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折射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女性视角(上)
关键词:殖民历史 女性意识黑沙滩
同样是豆瓣评分8.0的《钢琴课》出品于1993年,也被翻译为《钢琴别恋》,导演又是一位女性,叫简·坎皮恩,出道第一部短片《果皮》就获得1986年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而这部《钢琴课》再次获得了当年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并成为世界顶尖的女性导演之一。当时也是在VCD片比较盛行的时代,因此在中国也得到了比较成规模的传播,如果放到今天,单是片子里几处限制级的镜头都会将其剪得七七八八不成样子,
作品女主是位自主选择不讲话的苏格兰女性埃达,(我觉得这是一种不错的对抗世界的方式),带着女儿远嫁新西兰,埃达酷爱钢琴,因由一部钢琴与男主,一名有地位的毛利男性发生情感纠葛的故事。整部作品节奏明快,画面略带暗黑,人物内心刻画细腻,极为丰富的层次与质地使得其完全配得上伟大影片的地位。
影片设定时间在1852年,这是新西兰殖民初期,在真实历史上的1852-1853年,政府宣布了宪法法案,建立了待议制政府,也就是以一名总督,以及议会两院和一个由总督提名的立法委员会以及经过选举而成立的众议院,同时法案还创立了省政府体系,六个省分别为奥克兰(当时的首都)、惠灵顿(后来的首都)、塔拉那基(新普)、尼尔森、坎特伯雷和奥塔戈(但尼丁),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新西兰最突出的矛盾实际上是土地,大规模的政府土地购置计划使得毛利人感到极为不安,并且也为酿成彼此的冲突埋下伏笔,在这期间土地的购置成为欧洲移民与毛利人之间关系重要的话题。一方面白人移民迫切需要土地来实现安顿家园的计划,另一方面是相互不对等交易造成毛利人对于欧洲人的敌意。影片中,埃达要嫁的就是这样一位新移民,他几乎耗尽所有财产去购置土地,用来实现自己的大庄园主梦想,对于之外的事情,比如娶来的女子会不会说话这样的问题都考虑甚少,这是一位典型欧裔直男,甚至在预想的家庭关系中以神自居,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掩藏着掠夺者的一种贪婪,在洞察埃达与毛利男主之间私情时的一种矛盾与伪善,非常具有典型性格。
《钢琴课》拍摄地点在奥克兰西海岸著名的黑沙滩,karekare,这里的沙滩黑而闪亮,自带一种荒蛮空旷气质,从奥克兰开车抵达这里也就是一个小时多一点的车程,不过名气远逊于几公里之外的冲浪胜地——另一个黑色沙滩,皮哈!这里沙滩黑色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是由于这里其实就是铁矿砂!而提起黑沙滩,更多的人会误以为同样在西海岸的穆里维海滩,就是俗称的鸟岛,其实这是不对的,虽说同样沙滩黝黑,海风猎猎,但《钢琴课》的取景地只是在卡里卡里,这里人迹罕至,沙丘上黄色鲁冰花盛开,别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气质。电影一开始就是将女主的瓶瓶罐罐直接通过海运丢在这个黑沙滩上,包括那款至关重要的道具——钢琴。这种粗暴与直接也隐喻了时代的粗粝特征,那些奇形怪状生长的巨树和起伏的沙丘,以及终年降下的阴雨和无处不在的泥泞,都打着鲜明的时代符号,由于交通不便,当晚女主和孩子被迫就在海滩上支起帐篷睡了一宿,直到第二天她要嫁的丈夫才姗姗来迟。如果说导演要的就是一种影片调性,那么她完美地做到了,事实上黑色在新西兰一直具有主流颜色的地位,恰如红色之于新中国一般,新西兰从上至下崇尚黑色,如果分析一下的话,应该是代表力量,质朴,于死亡无惧的勇敢,以及宗教性的幻灭感——或许用宿命感这个词汇比较温和一些。当然这些都是天舒瞎解释的。不过对于死亡新西兰的看法倒确实非常淡定,或许是近两百年的殖民史上充斥太多的牺牲,所以一直有种说法叫做“肉身如青草”,(圣经上有“所有的肉身都如青草,而所有的善举则犹如田野盛开的鲜花”之句),也算是对于宿命安排的一种安之若素以及无所畏惧。
新西兰是世界上女权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个也是有其历史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量的适龄男性被征兆参加欧洲战场的战争,并且损失极为惨重,当时几乎占五分之一的新西兰男人被派遣去保卫大不列颠帝国,占到人口的百分之十。在服役的117000名新西兰人中,17000人战死,另外加上在英格兰与澳大利亚军队中服役的人数,超过了59000人伤亡,总伤亡率为百分之五十九!这种惨痛催生了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新西兰人自此和平主义盛行,二是女性被迫走上历史舞台,从女性拥有选举权到女性进入议会参与政治,新西兰的女权得到空前发展,因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拍摄出《钢琴课》这种纯粹女性视角的作品是再正常不过。
------------------------------------------
这个系列是天舒为YouTube自己的频道做的文案,基本不配图,以便大家观看顺畅,如果:
想看到油管上天舒的视频,请移步YouTube,搜索“新西兰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