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以为秦良玉是年轻女将,御制诗中用了轻佻字眼,却闹出了笑话

秦良玉画像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背景

明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大举进犯,北京周边永平等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北京。就在这危急时刻,崇祯皇帝得报,四川世袭石砫宣慰使秦良玉率军勤王已到京城。

崇祯皇帝闻报大喜,在感叹秦良玉忠勇之余,诗兴大发,连写四首御制诗来表彰秦良玉。

在诗中,崇祯皇帝很是用了一些轻佻的字眼,如“鸳鸯袖里握兵符”、“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饮将鲜血代胭脂”、“ 丹青先画美人图”等。

按理说,作为一个皇帝,给一位女性臣子写这种诗,有不庄重的嫌疑。可在崇祯皇帝的心目中,秦良玉应该是集年轻、貌美,忠诚,用兵如神如一身,穆桂英一般的人物,因此,崇祯皇帝既没有考察秦良玉的年龄,也没有顾虑到是否庄重的问题,在激动之余就写了这四首御制诗。

可没想到,在平台召见秦良玉的时候,却闹出了笑话,崇祯皇帝面对的并不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将军,而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秦良玉,生于1574年,在崇祯三年(1630年)已经56岁了。

图片来自网络

秦良玉的一生,是为明朝征战的一生。

秦良玉的一生,是为明朝征战的一生。

自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征讨播州杨应龙开始,秦良玉率部几乎参与了明朝所有的大战,如泰昌元年抵御后金、天启元年救援沈阳、天启二年平定奢崇明、崇祯三年救援北京等。在这些战事中,秦良玉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率领的白杆兵更是成为了精兵的代名词。

如果说杨应龙和奢崇明反叛是明朝的内部事务,朝廷调动附近的石砫土司出兵助战还算合理的话,那把石砫土兵用于对外作战,而且是持续性的作战,就是明朝政府的不厚道之处了。

明朝军队实行的是卫所制度,即军队是自给自足的。可随着卫所制度的崩溃,在嘉靖时期,又开始实行募兵制度和卫所制度共存的方式,这种制度的存在意味着国家是需要负担募兵的军饷和后勤补给的。

而土司的土兵则不同,他们的直接领导是土司,平时的训练和管理都是由土司负责的,不需要由明朝花一分钱,出一粒米。即便在需要的时候把土兵拉出去作战,他们所需的钱粮也远没有明朝的正规军那么多。

土兵们在身份上属于土司的私兵,非常服从土司的管理,不会像明朝正规军那样动辄反叛,而且骁勇善战。正是这些原因,使得明朝政府非常喜欢用土兵。

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土司都是心甘情愿的出兵的,在明朝中后期的对内、对外战争中,也仅有石砫土司和酉阳土司出兵助战过。其他土司要么推诿,要么反叛,像杨应龙、奢崇明等人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他们自视过高,想要和明朝分庭抗礼的成分在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给他们不愿意被明朝政府征调参与对外作战,在明朝政府强征下的铤而走险。

相对于杨应龙和奢崇明,秦良玉的行为就显得鹤立鸡群,不仅对明朝政府的征调听令即行,而且在很多时候还主动要求为明朝政府效力,这自然就受到明朝政府的欢迎和大力表彰。

秦良玉在天启元年,就已经是二品官员,并被封为诰命夫人。其子马祥麟及家族子弟秦邦屏、秦邦翰、秦民屏、秦翼明等也都在军中担任总兵、副总兵、参将等职务,可谓是满门忠烈。

秦良玉率领的土兵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功绩,也和石砫土司下辖的那一支“白杆兵”不无关系。

在明朝的土兵系列里,有几支著名的军队,如“矿兵”、“毛葫芦兵”和“白杆兵”等。

白杆兵,顾名思义,就是这支军队的主要武器是由白蜡杆制成的长矛,并且在白蜡杆的尾端安有一个半月形的铁钩,白杆兵在爬山的时候用铁钩钩住山上一切有利于爬山的山石树木,借助钩子的力量快速爬山。由此可见,这支白杆兵最擅长的是山地作战,而不是在平原地带的野战。

可是,明朝政府不管那些,每逢与后金作战,总是征调这支部队出战,虽然秦良玉和部下每次都奋力死战,但是在后金铁骑的冲击下,每次都损失惨重,像秦邦屏、秦邦翰都是战死在与后金的那场浑河战役中。

图片来自网络

败于张献忠,秦良玉扫地出兵

崇祯十三年,秦良玉迎来了其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战事,那就是迎击明末著名的起义领袖张献忠。

张献忠是明末起义军中最为反复无常之人,他的原则是,战事稍有不利就投降;局势稍有好转就反叛。

在崇祯十三年的这次反叛中,张献忠联合了罗汝才,趁着清军再次入关,朝廷大军都聚集在辽东的有利时机,再次反叛,一时间烽烟四起。明朝没有料到张献忠会再次造反,又无力平叛,只得派出朝中大员杨嗣昌出马,意图依靠杨嗣昌的影响力来主持会剿。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兵此时就成为了明朝的主力军,连续击败了东山虎、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罗汝才等,一时间声威大振。

可是,在四川巡抚邵捷春错误的指挥下,明军放弃险要不守,反而要和锐气正盛的张献忠部正面交锋,竹箘坪一战,四川总兵张令战死,使张献忠从正面撕开了明朝在重庆外围的防线。

秦良玉见势不妙,率领白杆兵围追堵截,可却被势力正盛的张献忠各个击破,三万白杆兵几乎损失殆尽。无奈之下,秦良玉找到了四川巡抚邵捷春,提议要再从石砫土司调兵两万,自己负担一半粮草。另一半由朝廷负担,可被邵捷春以没有粮草拒绝。秦良玉在失望之余只得回到石砫土司,从此基本上结束了她的军事生涯。

相比于封建社会制度,土司制度对属下人民的控制程度还要严酷得多。秦良玉要二次从石砫土司调兵两万的时候,派人拿了一把笤帚和一双筷子回去,意思是要扫地出兵,只要是能够拿起筷子吃饭的人,能够拿起笤帚扫地的人都要出征,看来,秦良玉也是拼了命了!

隆武二年,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赴石砫,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封侯。同时,永历帝朱由榔也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

但此时的秦良玉已经老迈,又对明朝宗室们外敌在前,内患在侧,仍然互相倾轧的举措伤透了心,虽然接受了他们的任命,但始终采取了自保的策略,再也没有为他们效劳过。

清顺治五年(1648年7月10日),秦良玉寿终而死,享年 75 岁。

总结

封建社会作史的时候,凡是记载女性,只有两个地方,一是帝王的后妃传,二是列女传,可只有秦良玉,是我国史书中记载的唯一一位在将相列传中单独列传的女性,并且是以名将的身份入传的。

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明代蟒袍的背后:正史记载唯一女将,奥运火炬灵感来源

    在重庆三峡博物馆,珍藏着两件明代蟒袍,蟒袍采用绸缎,立蟒,双凤,祥云等元素,集中展示了蜀绣的精美技法,显示出主人生前的高贵. 在明朝,只有皇帝赏赐才可拥有此物,因此蟒袍所有者无不是男性权贵.但这两件蟒 ...

  • 女子封侯第一人,崇祯皇帝赞她“鸳鸯袖里握兵符”

    正如有句话叫"战争让女人走开"一般,女性在历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几乎是都和战争绝缘的,史书上留下的女性身影,多数是后宫佳丽亦或是红粉佳人.但历史上却有这样一群女性,以对江山社稷 ...

  • 明朝最飒的女人,非她莫属!

    汉周读书 23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传奇女将秦良玉> 剧照 蜀锦征袍自翦成, 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 谁肯沙场万里行. 诗中所赞的是一位女子,姓秦名良玉,是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史 ...

  • 明史:秦良玉和白杆兵为何始终只被当炮灰使用?朝廷在防备她吗?

    <明史>的记载中有一位历史上唯一以将相身份单独列传的传奇女性,即秦良玉. 这是一位值得钦佩的忠烈,其麾下的白杆军能征善战,战斗力能跟戚家军相比,在晚明乱世时更是首屈一指. 但她在当时,明朝 ...

  • 崇祯赞秦良玉 诗四首

    崇祯三年(1630年),满清皇太极攻抵北京城外,围困京畿.明廷大震. 秦良玉得诏书之后,即刻率兵赴难,直抵宣武门外屯兵.其他闻诏而至的各路勤王官军共十万有余,畏惧满兵勇武,无人出战.秦良玉仅率数千兵将 ...

  • 张玉枝:错字闹出的笑话

    错字闹出的笑话 (一) 一个人用微信在群里推销东西:谁买蒲掏,五元一斤.我很奇怪,便问蒲掏是个什么东东.她说:你真是大井(惊)小怪,见过啥?我更诧异,我何时变成大井里的小怪?这时,她把图片发过来:原来 ...

  • 竹菌坪之战——女将秦良玉和白杆兵的惨淡黄昏

    竹菌坪之战--女将秦良玉和白杆兵的惨淡黄昏 原创2021-06-28 18:28·高红权先生 在明朝末年,女将秦良玉和名将李定国曾经有过一次面对面的交锋. 秦良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女将,传奇式的人 ...

  • 明朝最牛女将秦良玉

    趙氏宗亲 ID:zhaoshizongqin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趙:请点击上面"趙氏宗亲"关注,拥抱中华趙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趙氏文化,共建繁荣趙氏,传播趙 ...

  • 【诗艺国际】马忠方 | 明末女将秦良玉,丈夫千乘马援裔(诗六首)

    ▼明末女将秦良玉,丈夫千乘马援裔 (诗六首) 作者/马忠方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马忠方,在景德镇602研究所工作二十年,参加了联合试车台,轴承试验台,等非标设计.参加了联合试验 ...

  • 大明女将-秦良玉 简历

    秦良玉 - 个人简介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女将军.民族英雄.军事家.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 人.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女子,唯一封侯女将军,二十四史唯一单独作传 ...

  • 巾帼英雄秦良玉:唯一在正史中单独立传的传奇女将

    巾帼英雄秦良玉:唯一在正史中单独立传的传奇女将

  • 大明秦良玉 大明女将秦良玉

    大明女将秦良玉   明神宗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四川忠州贡生秦葵家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这就是后来青史留名的巾帼英雄秦良玉. 秦葵的祖上本是佃农,由石柱土司招来忠州垦荒,经历几代人的努力,秦家已 ...

  • 明末一代女将秦良玉,正史上最牛的女将,巾帼不让须眉

    明末一代女将秦良玉,正史上最牛的女将,巾帼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