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以谁为中心”解读人性:对错是价值判断,一旦超越豁然开朗
解读人性最好工具,莫过于精神分析理论了,还可以扩展到日常生活,加强自我心理内观,梳理人际关系问题。
比如,从以谁为中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拓展思考深度,个人以为,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讨论。
1、以自我为中心。
特点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把别人当作自己,类似自体理论说的“自体客体”,把别人当做自我的一部分使用,如婴幼儿利用父母满足自己需要,获得自我功能发展。
幼儿阶段呈现为自我中心主义,精神分析结构观点可以认为属于“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可以称之为自恋、自负。
日常常见心理问题,如情绪失控、问题行为、人际互动困难等,反映出生理成熟,心理还停滞在幼儿阶段,用别人解决自己问题。
2、以别人为中心。
特点是,“你是对的,我是错的”。
把自己当别人,类似儿童心理发展,开始社会化,把老师话语当做圣旨,言听计从,从精神分析结构观点看就是“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这里说的以别人为中心,不是指的共情,而是盲从,是说一个人处处听别人的,没有自我,没有快乐,很多神经症患者就是如此。
3、以现实、价值观为中心。
特点是,“我们都可能是对的,也可能都是错的,还可能是互为对错的”。
这就是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做别人,自尊和边界感。比如青少年时期,有了自己看法,三观形成中,以价值观为中心。从精神分析结构观点看,就是“自我”阶段,结合现实环境需要,遵循现实原则。
现实体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或者说每个人都会都必然犯错,看似固执背后,也有清醒的意识,只不过“心服嘴不服”,表现的犟嘴,逞强,好胜,竞争,尖刻。
4、以人性、共情、利害为中心。
特点是,“你是对的,我是错的”。
这看似又回到以别人为中心,但是到达的是共情水平,因此是以共情为中心,不是服从别人,而是尊重别人,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遵循人性,以人为善,共情需要,人际和谐,适应环境。
显然,这是成人阶段才有可能达到的,不去争名夺利,不再争强好胜,有意识保持示弱心理,做心理强者,处理人际冲突。
以谁为中心,看似表达了4个阶段,其实同时存在我们心里,就看能否觉察到去体验。本我快乐、超我道德、自我现实、关系共情,谁都需要。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都是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上可以同时具有,随时转换。谁对谁错,本来就是主观价值判断,要么脑袋决定屁股,要么屁股决定脑袋,一旦超越这些就是跳出局限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