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凑了一支四万人的远征军,让西北边疆安定了几十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食堂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5483,阅读时间:约14分钟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多次远征匈奴,集全国之力保证了北部和西北边疆的安宁。但只过了半个世纪,匈奴与汉朝再次剑拔弩张,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局面眼看付诸东流。

关键时刻,一位“食堂管理员”出身的官员赴西北任职,私自调动所属部队千里远征,竟将问题轻松解决。不仅攻克难关,他还霸气地留下了一句传承两千年、至今让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话……

一、人在食堂,心在战场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作陈汤的人,生活在山阳郡瑕丘县(今山东省兖州市)。他家里很穷,穷到要靠乞讨、借贷过日子,因此“不为州里所称”。

但是,即便在如此窘迫的环境下,陈汤也非常喜欢读书,且思维敏锐、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家乡得不到认同,这位才子决定到都城长安发展。命运对他还算公道,很快,他求得一个叫作“太官献食丞”的职位,主要负责管理各地奉献的食物,相当于一名宫廷“食堂管理员”。

在这个岗位了干了几年,陈汤并不满意——他虽出身寒微,但天赋极高,为人沉着勇敢又深有谋略,总想立“奇功”。每次去外地,路过城邑山川,别人游山玩水,陈汤却登上高处远望。看什么呢?看看哪里要以扎营、哪里可以埋伏,就像一名将军在察看地形、筹谋排兵布阵。

总之,陈汤“人在食堂、心在战场”,是一很有才又不太安分的青年。

二、身在朝堂,志在边疆

是金子总会发光,陈汤的才能被富平侯张勃发现,在其推荐下,被举为“茂材”。照理说,被推荐为茂材,就有了在仕途上飞升的基础。不过,陈汤的锦绣前程还没拉开帷幕就被叫停了:他的父亲去世了。汉代以孝治国,父母去世后本人要辞官回到家乡守丧,时间长达3年。

为了保住前途,陈汤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并未回家乡奔丧。在当时,这是不允许的。不久,陈汤被司隶校尉检举,之后下狱,理由是“无循行”,即没有美好的品德。

张勃也受到牵制,被削去200户食邑。也许是因为打击太重,张勃竟然就此死去。朝廷给他了一个“缪侯”的谥号,批评他推举失察。

陈汤出狱后,仍然有人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此埋没太可惜了,又推荐他担任郎官。在汉代,郎官包括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多为帝王侍从,负责守卫宫廷、随同帝王外出以及备帝王顾问、差遣等。很显然,这是个很有前途的职务,大多数人在此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后就会被安排到中央各官署或地方任职。

不过,陈汤志不在此,他希望能到边疆去或出使外国,一心想建“奇功”。最后,他如愿以偿,被任命为西域副校尉,作为当时西域最高军政长官(西域都护)的副手,担负着在西域地区开展外交活动以及在中央授权下打击反叛势力、维护边疆安定等职责。

 三、西北威胁,郅支猖狂

汉朝建立后,在北方一直面临到来自匈奴的威胁。汉武帝时多次派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经过元狩二年(121年)和元狩四年(前119年)两次决定性的出击,匈奴主力不得不退出河套及以西地带。一时间,“漠南无王庭”。

汉武帝去世后,匈奴方面出现了新变化:实力有所恢复,同时,内部矛盾越发激化。公元前60年左右,虚闾权渠单于之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5个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之间的相互攻伐。

二者都想依靠汉朝,都送儿子来长安做人质,呼韩邪单于还亲自到长安朝拜汉宣帝。郅支单于认为汉朝偏袒呼韩邪单于,逐渐与汉朝的关系疏远起来。

初元四年(前45),郅支单于派人到长安进贡,提出要带走儿子。汉朝经过商议,决定由卫司马谷吉护送其回去。有大臣认为,送到边境就应该返回。谷吉上书,希望一直送到郅支单于的王庭。

经过一番争论,汉元帝同意了谷吉的建议。可是,到达目的地后,郅支单于竟然杀害了谷吉等人,随后正式跟汉朝决裂。经过不断扩张,这一支匈奴又侵犯乌孙、大宛等国,成为破坏西域地区安定的最大威胁。汉朝先后派出3批使者赴西域,想要回谷吉等人的遗体,郅支单于不仅拒绝,还羞辱汉朝来使。

四、机会来了,先斩后奏

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陈汤上任,距离汉武帝去世51年。

这年冬天,陈汤对上司、西域都护甘延寿说:“郅支单于剽悍好战,不断取得胜利。日子久了,必然成为西域的灾难。他自认为地处僻远,拿他没办法。不过,他们没有坚固的城堡和强劲的弓弩,无法固守,我们可以出奇制胜。”

随后,他还提出具体建议:“征发屯田的军队,并率领乌孙王国的军队,一直挺进到郅支单于的城堡下。到那时,他要逃,没有地方可逃;他要守,兵力又不足以自保。千载奇功,一个早上就能完成!”

甘延寿认为这话很有道理,准备上报朝廷,待皇帝批准后展开行动。但陈汤久在朝廷,对朝廷官员们的议事流程十分熟悉,知道自己的建议报上去以后很难有结果:“奏报上达朝廷,陛下一定会召集百官商议,可这种远大的谋略又岂是朝中那些平庸的官员们所能了解的?他们肯定不同意。”

于是,陈汤建议先斩后奏,但甘延寿觉得事关重大,没有朝廷的授权不能起兵。不过历史总是充满了偶然,恰在这时甘延寿生病,暂由陈汤代为主持西域都护府工作。

机会来了,陈汤假传诏令,征发部队,准备攻击郅支单于。甘延寿听说这件事,从病床上大惊而起,想去阻止,然而为时已晚,反对无效。陈汤手按剑柄,对着甘延寿厉声说:“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

五、拼凑“大军”,进入康居

陈汤集结起来的远征军人数不多,有4万多人,与汉武帝时期动辄出兵数十万的阵容相比,只能算一支“弱旅”。同时,这支队伍构成比较复杂,有“白虎、合骑之校”及“汉兵,胡兵”——既有亲附汉朝的那些西域王国的军队,也有汉朝在西域地区的边防部队和屯田部队。

他们进攻的目标是郅支位于康居国境内的单于城。8年前,康居王被乌孙国所困,于是,联合郅支单于攻击乌孙国。郅支单于率本部来到康居东部修筑单于城而居。

陈汤、甘延寿率领的远征军分成6路:3路沿南道越过葱岭、穿过大宛王国,进攻康居国;另外3路穿过乌孙王国,进入康居国边界。这时康居国副王抱阗正率领几千名骑兵攻击乌孙国,屠杀和俘虏了1000多人,抢走大量马匹和牛羊,又从后面追上汉军,夺取后部汉军的大批辎重。

陈汤命令远征军迎战,杀敌400多人,夺回抱阗所掳掠的乌孙百姓,交还乌孙国,马匹和牛羊留下来作为远征军的给养。

进入康居国东部后,陈汤严明军纪,不准烧杀抢掠,还秘密召来康居国的贵族屠墨,向他展示汉军的威力与决心,之后摆下酒席,共同盟誓。

远征军继续前进,在距单于城约60里处安下营寨。屠墨的舅舅具色子男开牟痛恨郅支单于的凶暴,陈汤让他做向导。由此,远征军对郅支单于内部的情况了如指掌。

 六、激战单于城,大获全胜

远征军继续前进,6路大军会合,在距离单于城30里的地方扎营。对于这支忽然“从天而降”的汉军,郅支单于还有些纳闷,他压根没想过汉朝的军队会为了他而能远涉几千里来到这里,所以并没有做周密准备,以至单于城周边兵力较为有限。

郅支单于故作镇静,派人前去询问:“汉军到这里来,是什么目的?”陈汤让人回答:“汉朝皇帝怜悯单于屈居在这康居国,所以派都护将军率军前来迎接单于及妻子、儿女去长安居住。”郅支单于当然不肯去长安,又派人试探,并为自己不能去长安辩解。

甘延寿、陈汤于是出面责备:“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都是为了你们单于。然而,一直到现在他还没派出一位重要人物来晋见都护将军,单于就是这样对待客人的吗?”二人还放出狠话:“我们远道而来,人困马乏,粮草也快用完了,连回程都不够用,请单于赶紧做出决定!”

郅支单于没想好如何回复,远征军于是向前推进,在距离单于城3里的地方扎营,构筑阵地。从这里远望单于城,只见五色旗帜迎风飘扬,几百名匈奴人披盔戴甲,在城上守卫。

一日,从城中冲出100多名匈奴骑兵,在城下奔驰,又有一百多名匈奴步兵在城门两侧摆开阵式,进行军事演练。城上的匈奴守军向远征军叫嚣:“斗来!”

远征军用强弩射击这些匈奴骑兵和步兵,迫使其全部退到城内。甘延寿、陈汤下令总攻命令:“鼓声响起,各部直扑城下,从四面包围,盾牌在前,戟弩在后,仰射城楼上的守军。”

城上的匈奴守军顶不住攻势,纷纷逃走。城外还有一座2层的木城,匈奴兵从那里射击。远征军伤亡很大,于是放火焚烧木城。当天夜里,城里的几百名骑兵试图突围,远征军给予痛击——箭如雨下,突围的这支部队全军覆没。郅支单于原本披挂亲临城上指挥作战,被远征军士兵射中了鼻子,只好退下城楼,其阏氏及几十名夫人均加入作战,死伤不少。

午夜时,木城被攻破,匈奴兵退进单于城,在城上高声呐喊。这时,康居国的1万多名骑兵前来增援郅支,趁着夜色向汉军营寨发起攻击,然而始终无法得手。

天快亮时,四面火起,远征军乘火势呐喊着发起猛攻,冲进单于城。郅支单于退入王宫,远征军争先恐后地追赶,一名军官上前,砍下了郅支单于的人头,随后在此搜出汉朝使臣的符节2只,还有谷吉等人携带的写在帛上的书信。

七、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仗,远征军大获全胜,共斩杀郅支单于的阏氏、太子以下1500多人,俘虏100多人,另有1000多人投降。甘延寿、陈汤将生擒或投降的匈奴人及其财产,分配给参加远征军的15个西域王国。

斩杀、俘虏以及投降过来的人数看起来不算多,这主要是陈汤不按常理出牌,突然发起大战,完全出乎郅支单于的预料,以致于没能在单于城附近安排重兵。但是,战役的目标完全达到了,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甘延寿、陈汤在给朝廷的上疏中说:“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二年正月,郅支单于的首级送到了长安。汉元帝下令,将郅支单于的首级在槁街的蛮夷邸示众10天,并亲自到郊外祖庙祭告,文武百官纷纷祝贺。

郅支单于死后,呼韩邪单于在汉朝帮助下重新统一了匈奴各部,表示向汉朝永远效忠。此后,王昭君远嫁,从而结束了汉匈之间又一段频繁战乱,这种和平局面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