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大明宣德炉,值得欣赏,感谢分享
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 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炉用途之多,主要功能有三种:一是用来熏衣;第 二是书房必备之器,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为证;第三是用来供祀神佛。香炉的出现始自战国或更早。当时焚香主要有三种用途:熏衣,读书时提神醒脑,以及祭祀时供奉祖宗。
宣德炉工艺与制作的高峰在明末清初,兴起于明末,止于清中。和明式家具的兴起一样,宣德炉真正兴起与发展的准确时期是晚明,而非宣德本朝。
宣炉除了供御用外,也用来分赐给诸王、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甚至于各地的闻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广泛,然而在改朝换代之际,许多宣炉(包括后仿炉和私款炉),不但失散了,甚至于销毁,至今宣炉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后仿炉、私款炉亦珍贵。原因是宣炉在短短的四五百年间遭到了多种劫难。
“阿拉伯文冲耳炉”于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禹贡”专场呈现,阿文炉中一般常见鬲式、筒式,冲耳者数量较少。本品形制极为周正,整器入手,十分沉坠,乃正德一朝官铸阿文炉之典范。腹部三组开光,内阿拉伯文装饰,空白处铺珍珠地,字口圆润有力。经年盘养,器身现栗壳色,炉底仍可见大面积的枣红皮色,是为原皮,油润细腻。炉底中 央开框,框内亦满铺珍珠地,内铸“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铸后精修。足尖露铜处,见铜质金灿,至纯至精。红皮之炉,有明一代以正德朝为最 佳,后人专称“正德红”。此炉形、色、款、质皆上品,最终以276万元成 交。
宣德炉有大有小,大的宣德炉用来盛放沉香、香饼之类的持久燃烧的香,或者用作火炉,冬天点火取暖,小宣炉才是人们最喜欢把玩的物件,把玩的小宣炉有口径三寸左右的乳炉、摆放在书桌上的小宣炉、冲耳炉、鱼耳炉、三足乳炉、蚰耳炉等等。这些小香炉焚香时能让人感受到心情愉悦,沉浸在氤氲之中尽情放松,在把玩时也能满足文人雅士的精神需求,在香炉成风的时代,一个古朴庄重又造型精美的小香炉可以让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宣炉收藏门类总体发展前景很好。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处于规范化运作状态,藏家们已经逐渐接受把艺术品与房产、股票等作为家庭配置的资产。宣炉可赏,可玩,可供奉礼佛,藏赏兼备,受众人群非常广泛。如:敬神礼佛,文房焚香,伴琴品茗,厅堂镇宅,品茶闻沉香等,都是离不开宣炉的。宣炉当今还是属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没有被爆炒过,投资风险系数极低,未来前景应该是非常乐观的。尤其是一些高品质的篆书款官器炉,还有一些文人定制的私家款铜炉都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