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需要标准答案

果然不出所料,15天30节课不够我花费。讲读《四大名著》前,很有一点忐忑。这四本书,每本书都是百回百二回,就算是要看完它,都不止花这些时间,更何况我一向相信:阅读没有标准答案。既然没有标准答案,那么,所谓的解读,是否就带有了很多的自我色彩。

在《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开始前,我都要花上两个课时来说一些小常识。这些小常识,是关于书中知识的一些补充。比如关于北宋的“四京”,关于“替天行道”的寓意,也有关于作者的生平补充等等。之所以要先讲这些,主要还是想让学生们能在之后自己的阅读过程中,减少一些困惑。

我还会讲到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价,讲到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注解,为什么讲这些呢?无非是想让学生明白,对一本书的理解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去体会。读书不是去评判“好人”“坏人”,而是要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理解人物,甚至是理解人性。

小说无疑是塑造人物的。无论象《三国》这种贯穿百年的历史,《水浒》性格鲜明的好汉们,《西游记》中的五位“罪人”,还是《红楼梦》里的木石前盟金玉良姻,无非也都是在塑造人物。因此,人物的解读成了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如果做得简单了,平板了,不仅一点味道没有,甚至还会反胃。

然而头疼的是学生都没读过原著,甚至仅有一人读过《西游记》青少版。而且课时严重缩水(在我的设想中,一本书是15到16课时),很难就一个人物一个章节去进行趣味性的延伸。没办法,硬着头皮,上了。

《水浒传》虽有林十回武十回之说,由于时间的关系,以及考虑到电视连续剧早已广为人知,因此,我侧重将人物的讲解放到了对比上。一种是人物本身前后的对比,如宋江;一种是两个不同人物的对比,如武松和李逵。在这样的对比中,再从书中摘取相关文字,无形中是帮学生建立了一个印象,同时也加深她们对文本和性格的解读。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更是耳熟能详。不仅是因为一直以来它都是深得人心,更由于近年来网络游戏中三国人物成了“当红炸子鸡”。为此,我重点放在了对曹操和刘备的解读上,将正史和演义中的人物描写参差进行,让人物更加丰满。再有就是三国创造的两位“神”级人物。将他们是否被“神化”的这一问题抛出,再整理民间及正史中的记叙,让学生自我解读。其余的人物则简单过场,在这个过程中,人物和事件相映相承,无形就是在对小说进行梳理,同时,也让学生注意到“七实三虚”的写法和通俗文字的运用,是如何“掳获人心”的。

《西游记》的解读,无疑加入了很多个人的见解,同时,也将不少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这里普及,包括了佛学、儒家、河图洛书、五行等。遗憾的是,我对这些也不曾深入研究,只能让学生走马观花,了解一下基本。希望她们在自己阅读的时候,能多用第二只眼去看一下“纸的背面”。

《红楼梦》是最难讲也最不愿讲的。最要命的一点是书中的诗句大多有暗语,而脂砚斋又将全书批注得不忍卒读。“句句有暗语,字字有玄机。”是我对全书的一个看法。(当然这个全书指的是前八十回。我本人对后四十回抱一万两千个意见,此处不以表述。)宝玉是全书的核心人物吗?恐怕不见得。在书中看来,虽说他的出场率最高,且由于作者一再强调是“亲身”“亲眼”所睹所经,但在全书看来,主角其实是红粉们。这些“红粉”不仅是黛玉、宝钗,还有大观园里的所有“红楼富女”。再读她们的那些诗词,一个个如雕如画,凄恻、婉转如在目前。

从来不去计算学生在我的课堂里到底“学会”了什么。我相信静静滋润的力量!每一本好书,就象一处芬芳,香馥醉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永远不要等别人给你答案。无论那个人是谁。阅读,需要的是你自己去观看去体会去思考去辨析。这个过程所给你的滋养,胜过你的阅读对象胜过你的阅读导师。


麦芽儿,慢慢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