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与论治 脉诊 各种脉象与主病(三)
(21)弱脉:
脉象:沉而细软。
主病:气血不足。
说明:弱脉沉取方得,细弱无力。主气血不足诸证,血虚脉道不充,气虚则脉搏乏力。病后正虚,见脉弱为顺,新病邪实,见脉弱为逆。
《伤寒论》条文选录: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286)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376 )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359)
下利,……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364)
医案选录:
任君(裘吉生临证医案)
脾虚消化失司,患便泄多年,脉细弱,用扶中健脾法。
文元党一钱半 焦冬术一钱半 炙甘草七分 煨木香一钱 煨干葛一钱 扁豆衣三钱 茯苓三钱 陈皮一钱 藿梗一钱半 红枣二枚 姜一片
江右(裘吉生临证医案)
产后去血过多,虚象毕具。初则呕吐便泄,近则纳少便闭,脉细弱,面色晄白,肢冷头晕。用调补气血法加司胃品为治。
补中益气丸四钱 全当归三钱 焦冬术二钱 桂枝二分拌炒白芍一钱半
砂壳一钱 怀山药二钱 白檀木四分拌炒谷芽一钱半 生鸡金四分 麻仁三钱新会皮八分
(22)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
主病:诸虚,又主湿。
说明:濡脉脉位表浅,细软无力,轻取可以触知,重取反不明显。虚证与湿证均可出现,精血虚而不荣于脉,故主诸虚,但湿气阻压脉道,也见濡脉。
医案选录:
姚某某 女 45岁 1955年2月3日(程门雪医案)
不寐胸闷,心悸不安,时噫,纳食不香,苔薄脉濡。和胃安中法治之。
制半夏二钱 北秫米二钱包煎 炙远志一钱 云茯苓三钱 陈广皮一钱半春砂壳八分 紫苏梗一钱半 白蔻壳八分 佛手柑一钱半 炒谷麦芽各三钱
按 脉濡主体质之虚,时噫,纳食不香,说明中气不足,脾胃健运不及。苔薄(舌质应属正常) 排除了痰浊、阴虚、火旺等。所以不寐胸闷,心悸不安断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而用和胃安中法治之。
案二:吴右(裘吉生临证医案)
脉濡,湿热蕴结皮肤,全身浮肿,皮肤红疹。用芳淡法。
带皮苓四钱 五加皮三钱 白鲜皮三钱 地骷髅四钱 阵皮一钱
桑白皮三钱 葫芦壳三钱 净乳香四分 地肤子三钱 制茅术一钱半
(23)伏脉:
脉象: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病:邪闭,厥证,也主痛极。
说明: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着于筋骨。常见于邪闭、厥证、痛极,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若两手脉伏,同时太溪与趺阳脉都不见的,属险证。
医案选录:
案一:无名(古今医案按)
一妇六月卒死,遍体俱冷,无汗,六脉俱伏,三日不醒,但气未绝耳。众用四逆理中,亦不能纳。四日后,慎斋诊之,仍无脉。念人一二日无脉立死,今三日不死,此脉伏也,热极似寒耳。用水湿青布放身上,一时身热,遂饮冷水五六碗。反言渴,又一碗,大汗出。后用补中益气加黄柏,十帖愈。
案二:张文学(古今医案按)
壶仙翁治张文学,病时疫,他医诊其脉,两手俱伏。曰:”阳证见阴脉不治。”欲用阳毒升麻汤升提之。壶曰:〝此风热之极,火盛则伏,非阴脉也,升之则死矣。〞卒用连翘凉膈之剂,一服而解。
(24)动脉:
脉象: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
主病:痛,惊。
说明:动脉是因阴阳相搏,升降失和,使其气血冲动,故脉道随气血冲动而呈滑数有力,但脉体较短。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所阻滞,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不安,故痛与惊均可见动脉。
《伤寒论》条文选录: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138)
(25)促脉:
脉象: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肿痈。
说明:阳盛实热,阴不和阳,故脉来急数而时见歇止,凡气血、痰食、肿痈等实热证,均可见脉促有力。若促而细小无力,多是虚脱之象,临床应加注意。
《伤寒论》条文选录: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144)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349)
医案选录:
案一:李某(古今医案按)
茶商李,富人也。啖马肉过伤,腹胀。医以大黄巴豆治之,转剧。抱一翁项彦章后至诊之,寸口脉促,而两尺将绝。彦章曰〝胸有新邪,故脉促,宜引之上达。今反夺之,误矣。〞饮以涌剂。且置李中座,使人环旋,顿吐宿肉,仍进神芎丸大下之,病去。众咸服。
(26)结脉:
脉象: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
说明:阴盛而阳不和,故脉缓慢而时一止。凡寒痰瘀血,气郁不疏,则脉气阻滞,故见结脉。
《伤寒论》条文选录: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82)
医案选录:
案一:李念山(古今医案按)
士材曰:先兄念山,谪官浙江按察,郁怒之余,又当盛夏,小便不通,气髙而喘。服胃苓汤四帖,不效。余曰:“六脉见结,此气滞也。”但用积壳八钱,生姜五片,急火煎服,一剂稍通,四剂藿然矣。
(27)代脉:
脉象: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主病:脏气衰微,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说明: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止有定数。至于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诸病而见代脉,是因病而致脉气不能衔接,脉亦见歇止。体质异常或妇女妊娠,也可见到代脉,这些都与脏气衰微,或一脏无气之代脉有所不同,不可概作病脉论。
《伤寒论》条文选录: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82)
(28)疾脉:
脉象: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主病: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说明:疾脉是真阴竭于下,孤阳亢于上,而气短已极之象。伤寒、温病在热极时往往有疾脉,疾而按之益坚是阳亢无制,真阴垂危之候;若疾而虚弱无力是元阳将脱之征。劳瘵病亦可见疾脉,多属危候。
婴儿脉来一息七至是平脉,不作疾脉论。
医案选录:
无名(古今医案按)
滑伯仁治一妇,体肥而气盛。自以无子,尝多服暖宫药,积久火盛,迫血上行为衂。衄必数升余,面赤,脉躁疾,神恍恍如痴。医者犹以上盛下虚,丹剂镇坠之。伯仁曰:“经云:上者下之,今血气俱盛,溢而上行,法当下导,奈何实实耶?”即与桃仁承气汤三四下,积瘀去。继服既济汤,二十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