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1992·古巴日记(8)
何新1992·古巴日记(8)
2月22日,星期六
今天的日程安排是:
上午看革命广场。
参观榨糖厂和医疗研究中心。
中午与政治局委员、省委第一书记埃斯特万·拉索见面。共进工作午餐。
据大使说,他是卡斯特罗培养的接班人。
下午去看海滨的莫罗古堡。
晚上安排参加圣地亚哥群众的一个俱乐部集会——保卫革命委员会的聚会。
今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圣地亚哥的革命广场。
广场中心绿地上是一座巨大的青铜骑士像。
一尊巨型跃马,马上骑士挺身向后招手。这位骑士名叫安东尼奥·马塞奥,是古巴人崇敬的民族英雄。这个巨型雕像,是马塞奥的纪念碑。
主人介绍:马塞奥,全名何塞·安东尼奥·德·马塞奥·格拉哈莱斯(1845—1896),19世纪古巴两次独立战争的革命军领袖。
马塞奥在与西班牙殖民者的作战中多次受重伤,皆不死,因此有绰号“青铜巨人”(ElTitán deBronce);西班牙人称他为“狮子”。
1896年12月7日,马塞奥在哈瓦那附近遭遇强敌,中枪,子弹穿过头骨而阵亡。古巴独立后为他建立了这座青铜雕塑。
有意思的是,马塞奥雕像前,是一组抽象派的巨型立体不锈钢雕塑作品。
许多根巨型不锈钢柱高耸于地面,宛如刀山剑海。
主人解释,这些不锈钢结构代表古巴造型艺术中的革命立体主义。立体主义又称立方派艺术,是毕加索创造的。这一组钢结构现代派作品,是1959革命胜利后才建立的,卡斯特罗非常欣赏。
我知道立体主义。看来出身西班牙民族的卡斯特罗,很欣赏他的西班牙同乡毕加索。
这一组钢结构抽象雕塑,可能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立体主义结构艺术。
如果矗立在纽约或巴黎必会轰动,但只因为在古巴,却无人问津。
【后按:立体主义(Cubism)是20世纪初现代艺术史中的一个运动和流派,1907年创始于法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巴黎的乔·布拉克和毕加索。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结构形式。
绘画中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
造型艺术方面,立体主义追求几何形体的抽象结构美感。圣地亚哥这一组钢结构作品的主题语义,似乎是象征革命、战争,刀山剑海。在其体量下,个人微不足道,非常渺小。
从艺术看,卡斯特罗的古巴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
圣地亚哥这座城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知名。古巴最知名的一批艺术家和音乐家们生活于这座城市中。
晚饭后,出席圣地亚哥保革会俱乐部的一个政治集会活动。
几十位不同年龄的街区普通男女,有青年也有老人,大概都是市民(没有问他们的职业),聚集在一起,朗诵,演奏和歌唱。最后还有人跳起舞来。
这种集会,体现了社会主义体制的共有特点,社会组织性很强,政治意识渗透国民精神中。
尽管目前生活艰难拮据,但是观察看来,人们并没有明显不满,没有对当局的怨气和恐惧。
感觉古巴人民真心爱卡斯特罗,崇拜之如教父,如神,真心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大使说,革命前古巴社会严重分裂,多数人民极其贫困,拉美的多数国家现在依然如此。而卡斯特罗的革命,给古巴人带来了均贫富和公平的概念,给全民建立了北欧式的福利制度。这是拉美多数国家所没有的东西。目前遭遇的困难,古巴人认为是由于苏联的背叛和美国的封锁,并非古巴革命所造成的。
而且,古巴革命具有拉丁民族的乐天罗曼蒂克色彩。流血死人不多,杀人也不多,没有形成特别尖锐的社会分裂和对峙。
革命后,卡斯特罗政权对地主庄园和外国企业实行国有化。但是卡斯特罗同时网开一面,允许中产阶级和富人留下不动产后,携带部分钱财向国外——主要是美国跑路。
因此,大批古巴前富人跑到海对面的美国迈阿密聚居,把那里变成了著名的小古巴。
古巴的社会主义,貌似与东方制度和色彩很不相同,具有天主教社会主义的某种神秘主义的理想和福音色彩。
“我不知道自己将在何时停止这种追根究底的追索,得到某种类似于信仰的东西,毕竟前路还那么漫长,而且必定会有很多曲折在等待我。” 切·格瓦拉
【马塞奥简介】
马塞奥出生在圣地亚哥,父亲是委内瑞拉人,母亲是非洲裔古巴人。
1868年10月,第一次古巴独立战争爆发。马塞奥参军。这场持续10年的战争以起义军的失败告终,但迫使西班牙殖民政府宣布彻底取消了奴隶制。
战争结束时,马塞奥被迫出走牙买加并辗转流亡于加勒比海诸国。
1895年2月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马塞奥率一支远征军从哥斯达黎加出发,在4月1日登陆古巴东部。
9月,马塞奥被任命为起义军副司令,他带领不到4000人的部队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打到古巴岛西部,让拥有20万军队的西班牙殖民者只能躲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里。
在他征战的岁月里,参加过500多次战斗,负伤超过25次,他的父亲和14个哥哥都在战斗中阵亡。
黝黑的肤色加上勇猛的作战精神,他被人称为“青铜泰坦”。
1896年12月7日,马塞奥在哈瓦那省的一次战斗中遭到伏击,身中数弹,不幸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