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论: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一、行书的形成和发展
在书法书体的演化过程中, 行书相对于篆、隶而言时间较晚一些, 产生于东汉时期, 和楷、草处于同一时期, 但成熟于魏晋时期, 对后世影响最大。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称:“案行书者, 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 即正书之小讹, 务从简易, 相间流行, 故谓之行书”。
“行”在字典中解释为走的意思, 表现为人的位置移动的运动姿态, 联系书体, 楷书犹如人的坐、站的静止的姿态, 草书犹如人的奔跑的运动姿态, 从人的姿态动静结合上来看, 行书介于楷草二者之间, 因此有宋代苏东坡“真书如立, 行草如行, 草书如走”之说。
由此, 行书是指形体和笔势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视觉表现的书法艺术。行书可以分为行楷和行草, 不省笔画, 不变笔顺, 书写速度较楷书快接近于楷书, 易于辨认的是行楷, 省略某些笔画, 适度改变笔顺, 书写速度较草书慢, 接近于草书, 比较难辨认的是行草。
行书在书法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 被后世书法家推崇, 相继出现了许多书法大家和经典作品, 形成了书法发展史上三座高峰, 第一座高峰出现在晋代时期, 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 王羲之《兰亭序》被后世评价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王作品成为后世学习行书的典范和主流, 王羲之被尊称为“书圣”。
唐代时期是行书发展的第二座高峰, 代表人物主要有颜真卿、孙过庭等人, 《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第三座高峰为宋代行书, 代表人物有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四人, 他们重视性灵情致的表现, 开一派“尚意”的书风,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的《洞庭春色赋》、黄庭坚的《松风格诗》、米芾的《蜀素帖》、蔡襄《自书诗卷》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元明清时期, 书法书写工具和材料的进步促进了行书的发展, 以赵孟頫、王铎、傅山等人为代表, 形成了行书风格多变的格局, 对后世行书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行书组成要素及特点
一幅书法作品由笔法、字结构、墨法和章法所组成, 这是书法作品形式构成的基本元素, 具体到行书, 则表现为行书不同于楷书、隶书、草书的特有形式。首先在笔法方面, 行书运笔速度较快, 节奏变化明显, 运笔过程中追求情感的起伏, 主侧锋书写并用, 藏露锋灵活发挥, 根据书家情感起伏变化运用提按、顿挫、轻重、快慢等笔法。
其次在字结构方面, 在把握字结构传统形态的规律的同时, 追求视觉形式变化, 在富于变化中强调字的笔画的减省, 笔顺的改变以及结构的变化, 以形成多姿多态的字结构, 在视觉上注重字的长短、方扁、正畸的不规整多边形变化和字内空间的营造。第三在墨色方面, 强调墨色的多变, 使用浓、淡、枯、燥等墨色表现手法, 使作品整体呈现出墨色的情趣。最后在章法方面, 注重应用各种幅式来表现, 包括条幅、横幅、斗方、扇面等, 在纵成行、横无列的安排中, 注重字距和重心的经营, 使题款和用印和谐统一。
作者:张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