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康疗21: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自我康疗21: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人习惯于讲天道常理,西方人习惯于讲科学真理。可以肯定的是,违背天道常理的科学真理,就必然是逆天的谬论。违逆天道会有什么结果,答案不言自明。
习惯于讲道理的中国人,都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却未必都知道这个道理源自何处。那么,中国人究竟是何时懂得了这个道理?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还是距今五千多年前就已经知道了?
事实上,中国人习惯于讲道理,是直接来自“黄老之学”的大道文化传承。从古籍记载来看,“过犹不及”这句话,最早就出自“黄老之学”的《黄帝内经》。
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
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
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
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
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这段话的大意是:
黄帝问:五行推移周而复始,如果太过或不及又会怎样呢?
岐伯回答说: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地理五行之气更替交合时各有所克,由此产生的盛衰变化都是正常现象。
黄帝又问:平气是怎样的状态?
岐伯说:这是没有太过或不及的情形。
黄帝接着问:太过或不及又是怎样的情形?
岐伯说:这些情况在古经里已有记载,我就不讲了。
黄帝追问:五行之气各有所克是怎么回事?
岐伯回答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这些时令节气得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地理五行主运时,就会影响到人体生命系统相应的脏气强弱。
由此可见,人的身心病变,都是因为自己不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也是违逆天道常理的结果。
返朴归真,闻道问道,还是要重读大道文化的“黄老之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静心学习和感悟《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
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
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帝曰:太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帝曰:少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
帝曰:阳明脏何象?
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人居环境会产生躁动、安静、勇敢和恐怖等气氛,人的经脉血气也随之变化吗?
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忿怒、劳累、躁动和安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如果夜间远行劳累,就会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肾脏偏胜之气导致气喘,就会伤害肺脏。
若因坠落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肝脏偏胜之气导致气喘,就会伤害脾脏。
如果受到惊吓,也会扰动肺气,肺脏偏胜之气导致气喘,就会伤害心脏。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
如果渡河落水,跌撞伤骨,就会扰动肾气和骨气,从而导致气喘。
这时,心性勇敢的人,可以自行恢复气血通畅,身体不会出现病变。内心怯弱的人,则会出现气血留滞,导致身体产生病变。
所以说:只要遵循诊病之道,观察病人性格勇怯和身体骨骼、肌肉及皮肤的变化,就能掌握病情,从而找到诊治疾病的方法。
在饮食过饱的时候,胃里食气蒸发就会出汗。如果受到惊吓,会使人的神气飘浮,导致心气受伤就会出汗。负重远行,会使人骨劳气越,导致肾气受伤就会出汗。恐慌奔走,会伤筋伤魂,导致肝气受伤就会出汗。劳力过度,会伤肌肉四肢,导致脾气受伤就会出汗。春夏秋冬,四季阴阳变化有常度。人的身心操劳过度,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这是生活常识。
五谷饮食入胃,化生出的精气会输散到肝脏,再通过肝脏滋养于筋络。来自胃脏的水谷精气注入心脏,再通过心脏滋养血脉。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先到达肺脏,再通过肺脏传布全身经脉,最后把精气输送到皮毛。皮毛和经脉的精气汇合后,又还流归入百脉周流于腑,再通过腑会聚精气转化神气,最后留藏于四脏。
人体系统的正常循环,都要取决于气血阴阳平衡。气血阴阳平衡变化,会表现在气口的脉搏,通过诊察气口的脉象,就可以判断病人的死生。饮水入胃,精气游溢布散,会上行输送到脾脏,再通过脾脏上行布散转归于肺脏。肺气运行通调水道,又下输于膀胱。水液精气周流于五脏经脉,顺应四时变化调节五脏气血阴阳平衡,这就是古经《揆度》阐释的常理。
如果患者太阳经脉偏盛,就会产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所致。临床诊治时,对表里两经都应当施用泻法治疗,以取足太阳经束骨穴和足少阴经太溪穴之气。
如果患者阳明经脉偏盛,就是太阳气和少阳气并重的症状。这时,应当采用泻阳补阴疗法,泻足阳明经陷谷穴气以补太阴经太白穴气。
如果少阳经脉偏盛,就会产生厥气上逆症状,表现为阳蹻脉前的少阳劢猝然盛大。这时,就应当取足少阳经临泣穴气。
如果少阳经脉偏盛而独至,就是少阳太过的症状。如果太阴经脉鼓搏有力。这时,应当细心审察有无真脏脉的脉象。如果五脏脉气均弱,胃气又不平衡,就是足太阴脾太过的症状。这时,应当采用补阳泻阴疗法,泻足太阴太白穴气以补足阳明陷谷穴气。
如果一阳独盛,就是少阳厥气上逆所致。如果阳气俱越于上,使得心肝脾肺四脏脉气争张,就会导致病气归于肾脏。这时,应当治其表里经络,采用泻阳补阴疗法。
如果患者一阴经脉偏盛,就是厥阴症状,会使人真气虚弱,心中痠痛不适,导致厥气留于经脉与正气相搏而发为白汗。这时,应当调和饮食药膳,并采用疗法,取足阴经下部太冲穴气以泄其邪。
黄帝又问:怎样诊察太阳经的脉象呢?
岐伯回答说:太阳经的脉象,似三阳之气浮盛于外。
黄帝接着问:怎样诊察少阳经的脉象呢?
岐伯回答说:少阳经的脉象,似一阳初生滑而不实。
黄帝又问:怎样诊察阳明经的脉象呢?
岐伯回答说:阳明经的脉象大而浮,太阴经的脉象搏动沉伏而指下感觉搏击有力,少阴经的脉象搏动沉而不浮。
解读启示
从“天人合一”生态系统循环往复的天道常理来看,要维护人体生命系统的正常气血循环,必须保持饮食和排泄的进出平衡。人能够自觉顺应天道四时变化和地理五行循环常规,就是因为人是“形神合一”的生命体。
所谓福祸相依前后相随,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既可以使自己顺应天道,也可以使自己违逆天道。过度追求饮食享受和物质占有的欲望,就必然会导致自身的元神正气供养不足。这种“需求端”与“供给侧”阴阳失衡的邪气,就会给人带来心理病变和生理病变。这种病毒邪气对外扩散,就会造成社会生态系统“需求端”与“供给侧”的阴阳失衡,从而导致另外一部分人正常需求的供应不足。这就是“太过”,也是“过犹不及”。
追根溯源,人类必须顺应“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这本来就是“天人合一”的天道常理和文化通识。人们在“术业有专攻”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却逐渐迷失了“道为术之本”。特别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敢为天下先”,就又衍生出了“不知常妄作凶”的“法术万变而道不变”。随着天文、地理、人文和社会等专业学科不断分化,就彻底解构了“天人合一”的大道文化通识体系。从“独尊儒术”的“开科取士”,直到“洋务运动”的科技创新,都是“天人分离”和“神形分离”的科学专业走火入魔。
环顾当下,自然生态环境危机和社会生态系统危机的愈演愈烈,不正是“砖家叫兽”群魔乱舞的原形毕露吗?
怎么办?“天人合一”和“神形合一”的自我拯救自我康疗,千金妙方就在“黄老之学”的大道文化经典里。
为此,我们接下来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研修和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