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主题评片会汇报展:静观他人

本篇编辑:大笑笑

文字:宋毅

图片:©投稿摄影师

本期评片会主题《静》,很好入手拍摄,谁还没几张安安静静的好看风景照?

《居家隔离的日子》天下和/摄

《隔离》苏铁/摄

静有安静(quiet)之意,也有静止不动(still)的意思,“单张图片”在英文中也被译作“still image”。“静”的物质属性,即摄影的特征之一,属性契合了主题,便于自由发挥。

《守》秋水伊人/摄

《童年的记忆》苏铁/摄

《黄金时段》羊正/摄

话又说回来,画面虽是静止,但是务必要引人联想,此联想却是动态的:令观者脑神经相交联系,先由视觉激发,从而产生出丰富的心理体验,其远超过静止画面所交待的信息,这也是单幅照片的魅力所在。

《戏迷》大通/摄

《照见沧桑》大通/摄

《伫》小精灵/摄

大多数风景照都是安静的,首先最容易想到这点。火红的落日、孤单的云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寓情于景也好,借景抒怀也罢,与中国古代文人画追求的“静境”、“禅境”趣味无异,可是照片也与他人没什么关系,从亚当斯到郎静山,我们非常熟悉这样的风格。

《形》象征/摄

《旧时光》园子/摄

《午休》红霞漫天/摄

接下来是宠物、静物。撸狗、吸猫,这样能从容进行的动作,想必宠物非常顺从,经过经年累月的驯化,它们代表了岁月静好。历史上拍摄花卉植物的摄影师很多,科学研究、情色暧昧等不同风格都有,有心人可以总结出一部专题摄影史。别样的动物摄影,可以参看荒木经惟的《爱猫奇洛》,以及寇德卡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动物摄影合集,颇为别致。

《静》崔建玲/摄

《初雪》江山行/摄

《晨》江山行/摄

近年来,另有一种氛围特别静谧的摄影作品,多是中、大画幅慢拍,艺术家按着某一地域的特征走走拍拍。内容多是带人物的风景,人物作为点缀,姓名不出现其中,叙事性弱,人最终成为画面结构的一部分。被网友戏称其技术特点是“景大人小退饱和度”。这些都是“大”照片,设备大、画幅大、主题大,宏观描绘,所以显得安静。

《梦幻乡村》张克兴/摄

《入地无声》太极摄郎/摄

《静谧》逐梦前行/摄

在一些纪实或者新闻摄影中,还有一种更近距离地观看,小处着眼,静观他人,特别不同于新闻摄影常见的捕捉动态瞬间。在非典时期,贺延光拍摄的《SARS病房》就是一个安静的场景,一名重症病人终因抢救无效不幸死亡,医生叉腰的背影矗立良久,蕴含着力量。张立洁《SARS背影——非典后遗症人群纪实》采用中画幅拍摄环境人像,被摄者直视镜头,悲凉但有尊严,无声的照片似乎要呐喊出来。

《凝固》nom/摄

《宁静致远》秋水伊人/摄

《高铁之夜》张克兴/摄

现在,对疫情中的我们是否有启发呢?相机对准当下生活才更有力量。静观他者,才能被他人关注。

第三季评片会第1期《静》就分享到这里,详细的讲解,请到直播间收听。下期主题是《我最珍贵的》,这是比较开放的题目,注意审题,您有什么想法?请用镜头表达出来。欢迎更多的影友参与我们的训练和交流,期待大家的佳作。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