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棒球,这群少年找到了「家」

“大家好,我叫马虎,来自十字路口。走丢了,然后就被棒球‘爱心基地’捡到了......”
一个国内中产孩子的课外班,如何成为贫穷农村孤儿的“救命草”?
文 / 马 毓梓
在今年西宁的FIRST电影节上,杀出了一匹“黑马”,许慧晶导演的《棒!少年》拿下最佳纪录长片。

“流畅的剪辑、超越线性的时间叙事、与完备的电影技术的高水平融合,在动人又诚挚的成长故事中,彰显了人性的温存与希望。”这是FRIST电影节组委会寄予《棒!少年》的颁奖词。

痛仰乐队高虎献唱纪录片推广曲《未来的路》

《棒!少年》——一部历经三年时间,制作完成的纪录片;
一部被马伊琍、汪涵、周迅、谢飞、曹保平、钱枫、王一博、大张伟等人推荐的电影;
豆瓣评分8.7,实实在在的2020年度“国产片之王”
著名主持人杨澜更称其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的主角,是一群有着“灰暗”童年的孩子。他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是服刑人员和残疾人员的子女,家境都十分贫寒。
十几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远离故土,共同生活在北京郊区,一个叫“爱心棒球基地”的地方,组成了一支叫“强棒天使”的棒球队。
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01

爱心基地,强棒天使
“我们是‘强棒天使队’,来自中国。球队中的队员们都来自贫困家庭,有些甚至是孤儿。”这是《棒!少年》影片中,球队去美国参加小马联盟比赛时的自我介绍。
2016年,前国家棒球队队长孙岭峰创立“爱心棒球基地”。他决定用自己和几个合伙人凑来的200万,通过教授棒球,帮助贫困儿童。
“如果没有棒球,我就是一流氓。”棒球改变了孙岭峰的命运,所以他希望用棒球回馈社会,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
加入“爱心基地”的棒球队,没有身体素质要求,只要贫困级别到了,教练们就会把孩子接到北京,承担起抚养成人的责任。
影片主人公之一,马虎,来自宁夏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出生不久,妈妈跟爸爸打了一架,就离开了,马虎从没见过她;爸爸在外打工,烤羊肉串,从不回家。
奶奶一个人将他拉扯长大,虽然有几个姑姑,但姑父打他,不让他进家门。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的马虎,经常吃不饱饭,穿的都是别人不要的旧衣服。
 “我不恨我妈,但我恨我爸。”面对摄制组,马虎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因为他知道,妈妈永远不会回来,但爸爸能回来,却不回来。
没有温度的童年,造成了马虎冲动、喜欢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顽劣性格,也造成了他没有安全感,怕黑不能一个人睡觉,要用皮绳将自己绑在床上才能入睡的习惯,让人心疼。
“爱心基地”中有很多类似于马虎这样的孩子,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山区,从小缺失父母的陪伴和教育。
“他们的破坏力很强,但既然来到‘爱心基地’,我们就要帮助他们把坏毛病给改过来。”这是孙岭峰对基地所有教练员们的要求。
孙岭峰想做的,不止是教这些孩子打棒球,他希望给孩子们一个家。“爱心基地”的老师、教练员、工作人员、小球员都是彼此的家人,在这里有陪伴、有教育、还有棒球。
“强棒!天使队”是这支球队的名字。
在来到这里之前,那些不堪回首的童年和家庭,让他们心中充斥着无法驱散的“恶魔”;但当他们来到这里,学习如何打棒球,如何遵守规矩,如何团结球队,如何做一个好人的时候,善良的本性会慢慢显露,快乐也会慢慢回归,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人间的“天使”。

02

体教融合,改变命运
影片中有两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师爷爷张锦新送孩子们去上学,七旬老人独自站在教室的窗外,看着最调皮的马虎上课;另一个是孩子们在中山冬训,最后一堂训练课后,所有球员集体脱帽,向球场致谢告别。
这两个片段,恰恰体现了“爱心基地“对这些特殊孩子们的教育方式。
他们要像普通孩子一样,去学校上学,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学会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另外他们还要通过练习棒球,学会团结合作,遵守规则,尊重教练,敬畏球场。
“学校教育+体育教育”的模式,是孙岭峰一直倡导的。学校教育让孩子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体育教育则能强健他们的体魄,治愈他们的心灵。

剧照——《棒!少年》李海鑫
“现在我们在基地上学,有老师教我们。”11月28号,看完MLB的点映后,"强棒天使队"的小球员李海鑫和我们聊了几分钟。还没问几个问题,他就自来熟地跟我们聊起了有关比赛、基地、教练还有队友的很多事情。
他会为球队赢了大年龄组的孩子而开心,为队友受伤而难过,也会因对手的训练场地被拆而有点儿“幸灾乐祸”......
看着10岁的李海鑫能说会道,阳光乐观,是治愈的,也是美好的。
当过去的黑暗拨云见日,内心的阴霾被爱驱散,有了棒球这项技能锦上添花,这些孩子的未来,注定改变。读大学、做职业运动员、当棒球教练,社会的大门已向他们打开,光明的未来在向他们招手。
就像电影中另一个主人公小双的大伯说的那样:“好好学习,长大了买车买楼,别回这穷地方。”

03

聚光灯下,脚踏实地
在和李海鑫的聊天中,我问他:“你喜欢拍电影吗?”
他回答说:“大家都习惯被拍摄了,在摄像机前,依旧干自己的事情,没什么变化。”关于自己是否喜欢拍电影,他没有回答。毕竟这只是一部纪录片,他也只是一个刚满10岁的孩子。
然而,对于马虎来说,他应该算是“强棒天使队”的一号球星,当红人物。除了《棒!少年》这部纪录片,大家是否注意到马虎现在背后的号码“9号”,不知是不是巧合,有一部电影正在制作阶段,叫《9号传奇》
这是一部,由第一位登上《纽约时报》的藏族棒球运动员,华旦班玛的故事改编,“强棒天使队”球员参演的,中国内陆第一部棒球题材电影。长大后的马虎,也作为一名重要的演员,参与其中,并且他在电影中的号码,也是“9号”。
预告片——电影《9号传奇》
其实,在知道马虎还拍了电影后,我有一丝丝的担忧。纪录片《棒!少年》、电影《9号传奇》、外加更多的媒体拍摄、采访曝光,对于基地和孩子们的影响,肯定有好,也有坏。
我担心马虎会迷失在聚光灯下,也担心基地会在应付媒体和拍摄中,忘了初心。
《棒!少年》导演许慧晶
在跟许慧晶导演的交流中,我讲出了自己的担忧。导演说:“我们先不去看未来,现在的电影也好,曝光也罢,至少让这些孩子从原来的0,变成了现在的1,这一切让他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他们有了变成2、3、4的机会。”
看过两次《棒!少年》的点映,见了两次马虎和孙岭峰指导后,我慢慢理解了导演的话,心里的担忧也消失了。
当所有人问马虎,你的梦想是什么时,他坚定地回答——“棒球运动员”。我们都知道,成为职业运动员的这条路很难,不论最终能否实现,但至少从现在看来,他十分坚定。
孙岭峰指导向我们介绍,基地现在已经接收了70个孩子,还组建了两支女子球队,并且按照MLB的年龄组,分成U8、U10、U12等组别。他依然以陪伴孩子和带队训练为主,用自己休息的时间来面对媒体和拍摄。
作为一个旁观者,希望聚光灯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让这些历经磨难的孩子们,和这个充满爱心的棒球基地未来的路,能走的更轻松,更踏实。
作为一个记者,希望将他们的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孩子,了解这个“爱心基地”,为他们切切实实带来帮助,而不只是去影院看个电影,抹抹眼泪那么简单。

后记
“妈,你问问小燕(化名)阿姨,要不要带她儿子去看《棒!少年》的点映,之前不是说她孩子在打棒球嘛?”上周五,无意间跟妈妈提起,周六(12月5日)我们ECO氪体和MLB中国举办的《棒!少年》点映专场活动。
《棒!少年》 x MLB中国 x ECO氪体 点映专场
“我问了,那天他们正好要去成都打MLB的一个比赛,球队的队员和家长集体在成都看电影,好像还是和电影里的那些小球员们一起看。”孩子外出打比赛,家长全程陪伴,已然成为了常态。
妈妈朋友家的儿子,八岁,小学二年级,打棒球也有两三年,基本每周六的下午,都要去北京郊区的俱乐部训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选择棒球作为他们的体育课外班?
我想答案是这样的:
1、为强身健体;
2、棒球对身高和身材没有限制,任何孩子都能驾驭;
3、中国会打棒球的孩子比较少,有足够的独特性;
4、对于中产及中产以上的家庭来说,棒球、网球、马术、花样滑冰这些较小众的运动,是孩子未来出国、读名校的敲门砖。
然而,在北京通州,《棒!少年》里的这群孩子,他们也会打棒球,只是他们无法像其它孩子一样,有更多的选择。
因为,棒球选择了他们;更因为,如果不打棒球,他们将别无选择。

今天,《棒!少年》正式全国公映,一起走进电影院去看看这群“叫板命运”的少年吧!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