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礼记·大学》的结构与大意
《大学》大意
这次,我们分六天的时间读完了《大学》。还是以诵读为主,讲解为辅。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们以诵读讲解为一端,另一端就是践行。在班级里我们把“知止”专门提出来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端坐,并且能保持住,可以做微调,不能交头接耳、趴着、弓着背、动手动脚、晃腿抖腿、跷二郎腿等等。我们把这个“知止”,学生就要有基本的学生样,用在课堂的实践中,实际做起来,班级里三分之一的同学勉强能做到,剩下的都不行,有几位同学动得特别厉害,一刻不停。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第一步的工夫做不好,后面的确实就不用谈了,确实也静不下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事实也确实如经文所言,静不下来的孩子,学习的效率也不高。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根本,但是具体怎么践行修身之道呢?端身正坐,是修身的一种特定境遇下的践行方式。好,做到了“端身正做”,心是不是专注听老师讲课呢?不一定,有些同学看着坐得端正,但是呢,思绪往往处在一种游离状态,这可以说是没有做到“心正”,我们现在讲是表里不如一。有些孩子清晰地表现出来了,而有些孩子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所以《大学》里讲“心正而后身修”。怎么确定心正不正呢?这很难靠他人,多是自己知道。在这的一个要紧之处就是一个人能不能如实地面对自己,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能够做到,就是“诚意”,所以《大学》里讲“意诚而后心正”。这句话关键在于,意诚了,才能确定这个“心”正不正,“不正”?那就调整调节,把它调正。“意诚”,还是我们身心的基础,是内在的东西,还不能表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如果把这个“关系”纳入进来的话,那就要“格物”了,在“格物”之时,才能确定是“真知”,还是“表面的知”,所以“物格而后知至”,这其间有“意诚”在运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诚意”之前的“格物致知”是“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万物,人与人”这个总体的关系,诚意、正心、修身是人与自己的关系,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从格物到平天下,是从整体的关系流转到人与人的关系上,这是儒家选择的道路。这个道路,“修身”处在一个中间的环节,而践行“修身”之道,“诚意”的底层的基础。
我们可以看到,古本的《大学》,经义章结束后,接下来的一章就是讲“诚意”,这就是大学三纲的“明德”,人对自己意念、言行举止的清晰的觉知,这是我们做所有事情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生命才称之为生命,人才能有学习,有行动,有判断,有成长,这种觉知对于每一个生命而言,都是光明而美好的,古人称之为“明德”,我们要把这个光明的德性,发扬出来,广大出来,让这个光明的德性,不仅仅利于自己,还能够利于社会,乃至于利于天地、自然。这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大义。
所以《大学》里讲诚意,说得很明白,“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就是人最直接的“觉知”,是人的明觉,是人的敏锐,是人的直心,本性。在《中庸》里讲“天命之谓性”。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是不学而能的。所以《中庸》里还讲“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我们心有这个“直”、“诚”、“觉”、“感”,就能够清晰地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对话,产生联系。孔子讲的“仁”也和此有关,“仁能感通”,“仁者爱人”,“依于仁”,这些是“仁”的发用,也是“诚”之能明之用。也是“明德”之能明而明。所以,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经义章”之后,紧跟着“诚意章”,相应于“天命之谓性”,这是人的觉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源所在。
有了这个“诚意”,我们就能继续下去了。所以,一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通过这四步的修习,从“道学”(博学于文)到“自修”(约之以礼),再到“恂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之慎独工夫),最后到“威仪”(文质彬彬之君子)。这样的一个君子,一直往至善方向修习,保持谦虚谨慎,自生威仪,民众见之而难忘怀。我们在班级里,把这一段命名为“至善章”(我们把《大学》分成十二章,分别命名,方便理解和记忆)。
“至善”,并非达到平天下这个至高追求,而是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层面各有各的“至善”之境,所以这一段相应于《中庸》的“率性之谓道”。就是让我们天性的各个层面得到充分的发挥,完美地展现,达到究竟。所以,圣贤就是把某一方面达到极致,如乐道,礼道,文道,政道,花道,茶道,武道,木道,兵道,商道,书道,画道,琴道等等,这些都是基于我们的天性,也就是五感,螚动,能静,能思等等。而“道”是究竟之境,我们一般“阙”之而不谈,多称之为“艺”或“术”或“技”或“法”等等,这是中国人对“道”的尊崇,而日本多称之为“某某道”,却是把道低俗化了,降格使用。
“至善章”之后是明德章,引《尚书》“克明德”,以及后面的“做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把明德广大的过程。这体现在家国天下是克明德或克明俊德,表现在个人身上,这是“日新其德”,也就是不断地“明”的过程。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是“自明”,是从自明而后才可能“明人”,而这个明人,则是导向对方“自明”。所以这个“明德”不是人为塑造的,而是“天命之谓性”,人本然具有的,是人的本性本心。认识自己,进而认识外界,内圣而后外王。
到了下面第五段是知止章,这个知止的含义,就是德位相配,在其位,就要有其德,止于相配之机,这是知止的要义,止于那个恰到好处的点,这其实就对应了《中庸》的“发而皆中节”,这个合于中道的点。
“知止章”简单说可以是把目标定在哪里的问题。对于争讼这件事,你解决问题时的公平公正不是目标,天下无讼才是目标,这两者体现的格局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知止章”和“至善章”也是相应的,在每种境遇里都导向究竟。治天下之本,在于民心,民心向背,就体现了天下平或者未平。到了这里,把经义章阐发清楚了。欲明民心,先正己心,接下来就是从正心,到修身,再一直到平天下的过程了。之所以能一步步推进下去,就在于絜矩之道,推己及人,推家及国,推国及天下。第七段为修身章,第八段为齐家章,第九段为治国章。后面呢,并没有一个平天下章,平天下是与治国连着的,国治而后天下平。那么,天下平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标准呢?第十段我们称之为“得众章”,“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也对应了“知止章”谈及的“治天下之本在民心”。
第十一段我们称之为“道善章”,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以天下之利为利,这是道义,合于道义,称之为善。所以紧接着第十二段就是义利章,不以个人的私利为利,以天下之公利为利,这就是符合道义。这三章谈了平天下的几个原则,得众,道善和道义。
这样,整个大学的结构就伸展开来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大学》就是儒门之纲领,诚斯之谓也。
注:给《礼记·大学》分章是方便大家背诵,是在课堂上临时想出了,思考粗疏之处还请读者见谅。
附录
《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章第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诚意章第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至善章第三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明德章第四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知止章第五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正心章第六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章第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齐家章第八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治国章第九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得众章第十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道善章第十一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义利章第十二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 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