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改值得期许,但避开主科化解不了家长焦虑
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属小学的校园开放日上,未来的小学生们应邀体验学校的特色园艺课和高尔夫课。类似的非语数外特色课程在这所小学里,有91门可供孩子们自由选择。(3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上海市公办校试图用非语数外的特色课吸引学生,改善生源布局,想法是好的,然而,“名校有主课压舱,非名校只好花式创新”,是许多地方教育两级分化的常态,避开主科搞教改,恐怕很难扭转家长“拼”名校的焦虑。
黄浦区教育学院附中把家长们带去“创新实验室”,推荐了86门素质拓展课程,主要用陶艺、舞蹈、美术等方面的课程吸引家长。从素质教育来说,每一门课都重要,但总有主次之分。
学校开放展示就如摆宴席,你不在主要菜品上下功夫,总在辅菜上翻花样,就很难说是一桌好菜。在当前语境下,没有多少家长愿意在非语数外的特色课程上寄予孩子的未来。
高居国际教育体系排名榜首的北欧国家芬兰,从2016年开始推出一项“颠覆性的改革”——“现象教学”,依据一些源于学生生活的现象,确定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围绕主题,将横向的不同学科知识融入新的课程模块。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课程模块,不仅涉及主科,也涉及副科。一个完整的课程模块,自然淡化了谁重要谁不重要,跨学科学习成为一种必然。
有些地方也曾有过类似的改革,所谓的“科学课”记忆犹新,因外部环境、教材和师资的滞后,这类改革似乎都有始无终,反观芬兰的“现象教学”,我们只在有限范围内(理化生)做文章,避开了主科的教改,其生命力在它刚出现就不被看好,结果既没有转变观念,也没有改变现实。
目前北京市11所学校开启的“项目教学”,从核心理念到实践层面,与“现象教学”都是一致的。它从真实的生活和社会中确定项目,用项目驱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培养思维和实践能力,生成素养和价值体系。这项即将向全国推广的改革,其生命力就在于强调了知识的整体性与实践性,淡化了主科副科的分野,其效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