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一间幼儿园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原因在于,这间幼儿园举行了一场“葬礼”。事情是这样的:最近,这间幼儿园某班,每个孩子都拥有了自己的奇特“宠物”——皮球虫。平时,孩子们观察皮球虫的习性、给皮球虫喂食,还会将它们当成美术课的模特。然而,某一天,一名小朋友突然发现自己的皮球虫一动不动,已经死了。老师发动小朋友们展开讨论:皮球虫活者和死去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呢?孩子们对死亡又有什么看法呢?等等。最后,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为皮球虫举行了小型葬礼。然而,当孩子们回家告诉家长,今天参加了一场“葬礼”之后,有些家长坐不住了。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太小,聊死亡会引起他们的恐惧,意义也不大,幼儿园在“小题大做”。死亡教育传统教育最缺失的一环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然而,人们对于新生,大家都万分欣喜,但对于死亡,讳莫如深。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曾经聊到了自己的童年时期的保姆“阿长”,这名典型的旧式妇女有一个特点:嘴上讲究特别多。有人死了,不能直接说“死了”,而要说“老了”。直到现在,这种传统禁忌依然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亲朋好友聊天,要是无意中聊到谁死了,大家都会脸色一变,然后匆匆换到下个话题;家里有人去世,也会诸多禁忌,甚至会以避免“冲撞”为由,禁止刚结婚或准备高考的亲人前来吊唁。与此相对应的还有陈腐的殡葬习俗,比如在前段时间,河北一名去世12年的女子,因为丈夫还健在,进不了夫家祖坟,就被娘家人偷偷挖了尸骨,以8万块的价格配了阴婚。因为在当地观念中,不论男女,不进祖坟就是“不吉利”。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死亡同时占据着诡异的两极:诸多忌讳和盲目尊崇。一方面,在生前忌谈死亡,但另一方面又讲究“事死如事生”,在人死后徒添太多不必要的仪式。说到底,在“死亡”这一块,我们的认知是缺失的。避而不谈,不代表死亡就会消失,死后大操大办,人也不会重新活过来。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好好了解死亡,正确对待死亡,才是和死亡和解的最正确方式,每个中国人都缺失的那节死亡教育课,也许是时候补回来了。不了解死亡究竟有多可怕美国著名医学家Jessica Zitter曾经说过:“和性教育同样重要的,是死亡教育。”然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地方,这两方面的教育恰恰都是缺失的。很多人觉得孩子太小,聊死亡不合时宜,哪怕孩子问到,也只会随便糊弄几句,然而往往就因此造成更多不良后果。在电视剧中,一有死亡的场景,就必然是诡异的灵堂、瘆人的寒风,各种恐怖特效拉满,本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要是大人在生活中也不加以引导,避讳谈死亡,甚至用死亡来吓小孩子,比如“你乱跑/乱碰就会死的”或者“你不乖奶奶就会死了”等等,必然会令孩子恐慌,增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某网友曾上网求助,说自己的女儿突然对死亡格外恐惧,甚至表示不想长大,结果心理医生一问之下,发现网友为了孩子能乖巧点,曾经说过“不注意卫生就会死,死了就再见不到爸爸妈妈。”不进行死亡教育还会有另一个危害,就是对死亡的概念完全懵懂,乃至漠视生命。去年4月,一名高中生因为和母亲争吵,一气之下从行驶中的汽车内走出来,几乎毫不犹豫地跳下高架桥,最终死亡。而这绝非个例,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例不断增高,和没有跟上的死亡教育不无关系。也有因教育缺失发生意外的,在湖南,一名6岁的男童被父母反锁在家里,因为着急想和楼下的小伙伴玩耍,他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撑伞跳下五楼,结果造成重伤。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动画片和电视剧完全按照写实的方式来拍,但起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止步于童话故事和动画片,还要让他们明白死亡客观存在,生命只有一次。还有网友分享过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亲身经历,在某次家族聚会中,一个四年级的孩子突然狠狠推了网友的怀孕的嫂子一把,害她差点摔倒。当大人们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居然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孩子的做法自然值得谴责,但归根到底,他的这种观念不是一天形成的。长期缺乏对死亡的正确认知,让他以为孕妇摔倒流产,就像摔了个碗碟那样稀松平常,在漠视中,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共情能力。这就是死亡教育必须存在的原因:生和死,本就是一体两面,死亡教育的本质,不是要刻意宣传死亡,而是借着死亡的沉重分量,教导人们珍惜生命。死亡≠恐怖怎样的死亡教育才正确?说起死亡教育课,近年来争议颇多。在好些地方,虽然人们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忌讳谈死亡了,但五花八门的“教育”方式,有的令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引起反感。在东亚文化圈内,日本的死亡教育算是起步比较早的,然而,前两年,一部关于死亡教育的纪录片引起了600万网友的争议。在片中的死亡教育课程上,学生亲自从孵小鸡开始,历时半年,将小鸡带大,但最后要将鸡吃掉。这样做的目的,根据官方的解释,是“体验从生到死的完整过程”,但从感情上来说,的确令很多人接受无能。死亡教育,就一定要营造死亡的场景,放大死亡的恐惧,甚至不惜杀生吗?当然不是,人们应该在死亡课程中学到的,不是怎么死,而是怎么活。前两年,电影《寻梦环游记》风靡全球,它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在这个世界之中,人死了之后不会直接消失,只要还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他们就是不朽的,并会和活人一起,参加一年一度的亡灵节party。这其实就符合了死亡教育的启蒙阶段,既不避讳死亡,也消除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尽管事实无可改变,但起码,我们可以在面对死亡时,多了一分从容,面对亲人们的死亡,不再过分痛苦。而死亡教育的第二阶段,是旨在唤醒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和珍惜。在重庆,一名身强力壮的老师,某天突然发动学生,要他们每人给老师写一份祭奠文。原来,在这个高中班级里,叛逆期的学生特别多:有的学生在校外打群架,年纪轻轻遍体鳞伤,依旧满不在乎,犹如港片里的古惑仔;有的学生偷偷早恋,失恋之后承受不住打击,选择自残,在身体上留下道道沟壑,触目惊心。孩子们对身体和生命的轻视令老师忧心,于是,他决定以自己为“靶子”,启发学生自省。他让学生们想象老师已经去世,体验一场生离死别。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学生们一边写,一边思考以往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有的甚至还没写完,就流下了泪水,显然,在这群稚嫩的孩子心中,对生命的分量和意义的感悟已经加深了。在外国,类似的死亡教育也有不少,常见的就是为自己写遗嘱和墓志铭。这类死亡教育最终导向同一个目的:让人们明白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与其等到死后化成罐子里的一撮灰,让别人以各种形式沉痛悼念,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好好珍惜,让自己的人生少点遗憾。“是死如事生”太假珍惜眼前人为真电影《喜丧》中,为我们揭开了某些农村地区的尖锐问题:很多老人在生前没能被孝敬,甚至尊严丧尽,却在死后被人捧上神坛,孝子贤孙纷纷出洞,将葬礼弄成攀比现场,称为“喜丧”。现实生活尽管没有电影那么夸张,但很多年轻人,也的确缺乏对临终者的重视,往往以为老人身体还好,自己尽孝的机会还多,但最后子欲养而亲不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在知乎,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自己在外地工作,姥姥前一天视频时还好好的,第二天便已撒手人寰。一时间,她无比错愕,只剩下奶奶曾经给她做的五香粉,缅怀这段结束得并不完美的亲情。这也是死亡教育的另一层意义:当我们勇敢正视死亡时,才会发现它离我们真的不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加倍珍惜和生者相处的每一天。“是死如事生”不能说是不孝,但说到底只是心理安慰而已,真正有用的,是活着的每分每秒。因此,死亡教育不是单纯给孩子的,而是给每个人的。每个人,都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刻。亲人的死亡或自己的死亡,我们最终都无能为力,但起码,在这之前,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给生命留下最珍贵的回忆。向死而生,这就是死亡教育最重要的意义。-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