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南宫武法(三):真正的传武根劲
零基础开始,练习十节课南宫武法弟子(封面左,身形较瘦)打败练习搏击三年喇嘛,欢迎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南宫武法作为南宫古仙炼形体系传承,经多年实战验证,短期训练即能轻松应对经过长期训练的现代散打和搏击体系。南宫武法以三盘折叠为基本桩功,当练到上中下三盘相合时,即出绵绵不绝的内劲,可以在各种擂台实战中游刃有余。
本文主要介绍南宫武法训练中出现的“根劲”。
假传武所谓的根劲
“根劲”是中国武术的传统说法,是下盘功力的称呼。然而市面上大部分传武因为未得真传,不知其中关窍,所以基本认为,下肢灵活性好了,腿部肌肉强度高,支撑力强,耐力强,就是根劲好了。
所以大都以定桩功和盘功作为根劲训练的核心,发力的时候需要依靠刻意的蹬地来调整骨骼结构“顶人”,就像是机械一样。以这种方式训练出的“根劲”,即没有灵活性也无法“听劲”卸力,因此难以应用于散手实战。
真正的根劲
“根劲”所说的“根”其实在虚空中轴之内,不是有形的,而是代表对重心的控制。其控制力和整体筋膜组织的强度、完整性和连贯性有着决定性的联系。
人体周身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筋膜组织,并由十二对大筋连接,通达手脚头腰,联络骨骼关节,传导身体动能。不经过得法的活化,大筋中阴质僵浊,很多部分大筋甚至黏连僵直,无法传导。
所以需要通过对周身筋膜结构进行修炼强化来增强重心控制的立体性与深度,从而达到强化“根劲”的目的。
根劲的修炼方法与阶段层次
阶段一:
修炼这十二条大筋就需要导师对弟子进行三盘动态桩功调节及喂劲训练,从而建立人体骨骼的稳定间架结构,传统称之为“架梁斗榫”,比拟于古时建房将大梁架上,榫卯结构扣好搭紧,房子的骨架靠榫卯梁斗结构立起。
人体的骨架就靠十二对大筋立起,激活大筋的活性和韧性,骨架对正,榫卯合度,就可骨现锋楞,大筋腾起筋线发显。
功夫到此,周身的骨骼结构便串联起来了。可以流畅传导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下盘的弹性也显现出来了,步法此时便开始变得灵活多变,因为筋膜对于肌腱包裹产生的整体鼓荡性,发力打击时也会感到下盘如装着弹簧一般,鼓荡蹿弹引发周身大筋共同震颤,将势能由下盘引至发力点,从而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阶段二:
周身大筋膜结构成型,接下来便是对深层大片筋膜、骨膜结构的修炼。随着气血充能,呼吸鼓荡,内中骨关节内部节节贯串,此时会出现传统所谓“骨升肉降”的状态,也就是骨节承力内敛而肌腱放松拉长,有个形象的比喻叫做“玉树挂宝衣”,就像是骨架子支愣愣四面八方撑起,但是筋膜肌腱却像柔软的衣服一样挂在架子上。
此时的由于整体筋膜的韧性和延展性大大提升,松软拉长的筋膜可以像皮筋线团一样缠绕化解对方的劲力变化,并由整体骨架的承力作用传导致地面。散手运用中可以触及瞬间将对方劲力传导至下盘化解,并可以借助产生的反作用力瞬间变打或纵跃而出。推手之时,也可以表演站立任人推拉不动的技巧。
阶段三:
内炼到了“小腹如球,腰胯如坐”的程度,则可以开始激活更深层次的下盘筋膜结构。这个阶段中有一个境界叫“芦芽穿膝”,过关时感觉膝关节内骨髓酸痛难忍,如同芦苇芽头生长穿出,过关之后下肢内外立体筋膜全部腾起,内炁穿膝直通脚趾。呼吸之间足底筋膜共同鼓荡,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真人之息以踵”。
此时会感觉到足底如同和大地连成了一体,行走跳跃仿佛跟随大地的律动。发力出拳,也带着“大地的力量”。胸腹的小球会逐渐变成周身结构中的多个球相互作用,甚至一个小小的发力就可以把身体从地上直接弹起。
根劲也逐渐由足底扎入地下,呼吸深度如同可以入地三尺,步行如同大地平移己身不动。
欢迎各位爱好者线下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