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本来可以…”,让癌症患者心碎!

在抗癌战争中,一句“本来可以…”,往往会比治疗带来的痛苦更令人心碎。

因为这意味着本已不幸罹患癌症的患者,因为诊疗方案的问题,不得不承受二次伤害,或者接受了不当的治疗,延误病情;或者白白经受了不必要的治疗,受到损伤。

人生的遗憾,莫过于错失掉能改变自身命运的宝贵机会。

但现实中,受限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就医时间难以保障等问题,很多患者都经历过这种痛苦的“本来可以…”。

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

一、1次“成功”的手术

2018年,王先生(化名)被确诊为肝内胆管癌(ICC),肿瘤大小约为5.6×4.5cm,伴有胆囊多发结石。很快,王先生接受了右半肝切除手术,并切除了胆囊。医生表示,手术做得很成功,建议王先生术后使用Keyturda(PD-1药物,K药)进行免疫维持治疗来降低复发风险。

出于谨慎,一段时间后,王先生通过盛诺一家“国际远程会诊”咨询了一位国外的肝胆癌症专家,想要为自己的后续治疗把把关。谁知专家一席话,让他懊悔不已。

原来,王先生的手术虽然成功了,但并没有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此外,根据王先生TMB、MSI以及PD-L1表达等免疫治疗相关指标显示,王先生使用前沿的K药做术后维持治疗,并没有数据支持。

专家建议,他应该使用有充足数据支持的药物——卡培他滨进行术后化疗降低复发风险,待术后化疗结束,再行放疗对淋巴结进行“亡羊补牢”。

二、“无辜”摘除的子宫

一名18岁的广州姑娘小馨(化名),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就不幸在体检中检出了子宫上的肿块。经医院诊断后确定为恶性肿瘤。为保命,她很快接受了子宫切除手术。虽然自此丧失了生育能力,但如果能根治肿瘤,这个代价她也可以接受。

谁知仅两个月后,小馨在复查中发现癌细胞已经多处转移。

为了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患者一家通过盛诺一家到了国外医院。经病理诊断分析后,专家表示,小馨所患的并非子宫恶性肿瘤,而是一种罕见的肉瘤;此前摘除的子宫,可能并没有意义……

三、“迟到”5年的诊断

2010年,高先生(化名)因为上腹部疼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前往就医。经一系列检查,医院诊断为重度慢性肿块型胰腺炎。随后,医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胰十二指肠)重度慢性胰腺炎。

术后高先生恢复良好,认为自己得到了治愈,医院也没有特别安排定期随访。

5年后,因为腹部胀痛,高先生再次前往医院就诊,经检查,已经是肝脏转移、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胰腺癌了。

为了了解后续该如何治疗,高先生通过盛诺一家“国际远程会诊”联系到了国外医院。通过对2010年的组织切片再次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发现,当年的病理结果并非是胰腺炎,而是胰腺浸润性腺癌(高分化)

整整5年时间的延误,就这样改变了高先生的命运。

四、癌症:误诊误治“重灾区”

癌症属于高度复杂的疾病,即便是相同的癌种,每一个患者的病情都可能有天壤之别,稍有错漏,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都非常容易出问题。

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患者数量多,就医时,医生很难把充裕的时间给到每一位癌症患者,因此长期以来,癌症都是误诊误治的“重灾区”。比如在我国高发的结直肠癌,据报道,平均误诊率达40%-50%不等。

(来源:人民网)

在这样的环境下,癌症患者该如何尽可能降低诊疗失误风险呢?

答案是在做重大医疗决定之前,尽可能去多看一些医生,多听一些专业建议而非急于开展治疗。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找一些权威肿瘤专家来帮助自己的诊疗把关,把“本来可以…”尽可能扼杀在摇篮里。

不过越优秀的医学专家越难约到。且即便约到了,能够给予的咨询时间也往往很有限。那么有什么好办法既能约到权威专家,又能保障充足的咨询时间呢?

答案是远程会诊

五、国际远程会诊服务

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远程会诊,是新时代癌症患者便捷获得权威专家指导意见的良好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专家和患者双方,无论身在何方,都可以便捷地借助互联网平台,以视频的形式进行详细沟通。

另一方面,有权威专家把关,患者方案失误的风险也会大幅下降,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前沿研究也都有机会为患者所用,不容易疏漏能帮助到患者的方案或临床试验。

据《美国医学杂志》报道,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医疗质量、疗效和安全创新中心,Michael E. DeBakey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中心的Ashley Meyer博士及其同事,收集了2011年年初到2012年年底,通过远程会诊提供第二诊疗意见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结果发现:远程会诊改变了超过40%项目参与者的诊断意见或治疗方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