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最喜欢的鲁迅照片

赵瑜 河南文艺出版社

翻开周海婴先生著的《鲁迅与我七十年》,第二页便是鲁迅的一张站立照片。穿着两件毛衣的鲁迅直视镜头,头发有些长。大约是拍照前鲁迅用力地抹了几把头发,使得他那又粗又硬的头发蓬松开来,零乱却也充满了活力。尤其是他一手持香烟一手叉腰的姿势,十分青春。照片下面的注释更是有趣:这张照片,母亲最喜欢!一九三三年五月一日摄于上海。

查《鲁迅日记》,可知,1933年的5月1日这一天,鲁迅颇为忙碌。先是等着日本篠崎医院里的坪井医生上门为海婴打针,海婴的身体不好,在《鲁迅日记》里多次写到,这一年里,仅往篠崎医院去的次数每月便有五六次之多。中午饭后,还给施蛰存和周建人各回了一封信,下午先去了春阳照相馆照了相,然后又去理了头发。理完头发呢,又专门拐到一个牙科医院去修了一下自己的牙齿,并在旁边的小书店买了一本日文书。

这一天的生活颇为充实,隔着先生的日记,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在风中疾行的样子。

后来看到鲁迅的照片集,才知道,原来这一天,鲁迅拍了三幅照片,前面两幅照片都是穿着外套,或端坐,或侧身坐,均取了上半身。而唯有这张脱去外套的照片,因为选取角度好,自下而上,有些仰拍,所以,显得鲁迅先生既秀拔,又年轻。

然而,许广平最喜欢这张照片的原因还有,鲁迅里面所穿的那件毛背心,便是《两地书》中所写到的“毛衣半臂”。

1926年11月13日晚,许广平在《两地书》中写道:“早上无事,仍在寝室里继续编织,十一时出街理发,买些什物。到家里看一回,而今天使我喜欢的,是我订了一个好玩的印章,要铺子刻'鲁迅’二字,白文。”

信里所说的鲁迅图章,后来鲁迅先生一直用着。而这一段文字中的“编织”,便是许广平给鲁迅织的那件藏青色的毛衣小半臂。

鲁迅也很喜欢这件耗费了许广平不少时光的毛背心,收到后,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穿上了,吃饭穿着,去给学生上课也穿着,甚至去学校外面的公共厕所“旅游”,也穿着。晚上的时候,他在书信里写道:“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需棉袍了。”

送出去的东西,且是费了自己心血的,得到了鲁迅的喜欢,这当然引得许广平高兴。高兴归高兴,但还是要批评鲁迅的,在回信里,许广平写道:“穿背心,冷了还是要加棉袍、棉袄……的,这样就可以过冬吗?傻孩子!”

然而,这个“傻孩子”,一直到了1933年的时候,还不忘记在照相的时候脱下外套来,照给做手织的许广平看,也算是极端喜欢的表达了。

看《两地书》,总是觉得,一开始,鲁迅对许广平的感情是犹豫不决的,甚至是被动的,笨拙的,而一旦到了厦门,距离的疏远加大了思念的浓度,鲁迅才变得坚决起来。越是到后来,鲁迅对许广平的依赖越大。

比如在1929年,鲁迅去北平探望母亲的病情时,当时许广平正怀孕待产在家。鲁迅在离开北平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D.H.,你看,我们到那里去呢?我们还是隐姓埋名,到什么小村里去,一声也不响,大家玩玩罢。”

那种只要与君相知,隐姓埋名也不可惜的情怀,真让人感动。也还是在北平期间,他特地挑选了好看的信笺纸给许广平写信,有一种信笺纸上有莲蓬的图案,莲蓬里有籽,自然,鲁迅暗喻着给怀了他孩子的许广平,他深情地在信笺纸上写了四句情诗:“并头曾忆睡香波,老去同心住翠窠。甘苦个中侬自解,西湖风月味还多。”许广平后来在回信中说:“我已读熟了。”

将一个人放在心上,才会将他的情诗读熟。同样,将一个女人放在心上,也才会将她亲手织就的毛衣天天穿在身上。

不信,有照片为证。

本文摘选自:《花边鲁迅》,赵瑜 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一本关于鲁迅的轻松读本。关注鲁迅的生活细节,深度还原鲁迅的日常趣味,让我们看到一个幽默风趣、热爱生活的鲁迅,一个有血有肉、饮食男女的鲁迅。

延伸阅读

《鲁迅论女人》 鲁迅 著,赵瑜 编 河南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是鲁迅和许广平生前一直想出版而没能出版的书。内容涉及婚姻、家庭、生活、寡妇、新女性等各个方面。鲁迅在男女两性方面的真知灼见,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鲁迅在女性关怀方面所表现出的犀利、幽默和智慧,今天依然能让我们触动深深。

《五讲三嘘集》 鲁迅 著,赵瑜 编 河南文艺出版社

鲁迅生前计划要出而没能出版的书。编者拾遗补缺,首次完整还原“五讲”“三嘘”的全部内容,再现鲁迅的风骨与血性。

责编 | 张丽 责校 | 陈萱庆

审核 | 方劲锐 排版 | 陈萱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