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疫后就业也是一次“逆行”
2020年第二期《武汉黄鹤人才》卷首语
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874万,同比增长40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招聘幅度大幅下降,就业进程整体延后,顺利毕业和成功就业压力交织。就业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
疫前的毕业季,大学生有数个城市可以寻觅,有许多考试可以赶场,到处都是热情邀约及保姆式服务。一场疫情之后,很多直观的现场招聘没有了,有的签约因企业陷于困境取消了,有些公司的进入门槛悄悄升高了。就业形势无法重新回到疫情发生之前。据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六成毕业生就业进一步“求稳”。
武汉作为全国抗疫主战场,受疫情冲击更严重、时间更长、影响更大。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要求市人才工作部门要迎难而上,“行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继续做好“大学生留汉”工作。同时,武汉市在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开发基层就业岗位、加大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促进自主创业等方面,正在以更大的激励,奋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然而,每一位大学生就业面对的都是独特的问题。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里,在千变万化的就业市场里,并不会有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机会,让每个求职者的所求唾手可得。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有些就业理念需要调整。譬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专业要无缝对接、要找到最喜欢的工作、要追求光鲜体面的职业”,自主创业或“慢就业”等形式应该成为更多人的选项。
进入疫后求职状态,应该是:既要从所学专业中寻找机会,也要从专业之外的个人特点和爱好中寻找机会;既要从传统就业渠道中寻找机会,又要从灾后恢复性发展中寻找机会;既要从新的优惠政策中寻找机会,又要从社会普遍视为“冷门”的领域中寻找机会。在求职中更加注意立足于小切口、重视小角色、珍惜小岗位。一座浴火重生、万象更新的城市,其实蕴藏着无限新的生机,而任何机会都要靠慧眼去发现,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中国率先战胜疫情,靠的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逆行”。面对近年就业形势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学生求职也必须是一次“逆行”。就业道路上的逆行,要靠每个人理性和冷静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将国家需要与人生价值实现有机统一。在当前,尤其要克服“求稳”心态,趁着抗疫成功形成的强大气场,以进取和拼博的精神,走出人生重要的一步。
每个人咬定自己的青山,必定会有一片森林。大学生就业导师余敏洪,当年的他没有比别人更聪明,也没有别人拥有的资源,但他从小处切入,以非凡的毅力,将朗文字典的词条全部背诵下来。有了这一番真功的修炼,他的事业才有突破,才有了后来享誉中国的新东方。
今年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注定了要打上“战疫一代”的烙印,要平添几分青春报国的英雄气。在全面实现小康和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突破困境,勇敢“逆行”,一定能够踏出人生之路上不容磨灭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