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吴茱萸和吴茱萸汤的一点思考

最近看书学习过程中,我对吴茱萸这个药颇为费解,不大能清楚的感觉到吴茱萸的功效到底是什么。早在学习中药学时候,我就误以为吴茱萸和山茱萸是一个东西,后来看书才知道。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助阳止泻,主要用于治疗阳明寒呕少阴利还有厥阴头痛。山茱萸功效则为补益肝肾、涩精缩尿、固经止血、敛汗固脱,主要用于治疗遗精滑泄、遗尿尿频、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汗多欲脱、崩漏经多等。两个“茱萸”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我把目光集中在吴茱萸身上时候,我就在想,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助阳止泻三个功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甚至,吴茱萸的功效是否真的是这三个呢?其他的本草书怎样论述吴茱萸?

关于其他本草对于吴茱萸的论述,引述如下:

《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咽喉口舌生疮者,以吴茱萸为末,醋调敷两足心,一夜便愈。

《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故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寒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疾。

《中医验方汇选》:咽喉口疮,不论轻重虚实,用吴茱萸八钱,分作两份,一份生,一份炒,共为细末,用好醋熬滚,与药末合匀,做两个药饼,贴患者两脚心(轻者可用四钱作一个饼,男左女右贴一只脚心),贴后用油纸盖住药饼,不使药津外透,再以布条缠住。

《太平圣惠方》:下痢水泄,吴茱萸炒、黄连炒,各二钱,水煎服。未止再服。

《李克绍中药讲习手记》:除冷痰素水。

所以可以大致看出吴茱萸的功效不离:可降气、可开滞、可温中、化肝经寒浊。然而亦不清晰,结合《伤寒论》中的吴茱萸汤来理解。吴茱萸汤也颇令我困惑。其在《伤寒论》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如下:

一: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二: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三: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四: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的组成是: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第一条

主要是吴茱萸汤应用的上焦中焦之辨,吴茱萸汤证与小柴胡汤证都可以见到胸满、呕吐。首先要明确,二者呕吐的原因不同,小柴胡汤的呕吐是自外而来,所谓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吴茱萸汤的呕吐则是自内而来,或是肝寒犯胃、或是胃中本就有冷痰。但是吴茱萸汤证的描述比较简单,只有食谷欲呕、呕而胸满、干呕吐涎沫等描述,小柴胡汤条文中偏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所以导致有时候两者的误用,仲景也在这里讲:用吴茱萸汤加剧表明本应是上焦之呕,不是中焦之呕。

第二条

中,关于呕和胸满的关系,有医家提出:呕而胸满,是先呕后胸满,不同于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因为胸胁苦满而呕。我姑且放在这里,也不知吴茱萸汤呕和胸满的关系到底怎样?不知先后出现是否明显?不知小柴胡汤是不是呕吐与胸胁苦满总是同时出现并有因果关系?

第三条

主要与四逆汤区分,四逆的意思是四肢逆冷,这里的逆冷只是手足逆冷,表明腿臂尚温暖。烦躁欲死表明烦躁程度非常重,不同于一般的心烦、烦躁,我认为这里的烦躁不是心烦而是胃烦!不但吐利主要是胃的症状,就连手足逆冷也是心下痞塞阻碍了气血升降,阳气输布。有医家指出:夏月霍乱吐泻证,吐利后间有手足厥冷,烦躁等证,世医以为吐利后是虚寒证,连进四逆、附子、理中等,反增烦躁,心下膨满痞塞者,非虚塞证也,宜用吴茱萸汤。以吴茱萸之苦味,压心下之痞塞,则阴阳通泰,烦躁已,厥冷回!说的确实是非常在理。

第四条是吴茱萸应用的很广泛的一条,即干呕吐涎头痛,用吴茱萸汤。看汉方医案,关于此条症状的描述还有:头痛,以手自击其首,人以为狂,头痛则呕,另外,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腹大挛,即心下痞硬。我认为这条补充非常有用,增加了吴茱萸汤证的可辨识性!

看完了这四条条文,发现吴茱萸在真正应用时候,功效主要在于消痞散浊、温中下气、开中止痛!

但是,还有一个方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温经汤。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叶?

师曰: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

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

其证口唇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各二两、人参、阿胶、牡丹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温经汤温经化瘀,然而人参、阿胶、生姜、甘草等温中补虚之药只用二两,当归、赤芍、川芎、丹皮等化瘀之品也只用二两,而吴茱萸的用量竟然是三两,之前听过陈明老师讲课,陈老师就认为仲景一定会选用一个恰好对症的药,吴茱萸虽然可以温中,但是它有没有活血的功效呢?我认为是有的。诸种版本的方剂学对于本方中吴茱萸的作用千篇一律的归于散寒止痛,原因是本证出现少腹里急。我认为在这里吴茱萸的作用首先不离温中,第二吴茱萸可以下气,第三吴茱萸可以除血痹。吴茱萸下气,除血痹在本经中就有提到,后人再不提了。查了下药理学课本,只说吴茱萸可以抗溃疡、镇痛、降血压(扩张外周血管)。也很少有人研究。

(0)

相关推荐

  •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戳然汗出而解.本段话有四点意义: 第一,小柴胡汤证在上焦.胡希恕先生在解释第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时指出,"得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吴茱萸汤

    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

  • 经方:风引汤(中风小便失禁)

    风引汤 [原文]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 牡蛎各二两,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 ...

  • 最近的一点思考

    最近的一点思考 原创 布衣书生走天下 复利人生 3天前 另一个天堂天籁队 - 奔跑吧 今天,简单跟大家聊几句. 1.读书. 今天在家又读了一遍<我如何从股市赚了200万>,书挺薄的,只有2 ...

  • 结课技能五:对语文课堂结尾的一点思考

    现在"有效性"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课堂教学这个话题提到.有效性也成为了衡量一堂课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性一般指学生上课以后的实际收获,它既反映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力集中 ...

  • 关于教师成长的一点思考

    从事教育23年,静下心来,想对教师成长的个人思考进行小结. 教师成长,首先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既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那么教师首先要有大德,做一个大写的人.只有自己是一个完整的大写 ...

  • 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的一点思考

    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的一点思考

  • 如何判断市场牛熊及拐点——我的一点思考 注:下文所谓的估值水平是剔除银行地产后的估值,为什么要剔除银...

    注:下文所谓的估值水平是剔除银行地产后的估值,为什么要剔除银行地产,这是因为其市场权重太大且房地产存在行政干预下的非典型性泡沫,而银行受其影响最大. 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媒体及市场参与人士说市场现在处于 ...

  • 谈谈我对教学系统设计的一点思考

    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 史蒂夫.乔布斯 -这里的教学系统指的是课堂上使用的软 ...

  • 教改不是新舞台唱旧曲子----一点思考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 高考题几乎成为了一种信仰 高考题也几乎成了教学的风向标 如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 自从我读高中到现在 这种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是第四次了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 也在积极地从事着这项 ...

  • 一点思考 | 把别人当自己

    他们说长大了,朋友就少了,所以,有那么几个知己就该觉得知足.乍一听觉得没道理,年纪轻轻的总不信邪,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朋友走丢.可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的堆叠,再细细品来,回头一看,还真就是那么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