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多达108将,为何对上仅有8员大将的方腊,便折损大半?

《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来都颇受世人的喜爱。虽然里面的英雄人物多出身草莽,但他们的一系列炫酷操作却照样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了,这部著作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人为杜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但凡涉及到些史实内容,就容易引起人们的热议。

比如说,该名著中曾介绍过梁山好汉征讨方腊起义军的事情。而且这件事的结局,还以梁山损失惨重收场了。于是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都说方腊手下无强将,那为何他能让梁山损失惨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吧!

一、受史实的影响。

据《水浒传》介绍,宋江带领的梁山好汉之所以要去征讨方腊,主要是因为他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成为了朝廷的鹰犬。而方腊呢,又是当时颇让朝廷头疼的地方“刺头”,甚至还组建起了自己的政权与朝廷相抗衡。既然宋江选择带领兄弟们归顺朝廷,那他就得想办法在朝廷中站稳脚跟。

而要想站稳脚跟,他自然就得取得当时皇帝的欢心。这样一来,征讨方腊,帮皇帝解决这个后顾之忧,无疑就成了宋江讨皇帝欢心的最佳办法。于是没过多久,宋江便带领梁山好汉们去征讨方腊。而方腊呢,他也不甘示弱,带领自己的手下全力应战。

在世人眼中,梁山好汉都是盖世英雄。既然如此,那他们的作战能力肯定不容小觑。而方腊只不过是小小的地方割据势力,若遭梁山好汉围攻,应该没有任何招架之力才对。毕竟在《水浒传》中,作者曾耗费大量精力为我们介绍梁山各路英雄们的天大能耐,所以世人如此看好梁山好汉的实力也实属正常。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此战梁山不仅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而且还损失惨重。据说在得知兄弟们死伤大半的消息后,宋江差点哭昏过去。而方腊呢,还有能力继续蹦跶,若非朝廷势力猛扑,逃出升天也未可知呢!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史实的影响。要知道,《水浒传》并非什么严谨的历史资料,而只不过是小说或者说文学作品罢了。就算再怎么被允许夸张和杜撰,它也不能完全跟史实相悖啊!

若任由作者随意发挥,那岂不成了梁山实力太大而将宋朝及宋朝的周边势力消灭干净了吗?那样一来,我国的历史还如何被延续下去?这部小说对于世人和后世之人而言,又还有什么可读性?

二、方腊本身的实力并不弱。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方腊到底是谁。其实,方腊跟该名著中提及的大部分英雄人物不同,他是我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而且也确实曾经建立起过与宋朝廷对峙的政权。在这种情况下,若有人认为他本身的实力比较弱小,手下无强兵良将可用,那可就真的是太小看他了。

要知道,历史上的方腊可厉害着呢!他本身就只是个底层社会出身的贫穷老百姓而已,后因不堪花石纲之扰,便集合多方势力建立起了独立政权。别说地方官怕他的存在了,就连宋朝廷也时常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头疼和惧怕。

而且即便不按史实来说,按照《水浒传》的内容来说,方腊当时的势力也照样是不容小觑的。因为早在梁山征讨方腊之前,他的势力就已经壮大到远胜梁山势力的地步了。在这种情况下,已因投靠朝廷而丧失英雄灵魂的梁山好汉,注定打不过方腊。

毕竟落草为寇的时候,他们出战攻打别人也是在为自己谋福利。但是归顺朝廷之后,突然调转头来攻打农民起义军,无非就等同于是在为朝廷完成一个任务罢了。那样一来,其整体实力本身就会出现锐减的情况,哪里还能打的赢为自己和自己人谋福利的方腊?

说白了,作者这样安排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能结合史实,让世人和后世之人了解宋朝还曾出现过方腊这样的农民起义军。同时为了不歪曲史实和误导读者,他只能选择借征讨方腊这个事情写死那么多梁山好汉。

二是为了通过叙述梁山好汉选择归顺朝廷后得到的结局有多悲惨,让梁山好汉们前后所处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显宋朝廷的统治到底有多腐朽。不过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梁山征讨方腊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