化》等相关文章。

天人合一,古人是如何做到的?是不是古人的一个想法或是理想?或者是一个直观的理念,象《淮南子》中有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人的头是圆的,脚是方的,一种直观的对应。现在我们一般都是从《黄帝内经》中的“四时调神”,来理解顺应自然时节来养人的五脏、情志,这样的天人合一论像是早期的自然哲学。严格的说,为什么春、夏、秋、冬的养生是对应着肝、心、肺、肾的呢?而且五脏六腑的区别是中医独具的,西医就没有脏腑的区别,统称内脏,这是为什么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从文义上看,人之脏腑、经络与天的四时、阴阳,各有条理,尽有经纪,内外表里都有对应。这可能吗?文中也是听闻上古圣人这么说的,所以文末言:这可信吗?

这里我想穿越一下,回到现代,看看爱因斯坦是如何链接时间与空间的,然后又将时空与物体相合。大家知道牛顿的绝对时空,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各自独立存在,就同我们人感受一样,时间在空间里穿行而过,一个是实的,一个是虚的,没有交集。两个独立的物理量,在速度概念(s/t)中能够让人体会到时间与空间相关,但合不到一起、没有关联。爱因斯坦是如何让他们链接到一起的呢?他一生中有两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一个是乘着光速飞船观察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电磁波会不会停止?另一个是在空中向上加速的电梯和在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相等时,电梯中的物理现象是不是一样?结果是,他用光速把时间和空间链接在了一起,创立了狭义相对论;用非惯性系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对照爱因斯坦的工作,古人实际上也是借助了另一个概念而把天与人链接在了一起。
我们先来画一张图,把晷仪放在中间,在最外面把一年里太阳的升落方位标示出来,然后对应画出12个中气的刻度方位,再把三阴三阳对应到二分二至上。这就是晷仪与十二中气及三阴三阳的关系图。

 

然后我们再画一张图,反过来把上对应南,左为东、右为西,从左上角冬至、少阳开始,画出二十四节气,左面从冬至~春分~夏至;右面从夏至~秋分~冬至。然后从三阴三阳对应出六气: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最后把手足三阴三阳的脏腑写上,一幅天人同构图就完成了!
古人是用什么把人之五脏六腑与天的四时阴阳链接起来的呢?三阴三阳。所以三阴三阳是古人构建天人系统的核心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原初是来自于时序的:古人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构建了天人合一的系统理论。十二经络对应中气日道,人体气脉的运行与天道的运行相合。反过头来再看“阴阳应象大论”中的话:“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其中的阴阳表里,一目了然。

所以《黄帝内经》是一部理论与实验合写的书,就跟现代的实验报告与论文一样,有的是讲实验,有的是讲结论。只有分清楚实验部分与理论部分,才能读懂古人的原义。关键是要发现其理论的生成路径,方能知其所以然。

(天人同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