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业十多年的碳圈老人对全国碳市场的理解

【碳道专家】郑然文,上海盈碳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盈碳”)CEO,成立盈碳之前,郑然文先生在英国EEA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商务总监,负责EEA在中国的减排量购买;在此之前供职于荷兰CVDT咨询公司,从事气候变化领域的咨询工作。郑然文先生拥有荷兰特文特大学环境与能源管理硕士学位。
上海盈碳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碳减排项目开发,碳资产管理以及为企业提供碳金融服务的综合类咨询服务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并在北京河北河南新疆云南等地服务于当地及周边企业。
受IdeaCarbon的邀约,要写一篇关于全国碳市场的文章与大家分享。自从十年前进入这个行业开始,我始终参与市场的一线工作,现就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关于所有的问题和经验纯粹来源于本人的个人观点,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一. 全国碳市场该有谁来管?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和一个有过CDM经验,现为某投资机构的高管有过一次比较激烈的讨论。他的主要观点为碳市场应该由更加专业的机构来进行建立和管理,现在碳市场建设进度缓慢,各个试点区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如下:
1. 中国碳市场的建立虽然不能说从一穷二白开始的(毕竟还是有CDM的经验),但是能在短短的3年多的时间达到现在的建设进度实属不易。大家都在标榜欧洲的碳市场,但是欧洲的碳市场是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慢慢的走向成熟。不管是从市场的基础条件和规模,还是从人才储备等各个方面,中国碳市场的建立难度要远远高于欧洲,照搬欧洲的经验未必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始终认为试点就是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碳市场模式,在试点阶段暴露出问题是好事,现在出现的问题越多,全国市场存在的问题就越少,这有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
2. 我认为在中国碳市场初期的建设,只有国家发改委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或者说是来统筹建设。碳市场的建立涉及到很多部门,这个只要看看在制定全国碳市场相关法规制征求意见时涉及的政府部门便可了解。在现在的体制下,只有发改委能够做这个统筹角色,协调各个部门,只有发改委能够调动起全国的力量做碳市场的基础工作。
当然我是绝对支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建立并开始初始运行后,还是应该有更加专业的机构对碳市场的各个模块来进行管理。比如说证监会来主导碳交易,认监会来主导第三方审核认证等等。不同的阶段发改委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但是对比起来,发改委还是总管家的最合适人选。
 二. 培训和能力建设怎样来搞?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和多个省市级的主管机构有过交流。我们在全国各地搞过多次省级、市级还有企业级的培训,关于这个问题我总结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培训首先应该分行业,不同的行业情况是不一样的。现在省级的培训大多是召集所有的省内企业统一的来搞培训,长的三四天,短的一两天。从我实际了解的情况来看,这种统一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比如说讲师在将电力的时候,其余的七个行业都没兴趣,效率很低。
2. 限定单场的培训人数,提高参会人员的级别。几百人在一个大讲堂一起培训,效果的比较差。与其几百人的培训搞几次,不如分行业分批次的搞一次。同时参会人员的级别也很重要,必须要有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参加(比如说分管的副总级别),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碳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既有利于主管部门推动市场建设,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试想如果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参加,自己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情况,回去以后怎样想企业的主管领导来汇报,是否能够准确的进行情况的汇报。
3. 应该加入相关的模拟互动环节。对于大部分控排企业来讲,碳市场都是很陌生的。培训如果只讲理论知识,企业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如果在进行理论培训后,增加相关的模拟互动环节,很产生非常好的培训效果。这一条我们在给集团企业做培训的时候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
三. 相关的控排企业在现阶段应该做什么准备?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非试点区域接触了超过100家控排企业,每个企业对碳市场的重视程度差别非常大,对碳市场了解程度也千差万别。我始终认为,对于大部分控排企业来讲,只有经历了一轮履约之后,才能使企业整整的了解碳市场,和企业交流的再多,由于他们体会不到中间的利益关系,也很难引起企业的重视。同时由于现阶段的碳价并不能支撑企业进行相应的节能改造工作,所以我的观点是目前的碳市场只是让企业增加了一项成本或者增加了一项利润。所以在全国碳市场初级阶段,企业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相关的交易,碳金融和履约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我也给出一个简单的建议,同时也列出我们之前碰到的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
1. 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在控排企业数量上占大多数,但是这类企业配额量往往比较小。根据我们之前的经验,这类企业对碳市场往往缺乏了解,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同时由于配额的数量较少,能够开展的业务也很有限,所以我的建议是这类企业可以和专业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或者相关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由碳资产管理公司全权处理相关事宜,主要包括定期和每个履约年度的碳排放报告的编写和提前约定好买卖条件以减少履约成本。
2. 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往往配额数量较多,如果不进行合理的管理,不但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企业的利润水平往往有较大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一个千万吨级排放的客户企业,在没有合作之前进行2013年-2015年碳核查期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使用的不正确的文件,导致企业的排放强度过低,但是如果在全国市场阶段,如果碳核查员专业水平很高,要求使用正确的文件,企业的配额缺口将非常大,对企业来说将是非常大的损失。我们给出的建议,大型的企业还是要设立专人或者专门的团队来对企业的碳资产有一个整体的管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制度等等。但是在初始阶段,同样可以借助专业碳资产管理公司的力量,加强自己的能力建设。同时可以和碳资产管理公司或者相关机构合作,在专项业务上进行合作。
3. 碳融资的问题。根据我们和控排企业之间的交流,总体来说碳融资是除去履约之外企业比较感兴趣的方面。但是这方面矛盾也是比较突出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配额较少,融资金额有限,再加上企业资信情况一般,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很难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碳融资主要解决的是企业短期的资金问题,中小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要大于大型的企业,但是大部分碳资产管理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向企业提供此类服务,大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的兴趣也不大,所以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同样来讲,由于大型企业,比如说大型国企本身的融资成本很低(根据我们的了解基本上在基准利率左右),可能和金融机构(比如说一些基金或者金融产品)期望的资金回报也是很大的差距,所以大型企业的碳融资问题也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