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绸缪-马小烦的2020书单

(想查询马小烦的历年书单,请在公众号里输入年份关键词。比如“2014”、“2015”等等,时间跨度从2014-2020,涵盖2岁到7岁。)

马小烦在渡过一个形同虚设的一年级下之后,终于迈入了二年级。二年级有了写话作业,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逐渐收敛起来。我不得不收起幻想,不停地研读文学史来安慰自己:“韩愈的儿子是谁?没人知道吧?茨威格的儿子是谁?没人关心吧?苏洵的儿子……呃,那是特例吧?大仲马的儿子是谁?好吧,是私生嘛,而且父子关系超级恶劣好吗。考虑到文人相轻的禀性,父子不在一条赛道上也挺好,不强求了。

二年级是个关键阶段。三年级之后,大语文的重要性会越发凸显,阅读理解不行,不仅语文堪忧,连其他科目也要受影响。而且我提前看了三年级的作文要求,这么说吧,如果二年级的写话没打好底子,三年级会与其他学生拉出很大的距离——偏偏阅读理解和作文这两项,是没法短期强化补习的,只能靠日常阅读,教都没法教。人对文字的感觉太过虚无缥缈,没法定义,也无法具体描述,纵然想卖一门如何培养文字感觉的收费课程,都根本赚不到钱。

所以这一年的书单,我一方面苦苦寻找他感兴趣的书,争取激发他的内在阅读动力;另外一方面,我也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琐碎而有针对性的词句训练上。未雨绸缪,二年不努力,三年徒伤悲啊。

一 《小巴掌童话》

小巴掌童话写得很美,作者在行文之间带着一股高贵、详和的气质。遣词造句简简单单,却又自带韵律,写得像诗一样清隽优美。有立意却不是粗暴地甩出,总是藏着一点,让小读者自己揣摩。每篇一两页,很适合做日常阅读。它还有一个更好的用途:特别适合做写话训练。

比如我选了《小巴掌童话》里的第一篇开头,让马小烦抄写一遍,权当练字。然后让他在另一页参照这个格式做词句替换。比如头一句是“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原野上的草渐渐地绿了”。他抄完以后,我要求换成夏、秋、冬三个季节,把里面的句子用同季风物做替换。他会写成“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大树上的叶子渐渐地黄了。当又一阵秋风吹过时,一片枯萎的叶子落了。”—类似这种替换。

一方面通过对名家的抄写仿写,让他掌握语感和句式节奏。另一方面也能训练他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春天有什么特征?夏天有什么特征?秋天用什么形容词?冬天你要把蜜蜂替换成什么?这些都是需要孩子动脑筋去想的。关键他自己也觉得有趣,觉得跟做游戏似的。

这样的训练持续一段时间,不说孩子对文学的感悟吧,至少能把范文的语感照猫画虎用在原创作文里了,看起来比原来干巴巴的强多了。孩子还缺少生活,所以模仿是写文章的第一步。

二 《窗边的小豆豆》

这本书的好处是文意浅显,又贴近孩子的生活。故事是讲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种种遭遇,一方面对学龄孩子来说有共鸣,另外一方面也给小读者提供了一片想象的美好精神空间。

孩子们有很多幻想,比如满是糖果的房屋,比如全是云霄飞车的星球,不过这些大多是物质性的。其实他们在精神层面,也希望有那么一个开心的世界存在。只可惜他们苦于阅历不够,没办法在脑内建构出世界细节。

窗边的小豆豆,恰好弥补了这个缺憾。黑柳彻子对孩子心态的洞察力是惊人的,总能轻易打中他们的心思。比如巴学园的校长,听小豆豆嘀嘀咕咕说了四个小时,一点都没有不耐烦。这对孩子来说,大概是能想象到最美好的事情了。要知道,孩子们一直想跟大人表达,却经常会被视为幼稚、无关紧要而遭到打断,他们会很失望,可自己又说不清楚为什么。巴学园的种种,是替他们把内心的渴求具象化了出来。

三 《绝对小孩》

马小烦爱看这本,我是完全没想到。

这本书不是给他买的,是我自己看的。只是因为封面太有误导性,不知被谁误认为是儿童读物,放到他的书架上了。这本书挺成人化的,里面的段子都是只有成年人才看得懂的自嘲。虽然名字叫绝对小孩,我不觉得小孩子能看得懂。

但没想到他捧着看了好几遍,一边看一边哈哈大笑…作为家长,天然有冲动想要管控孩子的阅读书目,抑制这种冲动比想象中难,尤其是马小烦指着封面说:“爸爸你看作者名字里也有个庸,所以我才想看的。” 我的表情就是……

我问他你能看懂吗? 他懵懵懂懂,但不妨碍笑得乐不可支。我也不知道这书对他的阅读有什么提升,也不确定对他的作文有什么帮助,可看他笑得那么开心,算了……也许我终究低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力。

四 神秘的快递家族

两色风景是我的好朋友,所以送了马小烦几套他写的儿童读物。马小烦废寝忘食地看完,我问他:两色叔叔写的童书好看,还是爸爸写的童话好看?他响亮地回答:“都好看!” 我说:“必须选一个”,他还是回答:“都好看!”

我本来挺高兴,在童书领域能和两色打个平手,也是可以自夸的战绩了。媳妇提醒说:他又不怕得罪两色叔叔,如果真觉得你好看,肯定直接说了。

唉,多余给我分析。

儿子爱看,于是我也跟着翻了翻。太深奥的文学评论就不写了,没意义,反正两色给我的感觉是,他不是成年人,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是给同龄人看的,特别能打中孩子的兴趣。这种天分,不是那种奇绝的想象,也不是华美的文字,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比如我也试着写过童话,大家都说好,可那是成年人写出来的东西,未必能击中孩子的点。我得绞尽脑汁,仔细分析,反复修改,或许还有机会能获得小读者垂青,斧凿味道很重。但两色不用考虑这些,他只是诚实地挥笔从心(不是说他怂),就足以打动小读者了。

这让我想起初中的时候。一个同学的父亲为了表明自己很开明,纡尊降贵,狠狠恶补了一把流行乐文化。我去她家里玩的时候——说明,同时还有很多人——他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主动聊起港台音乐来。他掌握得很精准,哪个歌星唱了什么歌,哪年出道,甚至绯闻和谁,张口就来,真是下了大工夫。可我们怎么聊,都觉得味道不对,也聊不high。无他,年龄差而已。

五 《大中华寻宝记》

有一次,马小烦放学回家偷偷带了本书,放在抽屉里,写作业的时候抽出来看两眼,然后再塞回去。他年纪还小,哪里晓得这都是他爹当年玩剩下的,我当年看武侠,也是同样手段。我非但不惊,反而有些高兴。现在的孩子看惯了手机与动画,能让他们捧着本书来沉迷太难了,难得见到他偷看闲书,我觉得还不错!

但这是什么闲书呢?我趁他不注意,去观察了一下,原来是一本破旧的《贵州寻宝记》,是大中华寻宝记丛书的一部分。

我必须诚实地表明,我完全看不出这套书有什么好。《绝对小孩》我只是不相信小孩子能看懂,但书本身还是好书。但这套《大中华寻宝记》光看封面,透着一股浓浓的粗制滥造的气息,就像是地方出版社为了响应政府文化工程,匆匆赶就的童书。这种书我见过太多,花里胡哨,故做天真,其实里面内容都是堆砌出来的,也没有针对孩子的特点用心做调整。我在很多书店看到它摆在书架上,每次都嗤之以鼻,昂然走过,根本兴不起翻阅的劲头。

此时看到马小烦冒着风险沉迷的,居然是这本书,可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我大怒,那么多好书不看,怎么看这种货色?问他哪来的?他委屈地说是班车同学借给他的,要还的。我本来想数落两句,给你买了那么多安徒生、格林不看,怎么看这个?可我很快发现这场景有点熟。我小时候偷看闲书,可也不是这么被家长训斥的么?——“放着文学名著不看,看什么武侠!” 、“放着爱科学读本不看,看什么科幻!”

咱们,就别循环了吧?

于是我认真地把书翻了一遍,印象大为改观,之前的偏见是错误的,书很好,台湾名家绘制,故事性很强,知识点也很密集。虽然风格不合我的口味。可是我问过,他们班车上人人都爱看,互相传阅,谁有一本,地位陡升。孩子们这么喜欢,你算老几啊……于是我为了让他爬上班车的社交巅峰,老老实实买了全系列。

不过有一点我得说啊。小孩子看漫画没毛病,但千万别只看漫画。因为漫画会把剧情和台词之外的元素以视觉形式展现。如果光看漫画不看字书,容易让孩子对文学化描述与抽象性概念产生陌生感。比如同样是一只熊猫爬上竹林摔下来的场景,文字会用到一系列动词,会层层递进来描写熊猫爬上和摔下,会用“翠绿”、“高耸”来形容竹子,会写熊猫“痛不欲生”。孩子看多了这些词,自己就会不自觉地使用,进而熟练掌握。如果只看漫画,大概只能记得熊猫摔跤的搞笑。功利点说,对写作文没什么特别大的帮助。

重申一下,我不是不让孩子看漫画。漫画当然好看啊,只是二年级孩子积累还不够,得掌握一个平衡,别除了漫画啥也不看就行。

六 钱儿爸

这不是一本书,是一档音频节目,给孩子讲世界历史的。

这是我媳妇不知听谁推荐的,放给马小烦听。他超喜欢,反复听,听了一遍又一遍,明天晚上至少听两期,全本听完了再回过头听,到后来几乎都能背下来了。

这档音频节目最大的特点,是两个人说,父子俩。爸爸叫钱儿爸,儿子叫麦克钱儿。爸爸正经在讲世界历史的同时,麦克钱儿就在旁边插科打诨,随时吐槽,爸爸不时要板起脸来教训他几句,偶尔也会跟孩子一起胡闹。

这个形式真是太聪明了。光是大人叨逼叨,马小烦可不爱听,就是亲爹录的也不行。但旁边搁一个同龄人,可有意思多了。他俩年纪差不多,麦克钱儿觉得可乐的,马小烦也会捧腹大笑;麦克钱儿听不懂的张嘴就问,恰好也是马小烦听不明白的地方;马小烦觉得钱儿爸说得没意思的部分,麦克钱儿早早跳出来说你讲得太无聊啦,同步率超高。我相信那一对父子之间没有台本,就是即兴对话,没有什么编辑痕迹,气氛自然轻松,流畅有趣,不知不觉教了很多知识。

拜这个节目所赐,马小烦可没少装逼。在一些亲子场合,不用我招呼,他能当场背出世界七大奇迹的特点,背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的名字,知道隆美尔在北非里被谁打败,也知道穴居人的生活有多艰苦。大家都恭维说你教子有方啊,我就微笑着“嗯嗯”,也不否认,也不承认。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