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周易的视角看当下的教育

周易是个从无极两仪四象到八卦到64卦的细分过程,也是从64卦到八卦到四象到2仪到太极的综合归纳过程。是需要活学活用,边玩边用,愍熟于胸才能有所体会的一门学问。我们用这门学问分析一下当下的教育。声明:没有好坏对错的价值评价,只当做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

当下的教育,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都采用考试作为工具,来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确保是不是有用的人才。 首先看作为工具的考试,本身是个用处非常有局限的工具。我们知道古代中国长期实行科举制,这种考试制度对人才的遗漏是恐怖的,也受到后人的诟病。那么现代的考试,就能考得出考生的兴趣、志向、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吗? 就拿看起来最客观最可衡量的数学考试,也会遗失很多东西。

数学有一个章节是代数,这跟周易的八卦很类似。然而多数学生在学习代数时,学生们基本专注于如何通过考试,或者在考试中如何获得高分。掌握的也是大纲要求的考试的内容。

学生们做了大量的计算和习题,只为记住一大堆X和y,知道将X和y代入死记硬背的公式,就可以得到考试需要的答案。当然,考试中的X和y体现不出代数的力量及其重要性。代数的重要性及魅力之处在于,所有这些X和y代表的是无穷的现象和观点。就跟周易类似,把天下所有的事物分成8类,8类事物两两组合,就有了64种大象,484种小像,归根结底事物只有阴阳2种属性,而阴阳2种属性是不可区分的,也叫孤阴不生,独阳不存。重要的是体会一种思考世界的方法,而不是必然的结果。

在掌握了数学的代数后,我们知道它可以用在计算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也可以用来计算导弹在太空的抛物线;同样的等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水的流动性,还可以为不规则的物体计算体积、质量、面积等等有用的东西,甚至可以建立模型,探讨未来的变量。

所有这些,都必须是深入研究数学后能实现的,而绝对不是考试通过就能获得的。学习是细分的过程,学会了是综合归纳的过程,无论哪种方向,考试都不能完全涵盖。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的所能学习的知识远远超过人类。跟硅基生命比知识比效率人类只能形成深深的自卑感和对未来的恐惧感。这不是人想要的。想期望的。但我们的教育依旧在这条没有前途的路上狂奔。这种教育与创造力与好奇心驱使下的终身学习者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当下的高考或考试选拔制度或者说教育体系与考试指挥棒、重复学习等等方法相结合,只是强化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管理学的“泰勒制”是效率与利益高度契合的运作体制,而当下的考试选拔教育与“泰勒制”非常合拍。我们看看为了在高考胜出的学子们,他们是如何是“学习效率”下进行的体力,我们就能明白,学校比工厂的生产线要忙碌的多、残酷的多,标准化的多。

周易的视角看,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想象力、创造力。是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如果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复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这恰恰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大手段。

家长们会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并不自觉的引用《论语》”学而时习之”, 且信誓旦旦的说,这是圣人的法宝。官方也指出这个”习”就是复习。 如果能穿越,或者把自己置身孔子生活的社会,我们不难想象,孔子所处的社会与今天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差异极大,就学习内容来说。孔子时代强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礼”,是包含射箭、驾驶马车在内的生活日常,学习者若不身体力行的反复演练,根本达不到实用的效果。孔子强调,有余力则学文。文是空余时间学习的。我们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

从古代的基本生存技能到当下的社会生活,学习的主要内容由”礼”转变为认知。认知是拓展和变化的,本质是创造或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教育过度强化复习,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1.1415525年),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