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是北大学霸,却隐居深山27年

来源:小奔互联

引言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金门答苏秀才》

回到大山,承包土地,与世隔绝,没有纷争与愁苦,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若是没有电,没有网络,没有收入来源,还有人愿意去吗?王青松和张梅夫妇就是这样两个人,他们夫妻俩本是北大学霸,却选择隐居深山27年,做出的选择取舍让人自叹。后来有一个富豪同学到山里来找他们,知晓夫妻二人的状况后痛哭不已。

一、夫妻二人决定归隐山林

王青松和张梅本是上世纪80年代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他们成绩优异,同是北大的学霸。王青松是河南的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他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农村走出来,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北大的法律系。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留职北大,王青松的学习之路一直很顺畅,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的打算,王青松在职期间还在准备自己的博士考试。

妻子张梅是学校的英语老师,二人是在养生交流会上认识的,王青松曾习武,所以作为养生专家出场,自然就被张梅关注到。后来结为夫妇之后,两人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直到王青松的博士考试结果出来时,促使他们做下归隐山林、与世隔绝的决定。王青松报考的是哲学系汤一介教授的博士考试,本以为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做出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他的成绩是绝佳的,但考上第一名的成绩并没有让王青松如愿以偿的顺利攻读博士学位,王青松收到的答复是不予录取。

第一次考博以失败告终,王青山并没有放弃,第二年继续,可命运似乎在捉弄他,这一次的结果同第一次一样。爱人张梅在工作上也不顺,连着五年都没评上讲师的职称。于是二人一起辞掉工作,当时还是80年代,他们的做法让人无法理解。

二、山村生活宁静自由

王青松夫妻二人回到山中,过上隐居生活。因为土地的承包费用在当时还很低,夫妻二人就用自己手中的积蓄承包下2500亩的荒山。当时的王青松夫妇除去工作积累的工资外,一无所有。在山上居住的房屋是新建的,不过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两个人的能力有限,王青松夫妇两人就花钱雇当地的农民帮忙开垦荒山,种上果蔬。

在与世隔绝的山林间,王青松和张梅将他们的小家经营的很好,生活中的食物逐渐能自给自足。王青松的儿子叫小宇,从小就在那山间长大,会帮助父母放羊,也识得五谷,知道四季更替。妻子张梅说他们的儿子从小没有打过针也没有吃过药,都得益于这山间自然的物产。一家人的生活就这样宁静安详的过着,27年很快就过去,现实的问题却又一次呈现在王青松夫妇眼前。

三、为孩子再次走出大山

王青松的儿子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虽然继承父母优秀的基因,也是个天资聪颖的小孩,但他已经7岁,还没有见过大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在大山中生活27年的夫妻俩也已经与社会严重脱节,曾经有一个北大的同学来到王青松的家中,见到夫妻二人的状况时,他痛哭不已。这个同学经过自己多年的打拼已经成为一个富豪,可王青松夫妇的生活还停留在二十多年前,已经完全落后于自己的同学们。

朋友提出无论他们需要多少钱,都可以帮助时,被夫妻二人婉言拒绝,当时的他们还没有离开的打算。但不久后,他们不得不接受现实,这些年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他们承包的土地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经济价值,反而一直处于亏损之中。他们的积蓄都面临着用完的处境,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考虑。

后来王青松夫妇还是重新回到城市中打拼,为生活奋斗,为孩子的未来奋斗。他们夫妻二人可以在农村享受宁静,但不愿意因为自己而耽误孩子的一生。他们一家人回到城市中,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二十多年不知外界变化,世界在进步,他们还停留在27年前,但曾经是学霸的夫妻二人,相信自己可以很快的适应。

结语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人生各不同,选择造就结果,个人的选择当然要自己负责。王青松夫妇曾经在事业上不顺选择归隐山林,最后又在各种原因下回归城市,也算是应时而变,及时的抓住机会的尾巴。当然选择是他们自身所做,未经他人事,或许他们的难言之隐只有自己才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