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学——态度的神奇力量

《生活中的心理学》

罗定权

我个人认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一定是懂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所以,我也很喜欢观察和体验生活中与心理学相关的现象和事情。因此,太多的心理学理论就不在这里赘述,主要是从生活方面结合一些案例,来让我们认识心理学无处不在。

一、态度的神奇力量

态度是什么?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1、什么是态度?

也许你曾经听过“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为什么态度在生活中这么重要呢?因为,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表现出评判和对事物的看法,比如这个老师的课讲得不错!这道菜很好吃!某某人心眼小的很!女孩子要稳重些!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能干什么?……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的态度。

在心理学上,态度是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和准备行动的心理倾向,它包含了认知、情感及意向三种成分。举个例子,你看广告和别人的推荐,认为新出的某款自动挡的轿车各方面性能很不错(认知成分),也很喜欢这款车型,渴望能买到一辆(情感成分),就积极的存钱(意向成分)。三者统一起来看,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态度。所有,简单的说,态度不仅有想法还有进一步行动的意愿。

2、态度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态度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底时保护自己。比如,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对待一些有钱人挥金如土的现象,常常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可见,你所表达的任何一种态度,都带有强烈的价值观。

其次,态度可以体现出我们选择的自由。我去年在海景心理机构组织“心之力”BOOK读书会时,学习的第一本书就是《活出意义来》,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里的亲身经历发现了人类的终极自由,就是无论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有选择态度的自由。面对不可改变的残酷境遇唯有积极面对,活出一份意义出来,这就是可以选择的态度。正是这个自由的态度,让维克多弗兰克成为了“叙事意义疗法”的创始人。

第三,态度会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上学时,喜欢什么课程,一般和这个老师有一定的关联。我记得,上小学和初中,之所以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老师对我的态度很好,而且我就更喜欢语文,语文学的很好,老师就更喜欢我;但是对于数学,就是所谓的恶性循环,越学越差。我自己对待数学的态度就像对待一个石头一样没有感觉,而对待语文的态度就像是见到鲜花一样令人兴奋!

所以,态度是人际交往中互相影响的一个要素,是彼此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当然,如果从态度带来的效果上区分,又会分为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无论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都可以影响到自己的状态。做到像心理大师阿德勒所说的理想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这样一种态度,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3、态度的故事案例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生活中的案例。2016年的12月31日晚上22点,我乘坐的库尔勒飞乌鲁木齐的航班,由于天气原因,在乌鲁木齐的上空盘旋了20多分钟后,不能在乌市降落,又返回库尔勒机场。当机舱内的广播员带着略微有些颤抖的声音通知时,飞机上所有人都抑郁了,其中有个乘客嘴里还冒出“国骂”来。

机场方面安排我们这批滞留的旅客乘坐机场大巴到指定的宾馆去住。在途中,有十几人个人要急着赶回乌市,有些人要第二天上班的,有些人是第二天要赶乌市的航班去其他地方。气氛异常躁动,其中一个女孩对司机说:师傅能不能停下车,我们赶火车。见司机没有回应,女孩急了,喊叫着:我们要下车。见到师傅不理会,又大声吼叫着。司机师傅说:我叫你不要吵!旁边有个男士说,不要急,好好和师傅说。司机师傅有些情绪的说:她不是要和我吵吗?!

这时女孩好像意识到什么了,看到这样只会激怒司机,态度就软下来了,调整话语说:师傅对不起,我错了。我向您道歉!你就让我们下车吧!

正好大巴过了红绿灯,司机师傅见女孩态度软下来了,而且也道歉了,就把车停下了。这种示弱,其实就是态度的转变,态度一变,结果就变。人和人之间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沟通的,示弱就是一种态度,也是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所以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4、“态度”给于我们的启示

首先,态度和人际关系密不可分。正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会变成他自己,是以他人作为参照系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后果。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领导对下属的态度,夫妻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影响一个人态度的形成。所以,一个家庭里充满和颜悦色的气氛,孩子的态度也会温和而有礼貌,反之,一个家庭充斥着争执、暴力,孩子的态度也多半会有好勇斗狠的性格出来。

   其次,环境的适应性对态度的影响。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者惩罚对人们态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态度形成就容易些,反之就比较困难。例如社会适应性好的人,在面对社会情境时,就很容易建立自己的态度,反之,就会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无所谓自己态度的形成。

     第三,个人的经验往往与其态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实践证明,很多态度是由于经验的积累与分化而慢慢形成的。例如,四川人喜欢吃辣椒,山东人喜欢吃大葱的习惯,就是由于长期的经验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态度。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只经过一次戏剧性的经验就构成了某种态度。例如,在某一次逗狗的游戏中被狗咬伤,很可能从此就不喜欢狗,甚至害怕狗,即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次,还有一些女性在婚姻内经历了丈夫出轨,就认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形成了“痴情的女子负心的汉”的态度。

下一期,大罗老师将为你分享《生活中的心理学之“霍桑实验”的宣泄原理》,敬请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