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建筑-宁波:江北天主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江北天主教堂
公元2019年5月3日,我在宁波老外滩遛弯。宁波老外滩在甬江北岸,我街拍了甬江上的桥和甬江南北的一些建筑。
图片这个建筑是江北天主教堂。
资料称:江北天主教堂由浙江教区的法籍苏主教兴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钟楼。整座钟楼(包括琴室),由大堂、主教公署、本堂区及寝室、更衣室、藏书楼、慈母堂、印书房等组成。教堂钟楼具有哥特式风格。保存完好。2014年7月28日,遭到不明原因的火灾烧毁。百度上的词条内容是:
中文名称:江北天主教堂
地理位置:江北区中马路20号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 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建筑面积:4846.4平方米
整个建筑由教堂、钟楼、主教公署、藏经楼以及附属用房组成,具有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江北天主教堂是国家级的优秀近代建筑物,被列为浙江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当年法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重要见证。
天主教传入宁波,已有350多年历史。明崇祯元年(1628年),由葡萄牙传教士(名不详)来宁波设教授徒。六年后又有意大利人李莱恩专在鄞区传教。到明永历二年(1648年),意人卫济泰在宁波建立天主教堂,不久为清兵所毁。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法人郭忠传在宁波药行街购地再建天主教堂;至雍正即位,毁教堂、戮教徒,使天主教遭到严重打击。清咸丰元年(1851年),由罗马教延委顾芳济继任驻甬专司浙江教务,自此宁波始有主教。咸丰三年,在药行街原址重建教堂,但翌年即圯。十年后(1860年)又重建,1868年增建钟楼。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浙江教区的法籍苏主教兴建江北岸天主教堂。
江北堂区下辖:江北、慈城、下邵、柴桥、神马、镇海城关、岚山七个堂点2000年统计共计教徒900人。
整个建筑完整划一、气势宏伟壮观,尤其是高耸挺秀的教堂以其独有的哥德建筑风貌,夺浙江省天主教堂之魁。
整座建筑由教堂、钟楼、偏屋组成。造型具有典型罗马哥特式风格,至今保存较完好。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当年法帝入侵我国的历史见证。
遗产价值
江北天主教堂位于宁波江北岸外滩,是浙江等级最高,留存最完整的教堂建筑。建筑群由钟楼、主教公署、本堂区及若干信徒宿舍及生活用房组成,结构整齐,具有较典型的哥特建筑风格。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内部结构采用抬梁式,“拉丁”十字型平面尽端的圣室上覆盖中国的攒尖顶,采用中国的筒瓦,成为现存早期中西建筑融合的重要实例。钟楼,宏伟壮观,被誉为浙江之魁。江北天主教堂见证了宁波“五口通商”开埠之后城市发展史、城市建筑史的脉络,带动了整个宁波江北区的形成。
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甬江江北残壁:一面墙
在宁波甬江江北天主堂东边,曾经有一个百年老建筑,现在只剩下一段残壁。如今,这个残壁被当地有关部门保护起来,在这个寸土如金的宁波外滩上亭亭玉立。引来好多观光者驻足留影。这无疑给这个“老区”景观起到了加分作用。我为宁波有关当局的良好创意拍手点赞!
编号:NO01198。
由此可见,宁波市这样的历史遗存俯拾皆是。
残壁边上有好多百年老宅……
看着这堵老墙,我不由得想起了位于沈阳市那些建筑中的“老干部”,如:大东区地坛街30-3号的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东南角的残壁、沈河区正阳街路顺垣巷26号的盛京城墙的残垣,和平区北四马路南侧的日本神社余留的残墙……。这些历史遗建,远比宁波甬江北岸这段残壁的历史意义大很多,然而,它们的境遇却远不如它……
看来,我们真应该好好向宁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