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宽容的《喜宴》,熙熙攘攘的冰凉

最后一朵菊花

哈代  (英国)

这朵菊花为何留得如此长久,
来显示自己震颤的羽绒?
现在已是知更鸟哀鸣的时刻,
当花儿已经葬入了坟冢。

在漫长的夏季,束束阳光
被邀探访片片叶儿和花瓣,
太阳为花朵做完了该做的事情,
这朵花那时为何没有开放?

它一定感到那炽热的召唤,
尽管丝毫也没有留心,
但现在已苏醒,当树叶僵尸般掉落,
当树液纷纷地隐身。

它的美色来得太晚,孤独的东西,
季节的光辉已经耗完,
什么也没有为它留下,它只好
在狂暴的风雪中震颤。

难道它有原因逗留,
没有头脑地异想天开,
对于一朵娇嫩美丽的鲜花,
酷冬定会抑制自己的残害?

--瞧我说的,仿佛花朵
生来就有思维的能力;
然而这只是许多面具中的一个,
被戴于背后的上帝。

吴笛 译

爱与宽容的《喜宴》,熙熙攘攘的冰凉


李安的好莱坞之前,包括《喜宴》在内的家庭三部曲,恐怕才是他本来的心绪,没有精致,略显粗糙的画面和对话,生活大抵如此。有时候,路边的风景变化太快,人好像只能用家庭偏安一隅,去对抗社会大船的颠簸惆怅。

国人喜宴的暧昧,除了三日无大小,随意释放的压抑龌龊,当然有性的意味,从《金瓶梅》的各种版本就可见一斑,其实这种热热闹闹,插科打诨式的氛围,好像才有点一日三餐的真实。

参加过无数次的中国式宴会,红包不等暂且不提。但是李安的《喜宴》,一开始就剑拔弩张地把血缘亲情的传宗接代,和家庭中了最微小的组成,也即是个人的幸福只有对立起来,到底追求个人的自由,要不要对责任披荆斩棘呢?

算起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纲常伦理,至少横亘数千年的大俗大雅世界,这样说来休妻纳妾冠冕堂皇地正襟危坐,恐怕也只有国人的传统文化,才把诸如此类的男人心底暗黑,做的顺水推舟,所以女性解放,男女平等,永远跨不过生育这道坎坷。

李安虽生于台湾,但二十四岁便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戏剧,毕业后进入纽约大学初试牛刀,取得硕士学位,剩下大概五六年悠长的时间,赋闲也好,蛰伏也罢,美国文化的多元,他浸润其中,倒也不急着挣钱养家,只是个老婆圈养的小白脸。

有点理解《喜宴》最后的皆大欢喜,不是圆满的圆满。父母终于默然了儿子的性取向,儿子媳妇离婚留下孩子交给老人抚养,血脉依然流传,只是那个孩子在东西方文化间游弋,成长的过程,可能比其父母更加丰富多彩。

曾几何时,“同志”这个词汇渐渐趋向于“gay”的专美。月光如水,被李安放大的喜宴,依旧川流不息的流水宴席,人情世故,其实多过一切的总和。当下,男女相悦的成本,早已远远高于宴席本身。

觥筹交错,更多的人人醉心不醉。我们必须用漫长的时光,去为已经抑或将要到来刻意举行的仪式买单。就像《喜宴》中戎马一生的父亲,在经过安检淡淡地举起了双手的意味,实际上,他不仅仅是对儿子男同身份的无奈,更是对自己生活中的遇见无奈的妥协。

好在《喜宴》用略为稚嫩的戏谑完成了一个重大主题的诠释,人间冷暖,喜宴散了才会知晓。浊世里的别人,远远的演绎着,观察者深陷其中,不知不觉被另外的谁谁谁观察着。

这样的老电影重新看完,眼泪打转,思绪里全是对号入座的世人,如此蜿蜒曲折的人间万象,只有东方兼容并蓄,父亲脱口而出的几句英文,基本圆满了李安的圆满。

后来静下心时,默默地想,那场多少年前,准备的人仰马翻,与我有关,密不可分的男主女主的喜宴,喧闹结束的数天里,被打包盛放的四喜圆子,母亲吃了多少天,我已经无暇顾及。

那个时间段,为人子女者,是不会恍然为此付出几乎全部的父母,唏嘘自己沉沉的重复,养儿才知报娘恩。

 【绘画:席德wal(俄罗斯)】

    前篇回溯  : 

白天黑夜,盖世的丑陋,旷世的孤独

五二零,镜花水月般的相遇

夏风起,偏偏望断天涯路

别人悲欣交集影视单|声色浮生201805

刹那芳华,你与谁共度罗马假日?

读过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未必就能读懂人类

黎明之前,天涯踏尽红尘

再荒凉原始的乐园,也难逃人类欲望的耕耘

有时候,你真得不配孤独

- The End -



【花花君】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zhl172901515】

【欢迎添加交流    个人微信号:ahzhanghl】

点一点开启

另一个世界

  烂柯记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