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故事•10】丘逢甲《离台诗》《春愁》
丘逢甲在考中进士当了一段时间的工部主事以后,眼看朝廷腐败,官场黑暗便辞官回到台湾,在台中、台南等书院讲学。公元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因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这场战争历史上称为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政府不但给日本巨额赔款,还把台湾和澎湖列岛让给了日本。
台湾被割让给日本的消息一传到台湾,丘逢甲悲愤异常。他特地割破手指,用鲜血写了“拒倭守土”四个字,表示自己坚持守卫台湾的决心。同时,他又召集台湾士绅,联名打电报给清朝政府,抗议割台。可是,清朝政府早已吓破了胆,那里还敢“拒倭守土”呢!
公元1895年5月25日,台湾巡抚衙门大门前,一千多名台湾乡绅百姓列队,求见台湾巡抚唐景嵩,要求他主持抗日大计,广场上哭声、喊声响成-一片,这次激动人心的请愿活动是丘逢甲亲自组织和领导的,他希望台湾巡抚唐景嵩能顺应民意,领导抗日斗争。在丘逢甲组织的乡绅百姓请愿活动的压力下,唐景嵩表示留在台湾抗日,但暗地里却作好了撤退的准备。5月27日,在李经方割让台湾的前六天,日本近卫师团在大批军舰护送下,开始进攻台湾北部。6月4日,唐景嵩可耻地乘船逃往厦门。
丘逢甲听说唐景嵩逃走,气愤极了,亲自率领团练奔赴前线抗击日军,在新竹界外与日军主力展开激战,经过二十多天战斗,因缺乏后援而失败。丘逢甲只身一人冲杀出来,隐藏在乡村中,痛哭失声。后来,他认为自己无力再组织抵抗,只好率领全家撤回福建泉州,他所领导的抗日战争也宣告失败。
他在离开台湾时,眼看宝岛即将沦陷,痛不欲生,挥笔写下了下面这首有名的《离台诗》:
宰相有权能割地,
孤臣无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鸱夷子,
回首山河意黯然。
这首诗的大意是:权臣李鸿章经朝廷同意,把祖国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侵略者,我这个势孤力单的小臣,虽经奋战,却回天乏术,没有力量能与之抗衡。如今我只好乘着小舟,学那春秋时离开越国到别处去的范蠡(范蠡是越国大臣,后来曾改名鸱夷子皮)了,回头看望这台湾的大好山河,实在叫人黯然神伤。
和丘逢甲同船一起离开台湾的人,读着这充满强烈爱国思想的诗篇,一个个流泪痛哭。
渡海回到大陆以后,丘逢甲还是念念不忘台湾,日夜牵记着在日寇铁蹄下受苦受难的台湾同胞。他在《 马关条约)签订一周年的那天,又气又闷,勉强出门游山,想排遣下自己的愁思,想不到反而更加愁闷。
就在这一天,他又写了一首题名《春愁》的诗,抒发自己的愁怀: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为相遭愁怀,勉强出外游山,谁知道春愁满怀,无法排除。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更让人忍不住掉泪。我们四百万台湾同胞正同声痛哭:正是去年今日,台湾被朝廷制让给了日本侵略者。
丘逢甲一生写了很多怀念台湾的诗。他在诗中表示,只要祖国还存在,中国人民“卷土定重来”,定会使台湾回归祖国,他是个念念不忘收复台湾、念念不忘祖回统一的爱国诗人,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应邀赶往南京,被推举为参议院参议员,后因病返回台湾,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