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草站和杜草隧道 

  杜草站始建于1942年,距哈尔滨站249.266公里,是哈尔滨铁路局管内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上的四等站。杜草隧道位于杜草站东侧1.5公里处,上行隧道建成于1978年,全长3900米;下行隧道建成于1942年,全长3873.5米。下行隧道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
  车站和隧道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山脉的虎峰岭下,张广才并不是人名,是满语 “遮根猜”的发音,其意为吉祥如意的山。杜草学名为杜蘅,是一种草本植物,因虎峰岭上长满杜草,车站和隧道便以“杜草”命名。
  1897年秋天,中东铁路勘测人员来到虎峰岭下,面对海拔700米的虎峰岭一筹莫展,因没有开凿隧道的能力,最后决定将线路南移10多公里,避开虎峰岭修建高岭子线。1901年3月,高岭子线建成通车,因山高路险,线路坡道、曲线设计均达极限,上坡列车需双机、三机牵引,不仅运能受限,且经常发生事故,素有 “鬼门关”之称。
  1935年,日本侵占中东铁路后,为加速掠夺东北资源,决定在虎峰岭下开凿铁路隧道(现下行隧道),修建开道绕行线。1937年7月,杜草隧道开工,1942年7月31日竣工。开道绕行线同时竣工。开道绕行线西起亚布力站,穿过杜草隧道后到达虎峰岭东侧的治山站,全长47.2公里。为会让通过隧道的列车,日本人在虎峰岭西侧设置杜草站。隧道开通后,滨绥线上的货物列车走开道绕行线,客车、零担列车走高岭子线。过往高岭子线的列车上坡时,仍需补机推进。
  新中国成立后,为扩大滨绥线运能,铁道部决定修建杜草上行隧道。1961年4月动工,1962年停工;1975年5月1日重新开工,1978年年底竣工,全长3900米。因日伪时期修建的下行隧道设施简陋,且阻碍大型机车运行,因此于1985年9月进行改建,1988年年底完成,同年12月21日投入使用。1993年8月1日,根据铁道部指示,滨绥线客、货列车均走开道绕行线,高岭子线封闭并拆除。
王宝滨 文/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