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生:理中汤之主证 、 方义与临床应用(推荐)

李培生:理中汤之主证 、 方义与临床应用(推荐)

搜狐媒体平台 04-20 17:02 大

李培生先生追本溯源,推论寻理,罗列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理中汤丸之条文,将其主证、类似证、组方大意及加减诸法,逐一加以介绍;同时附以其历年来临证投剂而增损变化之体会及相关医案。字字珠玑,小编读完受益匪浅。

文/李培生

理中汤(丸)为《伤寒论》太阴病主方,霍乱及瘥后诸病用之,《金匮》治胸痹亦用之,为内妇儿科常用要方。

可自定义路飞技能,新世界路飞完美面板属性
广告

故今追本溯源,推论寻理,罗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理中汤丸之条文,将其主证、类似证、组方大意及加减诸法,逐一加以介绍。

一、 辨别主证、必须溯源推理

理中汤、丸一方,首载于《伤寒论》中,例如“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条)此是太阴病提纲。

盖太阴受病之脏,重点在脾。脾虚脏寒,寒湿不化,中焦不和,进而影响升降紊乱,阴阳失调,遂使清阳当升而反下陷,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浊阴当降而反上逆,故腹满而吐,食不下。

此时若误认为实证而使用下法,则中焦更伤,脾阳益虚,浊阴壅塞,大气不得运行,因而出现胸下结硬。

此为太阴病提纲,亦即太阴病证的一般状况。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条)

此继太阴提纲之后,点出“自利不渴”是太阴病证的重点所在;脾虚脏寒是太阴病机的简要概括;“当温之”是太阴正治之法;“宜服四逆辈”当包括理中、四逆汤等一类方剂,盖太阴病主方实为理中汤丸,征以霍乱“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条)

霍乱吐利,病因寒多,是病之重点在中阳气虚,阴寒邪盛,中焦不和,清浊相混,故上为吐逆,下见泻利,而呈现挥霍撩乱之急剧病况。

所云“寒多不用水”,亦与“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之机理略同。故用理中丸以温中复阳散寒燥湿为治。

理中丸本人参、白术、干姜、炙草四味,服法取三四夜二服。盖因吐利急剧,恐药气与病气相拒而不能纳,故取频服之意。

所说“然不及汤”,自是针对霍乱或伤寒等急证而言。以仓碎之间,汤剂一时未易置备,故有有此权宜之法。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396条)则温中摄涎,益阳补虚,法以缓图为宜,又当当用丸剂而不宜用汤矣。

理中汤一名人参汤,《金匮》谓“胸痹心中气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汤亦主之”。(《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盖胸痹一证,有虚有实,或虚实挟杂,此则当属虚证一类。

病由阳衰中寒,浊阴壅塞,清阳失运,阴寒冲激于上,结气凝塞于中,故发胸痹。

此与太阴提纲“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之机理略同,亦与桂枝人参汤证之“心下痞硬”近似。

虽无下利,仍可用理中汤以温中复阳,散寒燥湿,使阳气振奋,结气得散,而胸痹可愈。

此与太阴病相比较,又属异病同治之法。

二、审疑似证、须与阴阳鉴别

太阴提纲,以误下为治禁。因阳明实热证则宜下,太阴虚寒,则不可下也。

太阴病证,以不渴为重点标志,因阳明热证,热能耗津伤液,故口渴;太阴虚寒,阳虚湿盛,因而口不渴也。

然太阴阳明,病位同主大腹,其主证如腹满、腹痛、吐逆等,二者皆可出现,故证情最多混淆,必须提出鉴别。

太阴腹满,病属中虚脏寒,故“腹满时减,复如故”;阳明腹满,病属腑热结实,故“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也就是说,苟不用通下之法,使燥实得下,则腹满减轻程度很少。

太阴吐逆,因脾虚中寒,运化不及,故腹满而吐,其势较缓(霍乱病吐利,例外);阳明呕吐,因热势冲激,逆而上行,多呈食已即吐之状,是其病势较为急迫。

太阴中虚,使脾之转输运化功能不健,故食不下;阳明腑实,肠道燥屎结硬,则不能食

太阴虚寒,为腹满时痛,阳明腑实,则腹满硬痛,苟不用下法,则腹痛难以缓解。

太阴病以“自利益甚”为病之重点;阳明病重点为大便硬,但太阴有阴结而大便硬者;阳明亦热有利或属热结旁流而呈大便硬稀少之状者。

然太阴虚寒,脉多缓弱无力,舌苔白而或腻,腹部清冷,喜暖畏寒,面色既白,神情倦怠,小便清白,大便稀塘,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阳明实热,则脉多滑数或沉实有力,舌苔黄燥而干,面色热赤,腹部灼热,小便短赤,大便结硬,如属热利,则大便臭秽,或呈里急后重之状,并有口干燥,思冷饮等,以此为别。

三、铨明方义,掌握加减大法

理中汤丸,方用人参扶补脾肺而益气,白术培土和中而燥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而调和诸药。

中焦阳气不振者,得此而能振奋之,健运之;干姜辛热,为温暖中宫之主药,中焦脾虚脏寒者,得此而能温煦之,消除之。且干姜与参术炙草等药同用,深得甘辛化阳甘温益气之妙。

阳气振奋,阴寒消除,则中焦安和,健运恢复。于是清阳自得而上升,使胸部痛满可和,泻利自愈;浊阴自得而下降,则胸部痞结自开,吐逆可止。

此即“理中者,理中焦”之义也。

本方服法: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自是借助谷气,鼓舞胃气,以收到温暖中宫消除脏寒之效;与桂枝汤啜粥取微汗,借助谷气,宣发胃气,使病邪得以外透于肌腠者,自有不同。

在太阴病主证下,因证有兼挟,故方有加减。

“若脐上筑者,去术,加桂”,因脐上筑,有动气,当属奔豚气一类,中虚肾寒,寒气冲逆,故去白术之壅补,而加桂(肉桂较好)以温肾散寒,平冲降逆。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因白术升补脾气,有助于上逆之势,故去之。生姜能宣胃和中,降逆气,止呕吐,故用之。

“下多者,还用术”。下多当是脾虚脏寒,中气下陷,故还用术以健脾和中,升阳燥湿。

“悸者,加茯苓”。悸,当是土虚而不制水,水气凌心之象,故加茯苓以淡渗利水,宁心止悸。

“渴欲得水者,加术”。当是寒饮停蓄于中,脾气不能散精所致,与津伤燥渴不同,故重加白术以健脾复阳,燥湿去饮。

“腹中痛加人参”。此是中虚脏寒脾络不和之虚寒腹痛,痛必喜温喜按,与实证腹痛显然不同,故重用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缓和腹痛。

“寒者,加干姜”。当是脏寒太甚,故重用干姜以温暖中焦,消除脏寒,即可止泻利,又可治呕吐。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腹满本太阴主证,此证腹满而甚,多伴见恶寒蜷卧,四肢厥逆,或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

其病机不仅中阳不足,脾虚脏寒;并且下焦肾命之阳衰疲,火不燠土,《内经》“脏寒生满病”,实为本病之真实写照。故去白术之守补,加附子(即四逆加人参汤)以补火燠土,回阳救逆。

此与“下利腹胀满,……先温其里,……温里,宜四逆汤”(372条)之机理略同,亦是太阴病“宜服四逆辈”之最好注脚。

四、结合实践,重在随证施治

愚在临证中使用理中汤方时,常根据本病主治证候之特点,因证变法,随证加减,做到灵活处治,收效较好。总的概括约有下列几项使用方法:

(一)本证由于脾阳不足,失其健运,寒湿凝滞于中。故主证除腹满、腹痛、吐逆、泻利外,通常易见脘腹部痞硬胀满,气结难消。

可于本方中加入砂仁、煨木香、制香附等理气药,使脾虚者得补而能健运,脏寒者得温而能煦化,可以增强疗效,从而促进病势迅速缓解。

(二)本证属太阴脏寒,阳虚阴盛。如胸脘气滞,痞硬阻结太甚,可仿枳实理中汤、枳术丸方意,方中加入枳实或者枳壳,宽郁通痹。

如胸胁部胀甚,可参张石顽治中汤方意,加入青皮、橘皮以平肝理气;如腹部胀满太甚,浊气塑滞,可加入厚朴、大腹皮、以利气消满。

(三)本证属太阴虚寒,因脾不健运,往往容易兼见宿食积滞。如证兼嗳气食臭,泻而不爽,方中可加山楂炭、炒麦芽、炒建曲、炒枳壳、鸡内金等治食导滞。

(四)有兼寒饮停蓄于中,呕逆太甚,本方可合二陈方意,加入半夏、茯苓、橘皮、生姜等以止呕降逆。

亦有阴寒盛于中,阳热见于上,下见泻利,上见烦躁吐逆,但脉来较缓,别无虚脱象征。本方可加入少量川连,姜连并用,辛开苦降,既有止呕降逆之功,又具有热药反佐之妙。

(五)脾主湿恶湿,如病程颇久,水湿泛溢,兼见头面或肢体带肿,小便不利;是土不制水之象。方中可加入茯苓、防己、泽泻、薏苡仁等渗湿利水之品。

(六)本证如兼表寒,恶寒发热,身体疼痛,仲景成法可师,当宗桂枝人参汤方意,方中加入桂枝以和表散寒。

若兼微热胸痞,头部如裹,方中亦可加入藿香叶、佩兰叶、苏叶之类,以轻宣在表之风湿。

(七)本证如兼见恶寒倦卧,四肢厥冷,脉微,腹满较甚,或下利清谷,是脾肾阳微之象。

方中可加入熟附子或少量肉桂以回阳救逆即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方意。如腹满太甚,可去白术之壅补,说见前段。

(八)本证如兼虫积,有吐蛔肢厥之象,方中可参入乌梅、川椒、川连等酸苦辛甘并用之法,兼以治蛔。

(九)本证泻利日久,如出现下利脓血,颜色晦暗,是脾虚而不摄血之候。可参桃花汤方意,方中加入赤石脂,干姜可易以炮姜温中摄血。

(十)如素患心脾不足,心悸而烦;又患有太阴虚寒本证。则理中汤与小建中汤,可以合用。古方有二中汤,即是其例。

病例:李某某,男,35岁,初诊

自诉:素有胃痛,每感或饮食稍有不调,即引起发作。近因某夜初诊饮食饭过多,即吐泻胃痛。诊脉弦缓,舌苔白。

患者面色萎黄,察其痛正当胃脘下部,痛势大发时必以热水袋反复揉按,方可小解。

此证虽由食物触发,但因当时呕吐频繁,宿物已大部分排出,泻亦不甚,是证当以治胃痛为主。

因与建中法,以和中止痛,调营理气,进小建中汤加砂仁、佛手,三剂。

二诊:前药服后,痛势已趋缓和。近反因食西瓜痛势大作,再服前药无效。并见大便泻利日行五六次,小便短少,脉舌如前。

断为中虚脏寒,寒气凝塞;阻于胃脘则为胃痛,脾不健运则见泻利。

宜用温中和胃行气散结以止痛之法。

与理中汤加高良姜、砂仁、制香附、煨广木香等,三剂。

三诊:痛势减轻,泻利已止,再以香砂六君子汤加佛手、炒二芽、炒枳壳等。调理而愈。

病例:程某某,女,10岁,初诊

代诉:近值暑月,因食瓜果过多,又兼露宿感寒,遂患恶冷发烧吐泻腹痛之候。经服十滴藿香正气散等成药,发烧己退,吐泻已止,惟腹部时痛,近两天又连发腹痛几至不可忍耐,并吐蛔一条,服驱蛔药无效,请为诊治。

愚视其面部有花斑,舌苔灰白,脉缓,惟腹痛甚时则脉甚数。

断为中虚脏寒兼有虫积之证。

当用温中安蛔法。

方用理中汤加乌梅、川椒、并加入少量川连,药煎好后,频服。

此药服完二剂后,腹痛减轻,诸证皆退,越数日粪便中排出蛔虫多条,而病全愈。

文摘自《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第二期

(0)

相关推荐

  • 解读理中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理中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理中汤. 1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讨论了理中汤类方治疗气病和理中汤类方的脉象,这一节来讨论理中汤治疗血证的问题. 按道理来说,我们很难把理中汤证和血证联系起来,但是,理中汤从古到今是治疗血证很成名的一张方剂. 我们来看尤在泾的 ...

  • 小儿“初头硬,后必溏”如何用方?

    lvshehong3232 临床多见小儿大便有"初头硬,后必溏"症状,不知如何开方? lvshehong3232 "初头硬,后必溏"见<伤寒论>原文 ...

  • 从人参汤与理中汤命名中所发现的秘密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平时讲的人参汤.理中汤.人参丸.理中丸这4个方子,到底哪几个是在<伤寒论>里面的?哪几个是在<金匮要略>里面的? 过去,连我自己也都搞不清楚,觉得人参汤 ...

  • 【李培生:寒饮湿痰结梅核气-半夏厚朴汤、痰火郁结梅核气-清化解郁汤】1

    本文摘自<李培生医学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3年11月.原载自<辽宁中医杂志>1992,(5):15. <金匮要略>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 ...

  • 李培生临证经验 9

    发表者:赵东奇 治重脏腑精于辨证 李氏最为重视脏腑.认为人体是以脏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一脏一腑各有功能,脏与脏,腑与脏,腑与腑之间,以其相生相制的关系相互联系,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和平衡.人体受到 ...

  • 李培生临证经验8

    发表者:赵东奇 冠心病的辨治经验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之狭窄或阻塞.或其功能性改变,如痉挛所致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常以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为临床特点. 李 ...

  • 李培生临证经验7

    发表者:赵东奇 心律失常在临床中最为常见,可发生于各心脏疾患者,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休克.心脑综合征等.笔者随李氏侍诊多年,对其辨证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有所领悟.李氏认为心律失常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多 ...

  • 李培生临证经验 6

    发表者:赵东奇 慢性咳嗽,一般病程日久,缠绵难愈,尤以合并肺部感染者,治疗颇为棘手.李氏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辨证处方用药,收到良好效果. (一)邪热恋肺清肺止咳外感咳嗽,若服解表宣肺之品仍咳嗽不 ...

  • 李培生临证经验 5

    发表者:赵东奇 (四)瘀血积聚活血化瘀慢性肝炎久治不愈,正气亏虚,邪毒留着,肝气郁滞,脉络瘀阻,日久成为积块.证见面色晦暗,肝脾肿大,质地较硬,腹胀纳差,倦怠乏力,日渐消瘦,蜘蛛痣及肝掌等:若瘀血症积 ...

  • 李培生临证经验 4

    发表者:赵东奇 慢性肝炎属中医胁痛.黄疸.虚劳等范畴.李氏于临床上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 (一)肝胆湿热清热化湿急性肝炎迁延不愈,或慢性进行性肝病加上反复发作的活动性病变,消化道功能 ...

  • 李培生临证经验3

    发表者:赵东奇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腺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胃液分泌减少为病理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其病程长,病情复杂,或以胃脘疼痛为主,或以心下痞满为重,或以纳少嗳气.消瘦乏力.嘈杂烧灼为甚,或 ...

  • 李培生:清化解郁汤治疗吞咽困难

    组成: 黄芩10g,玄参12g,浙贝母12g,海蛤粉12g,炒牛蒡子10g,白僵蚕10g,昆布18g,牡蛎24g,夏枯草18g,制香附6g,青橄榄10g. 加减: 如阴虚火旺,口燥咽干者,可重用玄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