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临床应用研究(一)

尤允亚主治中医师,执业于中石油管道二公司医院国医馆,从医二十余年,系安徽萧县中医药学会理事,加纳共和国医学科学会中华医学分会会员。学验俱丰!术有承传,多年来醉心道教医学,研究道藏及传统文化,兼及儒道,易经六爻风水符箓等学问,多次受职工医院派遣赴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加纳共和国等地为项目职工服务。广受职工及所在国民众赞誉。精于仲景学说,深研《医宗金鉴》《石室密录》等古籍。擅长脉诊舌诊。对于内科、妇科、骨科、男科、皮肤、肿瘤等范围疾病的中医药辨证论治都有较好的疗效,精通手针疗法,结合道家六字真言创立了手针呼吸导引技术。对于很多疾病立竿见影。多年来采用中医药以及挑治疗法火针疗法等手段为众多患者解除痛苦,尤医师热心医学公益事业,研制出多款外用道教医学丹药制剂免费供大众使用十多年。并定期在徐州道教协会大道医仙馆为广大患者义诊义治服务。

大黄:《神本草经》: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黄帝内经:攻里不远寒。伤寒杂病论:全书有331方其中伤寒112方,金匮262方。含有大黄的31首,所占比例很大。

伤寒论含有大黄方15首

1、桂枝加大黄汤:主治太阳之邪未解,误下导致邪陷于脾—大实痛者。条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大实痛者。桂枝9克(去皮),大黄6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用法】上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取大黄入于桂枝汤中破脾而不伤阴。桂枝解外,大黄通利,芍药三倍于大黄,甘草与大黄同一比例。通中有缓,缓中有固,固中有发。

2、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柴胡15克,枳实9克(炙),生姜15克(切),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大黄6克。本证属于太阳病传入少阳,又入于阳明胃肠。柴胡、大黄升降同用,柴胡升散外邪,大黄降泄里实,使病者热退气和。柴胡、大黄比例3比1,枳实、黄芩、半夏芍药1:1。姜、枣斡旋中焦,为防止甘草之缓,故去之。升散与降泄内涵均在此处。柴胡、甘草为小柴胡汤,此处无甘草。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柴胡12克,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4.5克,半夏6克(洗)、大黄6克(切)、牡蛎4.5克(熬)、大枣(擘)6枚。【用法】上药十二味,除大黄外,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再纳大黄,更煮一二沸,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本证属于阴阳错杂之邪,应用阴阳错杂之药,柴胡解未尽之邪,大黄逐里热另加人参固护正气。柴胡大黄比例2:1.

4、大承气汤: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手足潸然汗出,矢气频频,大便不通,脘腹满痛拒按,舌苔焦黄起刺,成焦黑燥裂,脉沉滑或沉迟有力;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臭秽难闻,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热厥,高热神昏,扬手掷足,烦躁饮冷,便秘不通;痉病,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口噤蚧齿。【组成】大黄12克(酒洗)、厚朴15克(去皮)、枳实12克(炙)、芒消9克。【用法】上四味,用水1升,先煮厚朴、枳实,取500毫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再上微火煎一二沸,分二次温服。得下,余勿服。大黄泄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芒消润燥软坚。四药配合,具有峻下热积之功。

5、小承气汤: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胀满,里急后重者。大黄12克(酒洗)、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用法】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6、调胃承气汤:阳明病胃肠燥热。蒸蒸发热,口渴便秘,腹满拒按,舌苔正黄,脉滑数;亦用于肠胃热盛而见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中消,疮疡等。【组成】大黄12克(去皮,清酒洗)、甘草6克(炙)、芒硝15克【用法】上三味,以水600毫升,先煮大黄,甘草,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上述三承气汤皆用大黄四两(12克)由于配伍不同,功效各异,大者大其服,急下其邪,小者小其服,缓下其邪。调胃者调胃兼有顺承胃气之意,不像大小承气汤专注攻下。这些均以大黄为君药结构比例稍有不同则功效有异,仲景理法方药的设置,仔细体味。

7、桃核承气汤: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霹不下,脉沉实或涩。桃核12克(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黄12克、甘草6克(炙)、芒硝6克-----(尤按:调胃承气汤加桃仁,该方大黄取其推陈致新,入于血而下行之意,主治蓄血轻症)【用法】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前四味,取300毫升,去滓,纳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时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当微利。1.内科可用于火热上攻的目赤、齿痛、头痛、或血热妄行,吐血而呈紫色;或衄血;或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等疾病,推求上述证候运用此方治疗之理,是欲藉此方釜底抽薪,引热下行,从而体现上病下求之法。    2.伤科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停留,疼痛不能转侧。腰部损伤,二便失调.疗效尤佳。《证治大还》说:“打仆内损,有瘀血者,必用”本方。    3.妇科疾病亦可选用本方。如女子月事不调,先期作痛者宜之;血瘀经闭,月水不来者宜之;产后恶露不下,脐腹大痛者亦宜之。但须掌握辨证要点,病性属热属实始可应用,否则不可妄投,恐犯虚虚之戒。用于凋经,尤须谨慎。内科用此以泻热为主,外、妇两科用此以逐瘀为主,同是使用一方,重点却有不同。    4.原著:“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8、抵当汤:下焦蓄血。症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如狂或发狂,大便色黑易解,脉沉实,或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炒水蛭5 g,炒虻虫3g,桃仁6g,大黄9g。本方破血逐瘀。治下焦瘀血结滞所致发狂喜忘,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易解,色黑,脉沉结;妇人经水不利,癥瘕积聚,少腹肿块硬满痛,拒按,身黄暗发狂,痛经、经闭及跌打损伤等瘀血实证。

9、抵当丸:主治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组成:水蛭30克(熬)、牤虫7克(去翅足熬)桃仁7.5克(去皮尖)大黄45克。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日卒)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本方为抵当汤变汤为丸,取其峻药缓图之意。后世有代抵当丸方。两方均重用大黄攻下瘀血。

10、大陷胸汤:结胸证。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或短气烦躁,脉沉而紧,按之有力者。【组成】大黄10克(去皮)、芒硝10克、甘遂1克【用法】上三味,用水600毫升,先煮大黄,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100毫升。得快利,止后服。       11、大陷胸丸:结胸证,颈项强直,朐脘痞满,自汗出,大便不通,脉沉实者。【组成】大黄25克、葶苈子17克(熬)、芒硝17克、杏仁17克(去皮、尖,熬黑)。【用法】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1枚;别捣甘遂末1克,白蜜20毫升,用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再服,取下为效。大陷胸汤和大陷胸丸两方均重用大黄峻下,荡涤实热。丸剂为峻药缓图之意。

12、麻子仁丸: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组成】麻子仁500克、芍药250克、枳实250克(炙)、大黄500克(去皮)、厚朴250克(炙,去皮)、杏仁250克(去皮、尖,熬,别作脂)。【用法】上六味,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本方是麻仁、杏仁、白芍滋阴润燥投入枳实厚朴大黄承气之中,下不伤阴,濡润之中兼有攻破。

13、大黄黄连泻心汤: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组成】大黄6克、黄连3克【用法】上二味。用麻沸汤2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二次温服。用开水浸后口服,气味俱薄,取其轻扬味淡,祛除心下热痞。此种煎服法说明此种痞是一种无形热邪(按之濡)。此处大黄用法是个特点。

14、附子泻心汤: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者。【组成】大黄12克、黄连6克、黄芩6克、附子10克(炮,别煮取汁)【用法】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该方三黄开水浸泡后兑服附子汁方法尤须玩味。三黄苦寒泄热消痞,又用辛热附子温经固表,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为反佐之法。

15、茵陈蒿汤: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橘子,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组成】茵陈蒿18克、栀子15克(劈)、大黄6克(去皮)【用法】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茵陈减600毫升,纳二味,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复减,黄从小便去。该方仲景茵陈蒿和大黄比例3:1。吴又可茵陈蒿和大黄比例1:5.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原方汇总

    ​处方:20201108 ♥♥伤寒论方 1,桂枝汤,阳旦汤.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切各9克,甘草灸6克,大枣擘12枚. 2,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灸各3克,大枣擘4枚,生姜切3克 ...

  • 新本伤寒杂病论(十一)

    辨伤寒坏病脉症并治第十一 老庄 发布时间:2007年4月16日 18时26分 凡病,若发许,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伤寒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 ...

  • 便秘的经方辩证一览表

    便秘经方辩证一览表 经方 辨证要点 方剂组成 用法用量 备注 调胃承气汤 心烦.或谵语.发热.中脘下有压痛.少腹胀满,苔黄而干,脉滑数 大黄(去皮,酒浸)四两(约60克).甘草(炙)二两(约30克). ...

  • 柴胡枳实

    柴胡枳实 在柴胡类方柴胡枳实药对共见2方,为四逆散和大柴胡汤.<本经>曰枳实能"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安胃气,止溏泄,明目".北宋沈括<梦溪笔 ...

  • 『每天学伤寒』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的用法区别 2

    张仲景&倪海厦 JT叔叔资料库 前天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一两沸, ...

  • 民间神秘的“三两三”绝学——验方“疮疡三两三”的临床应用研究

    第 1081 期 作者 / 董石 韩丹阳 崔玉 王佩佩 姜苗 北京中医药大学 编辑 / 许红 ⊙ 校对 / 张芊芊 源于民间的验方"疮疡三两三"方简而效彰,具有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及 ...

  • 一定要知道民间神秘的“三两三”绝学—验方“疮疡三两三”的临床应用研究

    欢迎关注 小白郎中 今天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小白郎中推荐搜索 三两三 宋孝志 疮疡"三两三"临床多捷效 恩师宋孝志先生说:"三两三&quo ...

  • [著名中药材功效]黄芪临床应用研究【转载】

    [著名中药材功效]黄芪临床应用研究 发表者:关丽君 5857人已读 黄芪其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其功效概括为四: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其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始见于汉墓马王 ...

  • 路志正调理脾胃治疗风湿病学术思想传承及临床应用研究

    姜泉 [摘要]:路志正教授,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药专家.幼承家学,渊源深厚,精通中医经典,崇尚脾胃和温病学说,重视中医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以脏腑经络为辨证体系的辨证论治原则,形成了& ...

  • 许国旺:代谢组学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应该双翼齐飞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在各种多组学中,代谢组学研究是后起之秀,但近年来进入转化医学和精准诊疗的速度很快.代谢组学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何转化到临床应用的速度更快?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近日,分析测试百科网 ...

  • 骨痹汤临床应用研究

    自1992年以来,笔者运用关幼波教授骨痹汤加味治疗骨质增生45例,收到了满意效果. 方药组成 杭白芍30~60g,生甘草10g,木瓜10g,威灵仙15g. 服药方法 取上药放水适量,煎20分钟左右,每 ...

  • ⼭东第⼀医科⼤学:氢气在脑神经、心血管、肿瘤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东第⼀医科⼤学(⼭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21年5⽉第42卷第5期 <氢⽓⽣物医学效应的发现.研究与应⽤> 专家介绍 秦树存,⼆级教授,博导,中国⼈⺠解放军总医院⽼年医学博⼠,美国哥伦⽐ ...

  • 肿瘤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前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大幅提高,这与早筛选.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密切相关.但也仍有部分患者会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甚至在多次治疗后出现治疗耐药,最终导致治疗失败.既往研究证实这些现象 ...

  • 虫类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内含验方)

    第 1711 期 作者 / 孙美凤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