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佛像的审美与鉴赏
在佛造像艺术中,这种寂静法相专注于内在抽象的表达,引导信众心灵上的共鸣,传递出多重的遐想,以便进入沉思与内省的精神境界,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这尊佛像的美并非仅是具象,更多是一种虚幻和抽象的美,哪怕长时间凝注,却不会令人感到一丝的乏味与枯燥,因为它的美营造出了静谧安然的佛境,弥散出汉地禅宗的智慧。
鎏金是自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做法,至今仍在民间流行,亦称火镀金或汞镀金。在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鎏金工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技术。在青铜上鎏金的技术发明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明代铜佛像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莲座边缘有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为明代标准色。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
从价格上来说,藏传鎏金铜佛像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比起六七年前,今年佛像价格已涨了六七倍,最近一尊明代释迦“成道像”在北京以亿元拍出。然而在2004年以前,佛教艺术品仍然被归为杂项,只零星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上,并且因为缺少质量上乘的拍品,市场规模和影响不大。2004年之后,随着佛教艺术品收藏品种的丰富、收藏队伍的壮大,价格也不断攀升,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同时变身为一个独立品类,成为各大拍卖公司的主要拍品。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成 交的13件佛像,总成 交额高达3.4238亿港元,其中明永乐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成 交价1.166亿港元,成为世界上最贵的金铜佛像。
佛像是一种媒介,通过参拜冥想,使信众进入平和包容的无量智慧世界。尼泊尔佛像在视觉上所赋予的哲学意义、美学的特性、人文的意义,这一切都是由一道道单调、无视觉美感的加工步骤组成,是一组组看似无意义所堆积出来的意义,是由匠师们如修 炼一般,耗费时日,日复一日锻炼的结果。
精美的佛像让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的目的,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由于明清佛像的工艺精湛,加之存世量较少,所以长期以来,在佛像收藏市场上,明清佛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受到的追捧程度,都是其它时期的佛像艺术品不能相比的。
铜佛像不再是纯粹的崇拜偶像,它是一种带有强烈宗教文化色彩的艺术品,因此作伪的佛像也如洪水般泛滥于市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