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年引以为傲的自由放养,究竟错在哪儿?
青榄君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秉持“快乐教育”理念,希望孩子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不希望孩子学习负担过重。甚至担心过早、过多的学习,会压抑孩子的天性,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果真如此吗?今天,同大家分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两个男孩的妈妈陈忻的文章。
现在很流行“快乐教育”的概念。很多父母喜欢“快乐”“自由”“放养”等字眼,对孩子没有要求,不为他们设立界限,甚至禁止他们学习。
一个朋友说看见小区一对婆媳吵架。起因是,婆婆带小孙子(两岁多)玩耍,看见楼前车位编号,无意间告诉孙子,久而久之孩子就认识了。儿媳发现以后却大发雷霆:孩子这么小,学什么学!不要这样,我要孩子开心地玩耍!
这样的偏见现在很流行。很多父母觉得学习是痛苦的,以前被“逼迫”过,就完全用自己的感受去代替孩子的感受,偏激地觉得学习必定不快乐,坚决执行孩子在上小学前什么都不学。
他们认为这才是快乐成长,才是对孩子好。殊不知,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探索和发现未知事物,能给他们带来愉悦感以及成就感。
走向极端的所谓快乐教育的后果是苦的。有妈妈在网上发帖,说自己一贯对孩子快乐教育,学前没有辅导任何认字和算术,结果上了小学跟不上,天天被老师差评,自己每晚都忍不住对孩子咆哮。
还有的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一直放养,让他自由自在地成长,结果到了小学三年级,依然无法适应小学生活,上课不专心,作业不做,就迷电子游戏。讲道理、打骂都没有用,怎么办?
这就是走偏了方向的快乐教育的苦果。孩子自然是不快乐的:他们在学校天天被老师差评,回家还要被妈妈骂,这日子简直没法过啊。父母显然也不快乐,以至于要吼叫,要打骂了。这个时候父母们怎么就忘记“快乐教育”了呢?
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每个父母内心的美好愿望,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也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烦恼。
“快乐教育”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为“获得快乐的教育”——它并不仅仅是让孩子一直快乐,永远没有不开心,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获得快乐,这才是“快乐教育”的应有之义。
学习是快乐的,并伴随着成就感。孩子小的时候,学习说话、爬行和走路,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谁会觉得这个过程不快乐?
当他们第一次独立行走,第一次系好鞋带,是多么有成就感!同样的道理,当他们第一次认识路牌,第一次学会算术,他们同样充满了惊喜感。
孩子天然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只要他们愿意,就让他们学,没有什么不好的。
很多父母之所以坚持“快乐教育”,是担心孩子过早、过多的学习,会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常常接到一些私信,发现很多父母特别重视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认为,这是自己在一刀切的应试教育下缺乏的东西,不能让孩子也重蹈覆辙。我很理解这种心情。
要想不破坏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怎么去保护或者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施塔姆说:“所谓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运用已经输入大脑的信息,整合输出与众不同的信息。”简单地说,可以通过三个过程来理解。
信息的输入
输入大脑的是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怎么输入大脑的?
信息的理解
孩子作为接收信息的主体,需要运用自己的方式,把输入的信息在自己头脑里消化吸收,重新整合,理解运用。
信息的输出
孩子将自己所获得、所理解的信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
很多父母害怕学习会伤害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方面是因为不了解学习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父母往往从成人的角度看待儿童,对他们的一些特点不了解。
在很多成人看来,知识是死板的,所以他们认为孩子知道得越少就越有想象力。
这种想法秉承的逻辑是:孩子比成人知道的少,孩子比成人有想象力,所以孩子知道得越少想象力就越好。这种论调既没有看到信息输入的过程,更忽视了孩子自己吸收信息的主体性和重要性。
用独特的方式去吸收、理解知识,算不算有想象力呢?用独特的方式输出知识,用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算不算有创造力呢?这些都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大概结果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确实,孩子小时候因为思维方式和成人不太一样,有时候会以成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看待事物,从而显得很有“想象力”。然而,这知识想象力的萌芽,需要持续发展的养料。
很多人以为想象力无拘无束,稀奇古怪,其实它不是空中楼阁,它和知识不可分割。
儿童学习和发展研究的领导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说,孩子探究世界,然后逐渐掌握世界和事物的规律,在认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他们才有可能发现多种的可能性,想象不一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想象各种“眼前”不存在的可能性,才有可能用“眼前”没有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他们也就没有想象、创造的依据。
孩子对世界的持续学习和理解、好奇心和兴趣是源源不断输送给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养料。
但是,很多父母说,我确实注意到了,学习知识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那么,我们需要从上面所说的信息输入、加工、输出三个过程来分析一下,究竟是哪个环境出了问题,伤害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一,不能让孩子脱离具体的事物去学习
孩子年龄越小,越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探索和了解世界。
比如说,让2岁的孩子看着卡片“冰”认字,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有什么特点,跟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即使每天念好多遍,通过强化,他们看到这个字就能念出来,也不代表他们能把字和事物联系起来,学到了这个事物的特性。
这种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灌输式”的信息输入方式是我们要警惕的。因为这种方式实际上破坏了孩子探索世界、发现各种规律的积极性,割裂了知识和体验,破坏了他们的兴趣和内在动力,最终破坏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玩冰块,感觉到凉冰冰、滑溜溜的。父母还可以和他们一起观察冰箱或饮料里的冰块,向他们提一些问题,鼓励他们也提一些问题。
让他们具体地学习一个事物,以后他们看到这个字,由于有了事先的体验,学习、联系起来就更好,记忆、运用也会更好。
我看到有的父母让孩子背诵乘法口诀表,如果他们不理解数与数的关系,即使能把乘法表死记硬背下来,也无法运用或只能僵化地运用这些知识。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很多场景,让孩子发现数与数的关系和规律。(青榄教育出了一套《生活中的数学》课程,向青榄家长地带发送“数学”即可免费领取)通过这些具体的操作而获得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
所以,我们时常要提醒自己,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有没有允许孩子观察、思考、提问、犯错,有没有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些做好了,输入信息才不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第二,不能追求标准答案,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表达
有的妈妈问,孩子本来挺喜欢画画,上了画画课或者看了示范,反而不愿动手画了,怕自己画不好,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比较普遍。
现在很多父母和老师不知不觉创造出一种“追求正确答案”“追求唯一标准”的教育氛围,不关注过程,只关注结果,跟样本比,跟老师比,跟别的孩子比,评价孩子画的好还是不好,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我要达到某种标准,这个标准是唯一的或者最好的”。
如果有的孩子认为无法达到那样的标准就是失败,那自然就不愿意再画了。
所以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评价,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表达。不要用“好”、“对”、“正确”等词语去评价,可以具体地评价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闪光点。没有了唯一标准的框框束缚,孩子才会输出各种可能性。
只有当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时,他们才不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疑虑:“我想的是不是唯一正确的?”也没有人会嘲笑他们,他们也不会嘲笑别人。
没有了这样的后顾之忧,孩子才敢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相反,让孩子追求条条框框里的答案,当然会破坏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信看到这里,父母们已经明白了:学习并不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每一个环节,获得充分的包容和鼓励。
扫描二维码
回复“数学”即可免费获得《生活数学》系列课程
这些文章,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