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钱穆为你讲解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政治的得与失

说起中国的历史,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制度大国,而这一概念的形成,只怕也是来源于中国的皇帝制度。

在常人的眼里,皇帝掌握着国家的一切,皇权的不断扩张,让权力高度集中,让国家没有了民主,于是中国的两千年历史,就成为一部封建专制的皇权历史,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似乎能给我们一个解答,这本书主要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政治制度存在的方式、原因,以及各种政治制度的雏形与演变、好处与坏处,分别从皇家、政府、地方、赋税、科举等方面进行了讲解,通过作者的讲解,让人对这所谓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又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首先,作者提出了任何时代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必然是历史、文化、现实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脱离了历史所属的时代背景,而单一的去说某一社会问题,那肯定是错误的。

比如,中国的皇帝制度是最受一般人诟病的,尤其再与别国的人民公意或民主选举制度相比,就更受批评,但中国皇帝制度的产生,其本身就是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因为在中国的秦、汉时代,国家的疆土面积,早和现在差不多。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万个农村,户籍人口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这么多的人口,分散居住在全国各地。

如此广的范围、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分散的居住,再加之受当时的交通、信息状况所限制,又怎么可能实现所谓的民主选举呢。

所以,在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现实情况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皇帝制度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上,是一种不得已或说是一种自然的办法,皇帝制度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政治的自然选择。

由这一事例可知,社会问题的存在,是历史、现实、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制度,也往往受到历史、现实、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问题与政治制度是一种孪生关系,他们既相辅相成,也相生相杀。

其次,作者提出某一政治制度的好坏,必须由当时的真实情况来评说,我们不能单凭自己所处的时代,来主观的评论当时的政治,甚至认为只要是封建制度里的所有东西就都没有好的东西,而是要真正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从而有一个客观的判断。

比如,在常人的眼里,封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又因为皇帝集权,而让国家没有了民主,但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从汉代起,皇权就已与国家相剥离。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只有皇族可世袭,别的贵族已不可世袭,皇族虽可世袭,但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其只是一种精神上的统帅,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领袖。

而国家的一些具体事务,则由国家机构来完成,即国家的政务,均由宰相等政府官员进行管理。

一个是精神上的领袖,一个是具体事务的管理者,这其实就是皇权与相权最早的剥离。

皇权与相权的分割这一点,从汉代政府机构的设立可见一斑。在汉代,当时的皇帝、宰相,各有一个“秘书处”,而两边的组织,规模、权利各有不同。

汉代皇帝的“秘书处”有六尚,尚是掌管的意思。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前五尚都只管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

而宰相的“秘书处”呢?其共有十三个部门,即是当时所谓的十三曹,而这十三个部门分别掌管国家的财政、军事、官员、奏章、赋税、诉讼、交通、农桑等各个方面。

这相府十三曹,比起皇室尚书的权利范围大得多,而且权利的比重也很大。由此,我们便可看出当时宰相秘书处组织之庞大,与其职权之广泛。

也就是说,在汉代时,国家的政务都要汇集到宰相处,而并不归属于皇帝。可见汉代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不在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真领袖。

汉代皇权与相权的分离,其实是皇帝与国家的分离,是皇族与政府的分离,这样的权利分割,在那个时代已属不易,而且这种权利分割方式,也是后来各朝代所遵循的基本方式。

当然,在皇帝与宰相的相处过程中,也存在相互争夺权利的现象。比如,宋代的皇权、相权之争,还有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因宰相胡维庸造反,明太祖从此就废止宰相,并不准子孙再立宰相。所以明、清两代政府都是没有宰相的。

其实,皇权、相权是每个朝代都要面临的问题,而且,自来儒家思想所宣扬的君臣父子这一套,是中国传统观念里很重要的一点,在现实与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下,其皇权必大于相权,只是存在程度上的不同罢了。

而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现实情况,更取决于皇、相两人的个人能力。但皇、相权利分割的行为,就是对皇、相的责、权进行划分,这件事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制度的确立。

而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些事件的结果,也只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弱化或短期改变了这一基本方式,但皇权与相权的分割,已显现出现代管理的理念雏形。

所以我们不能主观的、一味的否认封建制度下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岂不知,早在汉代,就已经确立了皇家与政府的基本相处模式,而且这种基本模式被延用了几千年。

再次,作者还提出,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历史、文化、现实的因素,但也都会因时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个制度最早的确立,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其最后的发展,却因为时局的变化,而让结果存在着不确定性。

比如,在汉代形成了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即每年各郡要新进两百多个孝廉入郎署,这种孝廉制度其实就是科举制度的雏形,只是这种制度最早是一种推荐机制。

这种推荐机制,其用意是在向国家推荐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员。这些德才兼备的人,在来到政府后,国家又刻意的对其进行培养,为其今后的从政打下基础。

所以,自此制度形成之后的二三十年间,汉代皇宫里的官员,就全都变成了推荐来的孝廉了,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官员,就渐渐都变成了读书人。

通过选举孝廉,让平民有了进入政体的可能,又通过学习,让平民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而国家又通过这种举贤制度,让国家机器中的人,不断的得到更新,并且更有素质,同时也甩掉了一些原有的贵族势力,让政权更加稳定。

但这样的一种好的政治制度,在后来的实践中,却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推荐孝廉的权利在地方长官,孝廉的分配权利又在中央,这种选举推荐的最终权利,实际上是在官不在民,那这期间就会出现人情的成分。

另外,古时因书籍的不易得,使得学习机会也有着极大的限制,所以,很多的诗书之家,会因为易读书,而更易接近政治,进而得到更多的机会,这便造成了后来的所谓“世族门第”。

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代的“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的最初用意,其出发点绝对是好的。但最终也逃不出环境、时间、人为因素的干扰,再加之中国本来的人情文化,也让本来很好的事情,慢慢的变了味道。

最后,作者提出来,政治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项,人类整部历史没有百年不变的,所以一定没有哪一项制度能经过一两百年还算得是好制度,如果这样,那就不再需要后代人在政治上努力了。

只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来制定相应的政治制度,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就需要我们在政治上更努力、更精耕。

其实,历史的演变总伴随着社会需求、社会环境的改变。从汉以前的井田制,到汉代的土地私有;从汉代将皇室与政府分割,到明、清两代的不设立宰相,而致皇室集权;从明代的皇室集权,到时明代后期的太监弄权,再到清代的所谓“吏胥师爷势力”;从汉代由官员推荐的“察举制”,到唐代的自由竞选,即所谓“怀牒自列”。这每一种制度的建立,都是历史进程当时的一种政治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

但每一种最初的政治制度,在其实践的过程中,又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演变,带来政治制度的演变,不论其是朝好的方面演变,还是向坏的方面演变,这个过程必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那么,妄想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去企求一个静态的唯一,无疑是在痴人说梦。所以面对历史、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变,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机械教条,更不能亦步亦趋。

通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我们知道了五个朝代的更迭,有其历史发展的原因,也有政治成败的原因,又通过作者的讲解,知道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也知道了政治制度的复杂性。

同时作者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一段历史,和其相应的政治制度,我们都应在了解其当时的实际情况后,才能提出相应的历史意见,而不是站在自己的时代,枉自评论曾经的历史。面对历史,我们更应该客观的审视、理解,而不是主观的武断或想当然。

古语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时间缓缓的流转,历史慢慢的累积,时间就是历史,历史又诉说时间。对于由时间累积起来的历史,我们以其为镜,以其为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