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中|打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
打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
思想基础
王延中
“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 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应成为我国公民最基本的要求。把这个底线要求打牢了,将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战胜未来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的思想保证。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树立正确国家观的基础。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共同守护了祖国疆域,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空间。这个各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家园,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国。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地的主人,每个人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女。
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是树立正确民族观的前提。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就是包含56个民族的大家庭。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树立正确文化观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中华文化既是包含各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又是在各民族文化之上,拥有国家法律法规、意识形态等的国家文化、政权文化。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产物,是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 胜利的旗帜;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旗帜。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上述四个认同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政党在现代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得到民众支持的现代政党,是团结人民、凝聚人心、领导国家前进的根本力量。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而且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融合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注入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要求,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崇高理想。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容的集中表达,也是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思想引领。
作者王延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原载于《中国民族报》2020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