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第116期:从少陵诗到儿时记忆
我发现,瓜瓜斋的推文,只要题目里出现“杜甫”二字,阅读量就少得尴尬。今天灵机一动,用“少陵”代替了“杜甫”。
很多人对杜甫不感冒,起因于中学语文课本。课本给杜甫戴上“忧国忧民”的桂冠,把一个立体的诗人类型化,再加上那幅某位画家的苦大仇深的杜甫像,真的把杜甫搞得太严肃。要我说,若李白杜甫生在今天,恐怕杜甫更得人缘。李白是“天子呼来不上船”式的傲岸,凡人哪得接近。杜甫则接地气得多,他是幽默大师、解构大师、天天发朋友圈的话痨。无奈这些都被语文课本忽略。
今天读到杜甫的《甘林》诗,属于解构主义。读完不由勾起儿时的回忆,拉杂写在下面。
先看诗(不喜欢的可以直接跳过):
舍舟越西冈,入林解我衣。
青刍适马性,好鸟知人归。
晨光映远岫,多露见日晞。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
……
诗写于杜甫晚年寓居夔州之时。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10元RMB的背面印着的风景,就是奉节的夔门。这地方风景好,杜甫一上来就叙事写景,很有陶渊明的意思。但不要以为他会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陶式结尾点题。看看省略号之后他写了什么(不喜欢也不能跳过):
相携行豆田,秋花霭菲菲。
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
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
主人长跪问,戎马何时稀?
……
在风景绝佳的夔州,甚至在豆田周围,都是秋花霭菲菲的美景,但老少们在田里劳作,收获的粮食,自己不得吃,要赋送给军队当军粮。夔州虽偏僻,竟不能免于战局影响,战事发生地的百姓怎么活,可想而知。我读到这几句时,开了小差,想起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除了寒暑假,还有忙假和秋假。忙假不少于十天,回家帮家里收麦子。我十多岁时,某年忙假,在山上爷爷奶奶住的老家度过。粮食收割打碾晒干后,爷爷照例装了满满两麻袋,架上板车,带着我,去交公粮(中国从2006年开始废止交公粮,在这之前,农民都要纳粮)。记得当时公粮是按人头分,爷爷奶奶两个人,两麻袋。
公粮要交到乡政府的粮站,老家在山顶,距粮站七八里下山路加五六里平路。山是艰哉何巍巍,路是羊肠坂诘屈。爷爷在前面拉车,我在后面压车根,算是一个活刹车。这是个体力活加技术活的活,细节按下不表,总之很痛苦。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粮站。因为爷爷人老实,交粮积极,粮站里稀稀拉拉没几个农民,我们很快排队过秤、登记。三五一十五,五五二十五,算清了账,居然还剩了一口袋底儿的麦子。
过秤的当儿,我注意到粮站里堆积如山的麦袋子,然后看到终生难忘的两个胖子。在高高的粮仓顶上,有两个赤膊叔叔,庞大的身躯、庞大的肚子,在那里码袋子。二百斤的袋子,在他们手里跟棉被似的,掂来拎去,码得整整齐齐,太神奇了。
出了粮站,爷爷买了烧饼。那时没有矿泉水,就近向人家屋里要水喝,直奔水瓮,用大木杓舀水喝。吃饱喝足,回家。上山的路,虽然是空车,更累。三个多小时后,终于到家。刚长成少年的我,人整个瘫了。
从那时起,我就觉得上学有意思,干活痛苦。上学考试可以拿全班第一,干活无论怎么干都赶不上爷爷。
过了两三年,秋,我又去山上老家。当年核桃丰收,我家的核桃树多,爷爷奶奶打了好多核桃,要运回山下家里。那天,核桃大大小小装了七八袋,架上板车,我和爷爷又出发了。这次,我长大长高了,我俩可以轮换拉车。
终于下到山脚,上了平路,稍微轻松点。俄顷,不知哪里钻出一辆摩托车,载着两个男子,从我们身后超上来,停在前面,拦住我们的车。俩男子都是衬衣扎在裤腰里,钥匙链挂在皮带上,噌楞楞响。衣袋里还别支笔,看着有点正式。但他们一开口,不妙,也不儒雅。男子问拉的什么,哦核桃呀,往哪里拉呢?爷爷回答说,从山上老家给山下新家拉。男子说,骗人的吧,这么多核桃,肯定是去卖的,现在政策有规定,山果不能私自贩卖,你们要卖,就得上税。爷爷分辨说是给家里吃的,不是卖。男子说那证据呢?爷爷和我虽然是良民,但身上没有良民证。男子说,我们是工商家的,这个核桃要收税!我想,凭什么就信你们。于是问:那你们有工作证吗?其中一个男子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本,在我们眼前一晃。我看到上面印着一些字,还有照片。我们自然无从分辨真假。但就是不信,而且身上没钱。二男子纠缠不放,拽着车辕不让走。那个路段恰巧前后不着村店。当时初秋时节,当时的景和人,我现在用几句话概括:
秋光敛夕照,
流水正潺潺。
要想从此过,
留下买路钱。
最后的结局是,他们的摩托车后座架了一袋核桃,绝尘而去。
杜甫就是嘴贱,好好的美景,通篇写完不挺好,非要转笔去写什么充军粮。难怪他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