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壳的板块碰撞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不同大小的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岩石层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在这些大板块之中,又可分出一些较小的板块。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地质学家估计,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距离,所谓的大陆漂移就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板块之间水平运动,有三种运动方式:张裂、聚合和错动。与之对应的板块边界有三种类型:
(1)离散型边界,又称生长边界,两个相互分离的板块之间的边界。见于洋中脊或洋隆,以浅源地震、火山活动、高热流和引张作用为特征。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幔物质在此上涌,两侧板块分离拉开。上涌的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系统属于这类边界。
(2)汇聚型边界,又称消亡边界,两个相互汇聚、消亡的板块之间的边界。相当于海沟或地缝合线,可分为两个亚类:
俯冲边界,相邻的大洋与大陆板块发生叠覆,由于大洋板块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大陆板块厚度大、密度小、位置高,因而一般是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这种板块俯边界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及印度洋东北缘,也有人称其为太平洋型汇聚边界。由于这类板块边界是由大洋板块俯冲潜没消减于地幔之中,因而也称为消亡型边界。
碰撞边界,又称地缝合线,指两个大陆板块互相碰撞,使大洋闭合,陆壳彼此受挤压形成高耸的山脉,并伴随强烈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如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构造带,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形成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
(3)剪切型边界,两个相互剪切滑动的板块之间的边界。相当于转换断层,主要分布于大洋 内,也可在大陆上出现。例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裂,就是一条从大陆上通过的转换断层。
一般来说,板块边界为不稳定地带,地震几乎全部分布在板块的边界上,火山也特别多在边界附近,其它如张裂、岩浆上升、热流增高、大规模的水平错动等,也多发生在边界线上,地壳俯冲更是碰撞边界划分的重要标志之一。
按理说,无论是板块聚合碰撞,还是板块拉伸断裂,只要岩石层发生错动断裂,在接触或断裂截面,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震荡。按照弹性回跳学说的观点,发生弹性变形的岩石,在力消失之后,将产生弹性回跳现象,即地震。如果这一假说成立,则意味着三种类型的板块边界发生地震的频率,应该相差无几。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资料显示,发生在汇聚型板块边界的地震数量以及强度,要远远高于其他两种类型边界发生的地震。
全球最大的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横贯欧亚大陆的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它们都是板块碰撞的接触地带,属于汇聚型边界。据统计,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内,发生约占全球85%的浅源地震,全部的中深源地震和深源地震。而在离散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由于洋脊扩张、转换断层、大陆裂谷或大断裂带形成的地震带内,只有浅源地震,且地震频度和强度均较弱。[6]
由此可见,地震主要发生在汇聚型板块边界,表明地震与板块碰撞形成的地质结构存在着密切关系,与弹性回跳效应无关。
地壳自上而下分为两层:硅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其密度分别为2.7克/厘米3与3.1克/厘米3。大陆板块由硅铝层和硅镁层共同组成,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最厚地区可达60~70千米。大洋板块由硅镁层组成,缺少硅铝层,平均厚度6千米,最薄的地方只有1.5千米。由于两种板块的物理性质不同,因而,在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结构的板块边界。
板块碰撞分为两种情形,一是陆洋板块碰撞,二是陆陆板块碰撞,分别形成了汇聚型边界的两个亚类:俯冲边界和地缝合线。
第一种情形,陆洋板块碰撞,形成俯冲边界。在板块构造学说中,对俯冲边界的起源做了如下描述:
当移动的大洋壳遇到大陆壳时,就会俯冲钻入地幔之中,在俯冲地带,由于拖曳作用形成深海沟。大洋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生一次地震,最后大洋壳被挤到700公里以下,为处于高温熔融状态的地幔物质所吸收同化。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岛弧或山脉,它们一般与海沟相伴生。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7]
俯冲边界的结构特征是,由于板块碰撞,大陆壳前缘形成了岛弧,大洋壳上产生了海沟,二者相伴而生,构成了统一的弧沟系。在板块碰撞的交汇处,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的大洋板块,像口腔里的舌头一样在地幔中延伸,取名舌岩体。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呈弧形或直线形展布,长500~4500千米,宽40~120千米,水深多为6~11千米,大多数海沟有不对称的V字形横剖面。地球上主要的海沟都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地区,地球上最深、也是最知名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深度大约11,034米。岛弧的分布以太平洋西部海域为多,如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鸟、琉球群岛、台湾岛及附近岛屿、菲律宾群岛等。岛弧是地壳变动剧烈而极不稳定的地带,多火山地震,全世界90%以上的浅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里。[8]
弧沟系是地震和火山的频发地带,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岛弧和海沟的地质结构,进一步予以探究。
首先,需要探讨的是海沟的形成问题,板块学说认为,在陆洋板块碰撞过程中,向下俯冲的大洋板块,通过拖曳作用形成了海沟。而笔者的观点与之不同,认为在两板块碰撞的交汇处,向下俯冲的大洋板块被迫发生弯曲,由于巨大的外力作用超过了板块的强度,致使大洋板块向下折断,在板块表层产生了V型裂隙,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海沟。因此,准确地说,海沟是大洋板块弯折产生的裂隙,而不是拉伸产生的断裂。弯折和拖曳两种力的方向是不同的,前者是垂直作用,后者是水平作用,只有在弯折作用下,才能产生V型裂隙。同理推测,在陆洋板块碰撞过程中,上仰的大陆板块也将发生折断,在板块底部产生倒V型裂隙。一般来说,水平运动的大陆板块向上翘起,在弯折的凹陷处形成的褶皱形山脉,它所对应的正是大陆壳上的岛弧;据此推断,岛弧底部的硅镁层一定存在着倒V型裂隙,沿海一带和火山周围的地热资源,就是岩浆涌入V型裂隙后传导出来的热能。
从动态角度看,随着板块的运动,海沟将与下沉的大洋板块一起隐没在大陆板块之下,年代久远的海沟消失了,又会产生新一代海沟。由此可见,浸没在地幔中的舌岩体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V型裂隙。同样道理,岛弧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会随着板块一起移动,但并不能与海沟相汇合。这是因为进入板块碰撞的交汇界面,岛弧会逐渐被抬升,而海沟已潜入大陆板块下面去了。岛弧与海沟相伴而生,彼此间相向而动,岛弧移动是显形的,若干年后仍可以找到它的踪迹。而海沟隐没后就看不见了,舌岩体上的V型裂隙是隐形的,但它的存在还是给大自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第二种情形,陆陆板块碰撞,形成地缝合线。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两个大陆板块汇聚时,在原弧沟系中发生碰撞,于是产生大规模的水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现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带,就是古特提斯海消失形成的一条地缝合线。
板块学说认为,印度板块在新生代早期向北漂移过程中,与古欧亚大陆碰撞,从而使特提斯洋关闭,沿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形成地缝合线。由于同类型板块的岩石圈密度相同,所以陆陆板块碰撞时,并不会发生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的现象,而是以岩石圈的消减来抵消扩张带的增长。这种消减是以褶皱作用和压缩作用,使岩石圈变成狭窄、线状的活动带方式实现的。在板块碰撞过程中,板块边缘的沉积地层被压缩成一系列紧密的褶皱带和逆掩带,大洋地壳的破片被推挤到相邻的陆壳岩石上,形成蛇绿岩带。喜马拉雅地带被认为是典型的板块碰撞实例。[9]
两种汇聚型边界的区别在于,陆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地缝合线,相当于两个板块“焊接”在一起,没有发生分离现象;而陆洋板块碰撞形成的俯冲边界,则是一板块下潜到另一板块之下,并向地幔深处延伸,发生了俯冲现象。
与板块学说观点不同,笔者研究认为,地壳的板块碰撞是一个连续运动过程,由于陆陆板块碰撞是从陆洋板块碰撞演绎而来的,因而,陆陆板块碰撞将延续陆洋板块碰撞模式。即两大陆板块并没有因为岩石圈的密度相同,以平行对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而是保持了原有的运动态势,一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与陆洋板块碰撞一样,陆陆板块碰撞形成的也是俯冲边界。具体地说,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交汇地带,是一个具有一定坡度的斜面,欧亚板块的前缘沿着斜面向上仰冲,逐渐被抬升起来,形成了青藏高原;印度板块的前缘沿着斜面向下俯冲,渐渐地浸没在地幔之中,形成了隐形的舌岩体。
由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是欧亚板块的底面与印度板块的表面相接触,不是两个板块的前端相顶撞,因而,两板块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摩擦作用。对于欧亚板块来说,在运动方向上将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一是来自底面的摩擦力,它对板块运动产生阻碍作用;二是大陆漂移的惯性作用力,驱使板块向前移动,两种作用力的方向正好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板块的重力成正比,是一个不变量。而板块的惯性作用则是一个变量,由于板块的惯性运动受阻,因而,板块向前运动的动能将转换为势能,汇聚在板块前缘储存起来。当板块的势能积累超过岩石层结构强度时,板块前缘的岩石层就会产生错动,表现为上半部分的岩石层运动速度大,下半部分的岩石层运动速度小,底部的岩石层近乎处于停滞状态。这时板块就会发生扭曲和变形,由滑动摩擦转为滚动摩擦,如同水珠一样向前滚动,呈现出流体的运动特征。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板块前缘的岩石层像潮水一样向前涌动,比照流体的运动规律,这部分岩石层将在板块周围形成隆起的边际线。原本平整的板块表面发生张裂,形成了跌宕起伏的山脉,这就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起源。
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山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目前依然处在上升状态,并时常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发生。在地理分布上,喜马拉雅山脉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公里,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向南凸出呈弧线形;从南面看,喜马拉雅山脉就像是一弯硕大的新月,镶嵌在欧亚板块的边缘。在地势结构上,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峻。从高空鸟瞰,犹如大海中的波浪,一波一波地向南涌去,呈现出流体的运动特征。
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按照常理,巨大的山脉都有山根,所谓山根是指山脉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穿过地壳深入地球熔岩,也就是地幔的构成部分。山脉越大,体积越重,它的山根也应越大越深,这样才能保持力的平衡。但是,喜马拉雅山却不是如此,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竟类似于空中楼阁,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山根,这成为青藏高原山脉研究的未解之谜。
其实,如果了解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起源,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一般说来,褶皱形山脉是通过板块相互挤压,导致地壳弯曲形成的。然而,喜马拉雅山脉却不是如此,它是通过板块的流体式运动而形成,板块没有发生挤压和弯曲现象。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坐落在印度板块之上,其重力作用已转化为板块运动的摩擦力,山体的根部没有穿过地壳下沉到地幔中;因而,没有拥有褶皱形山脉那样的山根,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照陆洋板块碰撞模式,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对于下潜的印度板块来说,在欧亚板块的重力作用下,它将被迫向下发生弯曲,并在弯折处发生张裂,形成V型裂隙。伴随着板块运动,这种构造运动将一直持续下去。与下潜的大洋板块相同,向地幔深处延伸的印度板块,在它所形成的舌岩体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V型裂隙。在板块碰撞的交汇地带,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上下重叠,以滚动摩擦的方式粘合在一起,如同一体;因而,当印度板块向下弯折时,在对应位置上,亚欧板块将一同发生张裂,在地壳表面形成V型裂谷,这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显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达6009米,平均深度为2268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从理论上说,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大洋板块上的海沟形成机制相同,都是地壳岩石层受到地球内部应力的作用,像弓背一样发生弯折,以张裂方式形成的V型裂隙。在地势结构上,峡谷与海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按照地质学的定义,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峡谷是指两组等高线互相对峙,两侧高中部低,相对狭长的地形。在宏观地形上,峡谷是指深度大于宽度,而且谷坡陡峻的谷地。而海沟是指两侧坡度陡急,深度超过5000米狭长的海底凹地。峡谷与海沟的共同特点是,在地势结构上都呈“V”字型。
作为地质方面的证据,人们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发现了与海沟相同的特殊岩石成分。沿着雅鲁藏布江分布着一种黑绿、暗绿和紫色的一套岩石,地质学上称之为蛇绿岩套。它在西藏境内的分布长达1000多公里,沿着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洋的急拐弯一直延伸到缅甸和巴基斯坦。通常情况下,蛇绿岩套形成于大洋板块的活动地带,是鉴定古海沟的主要标志性物质。地质学家们研究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出现的蛇绿岩套与海洋底部的岩石非常相似,把它看作是古海洋地壳的残骸。以往理论研究认为,在五千多万年以前,喜马拉雅地区是分隔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的一片汪洋大海,它属于古地中海的一部份,称特提斯海。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俯冲时,古特提斯海地壳的残余碎块被挤出地表,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蛇绿岩套。因此,在板块学构造说中,印度河与雅鲁藏布江一带,被称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地缝合线。[10]
其实不然,蛇绿岩套是地壳岩石层张裂的结果,与板块碰撞与挤压没有关系。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地质学家们在这里发掘出大量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如鹦鹉螺、三叶虫、珊瑚、笔石、菊石、海百合、苔藓虫、百孔虫、海胆和海藻等的化石。这些化石遗迹表明,在五千多万年以前,青藏高原一带还是一片海洋,这里的地壳是由大洋板块性质的岩石层组成的。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如果青藏高原的地壳发生张裂,裸露出蛇绿岩带,则是一件很正常的地质现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地质学家对雅鲁藏布江的起源进行了考察,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条大断裂带。以断断续续出露的蛇绿岩套为标志,雅鲁藏布江上、中游江段发育在东西向大断裂带上。这一地质考察结果,为雅鲁藏布大峡谷起源于板块张裂的观点提供了佐证。[11]
总之,在板块运动过程中,无论是陆洋板块碰撞还是陆陆板块碰撞,都只能形成一种汇聚型边界——俯冲边界,所谓地缝合线是不存在的。俯冲边界的结构特征是,上仰板块和下潜板块在弯折处发生张裂,在板块的表层或底面形成了深浅不一的V型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