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 Bad Faith:CNN的提问,属于哪种“不合时宜”?
不久前,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美国CNN电视台的记者,就英国的偷渡者遇难事件,提出了一个问题,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
下面是外交部网站上提供的英文版本和中文翻译:
As you laid out, there have been many successes, advances and progress of the past 70 year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at was celebrated earlier this month with the national day. Hearing that and then from an outside perspective, what would then motivate people from China to want to leave in such a risky way?
你之前提到,为庆祝中国过去7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本月初中方举行了国庆相关活动。但中国公民却通过这种极端危险的方式离开中国,他们是出于何种动机?外界应该如何理解?
很明显,这样的问题不但事实不准确,逻辑上讲不通,而且有失客观中立。外交部的发言人当场指出,这个问题“先入为主”,“不合时宜”。
国内的媒体机构也就此抨击批评,称这个提问“用心极其险恶”。
在英语中,通常不会用“险恶”这样的措辞来形容这种提问,但是,却有一个更确切的概念来描述这位记者的用意和行为,也就是Bad Faith。
Good Faith 诚意、善意
Bad Faith这个概念,是相对于Good faith而言的。
在牛津词典(OALD)中,对Good faith的定义是:the intention to be honest and helpful,大致相当于中文所说的“诚实、善意、友好”、“没有恶意”、“合作精神”。相关例子包括:
A gesture of good faith
表示善意的举动。
He acted in good faith .
他当时那样做,并没有恶意。
Good faith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来源于2000多年前古罗马的拉丁语,是由拉丁文的Bona Fides转译而来的。
具体来说,Good faith所指的是,在与别人交际往来的过程中,采取真诚的态度和意图,努力保证公平、公开、诚实,不管对结果的预期如何,都始终秉持善意。
在法律文件以及合同文书中,Good faith的提法随处可见。几乎所有用英文拟定的契约,都会包含要求双方秉持Good faith的条款,通常翻译成中文的“诚意”,例如:
… the amount of which the Parties shall agree in good faith
相关款项的具体金额,须由双方以诚意方式达成一致同意
… and the Parties shall cooperate in good faith to negotiate an out-of-court settlement
各方须以诚意方式进行合作,争取通过谈判达成庭外和解
… to organise a meeting at which good faith discussions will be conducted with the aim of resolving the relevant concerns.
就此须组织举行会议,并在会议上进行诚意讨论,以争取解决各方就此存在的各种疑虑。
除了法律契约文书,Good faith这个概念,也适用于所有需要并值得认真对待的事务,包括商业上的往来谈判,也包括政府部门用来沟通信息的新闻发布会。
在任何涉及多方之间交流往来的情境中,Good faith都是最基本的前提,被视为合作的基础和底线条件。
与Good faith相反,如果口是心非、故意欺骗、刁难对方,意图让别人难堪,这种行为则称为Bad Faith。
和“极其险恶”的批评比起来,Bad Faith会显得不够解气,但事实上是非常严重的指责,相当于称对方故意破坏合作、缺乏最基本的诚意和公平精神,不是来谈生意,交流信息和看法,而是存心捣乱、搅局。
在发布会上提出问题之后,CNN的记者,当场就被指出“不合时宜”。
中文的“不合时宜”,通常对应英语中的Inappropriate,含义比较宽泛,所传达的严重程度,也是可轻可重。
按照英语文化中的概念,这样的提问行为,称为An act of bad faith,倒是十分确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