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之八 恼人的"刷目架子"

【总第035803期】


模糊的记忆之八 恼人的"刷目架子"


作者:魏瑞金
夏天,对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欢乐的季节。游泳、捞鱼、掏鸟、抠蝉、扑蚂蚱、吹柳笛、编草帽……
男孩子闲不住,经常在树丛里乱窜,可欢乐中也有烦恼,让"刷目架子"粘上是稀松平常的事。小时候,我曾被它蛰伤过不计其数。
"刷目架子",潍坊其他县市也有叫它"八夹毛子"的,东北人叫它"洋辣子"。
这昆虫不咬人——蛰人,不蛰人——烦人。大人孩子对它避之不及,生怕让它粘上,就连鸡都不敢啄食它。
对"刷目架子",这四个字是否这么写,我不敢确定。好想弄清它的生物学名称,可费了好多脑细胞,也没找到答案。直到2013年在市委党校学习时,班上有位农学专家。经请教他后,才知道它的生物学名称叫毒刺蛾。
下图为绿刺蛾幼虫
"刷目架子"虫体上长有大量有毒带倒刺的刚毛,如果不小心被它蜇了,刚毛就会刺入汗毛孔,毒素扩散,使毛孔迅速发炎、肿胀起疙瘩,有的甚至起水泡。
下图为黄刺蛾幼虫
家乡常见的"刷目架子"有绿、黄两种。绿的体型大毒性小,主要在杨树、洋槐上产卵生长。黄的体型小毒性大,主要在枣树上生长,孵化也比绿的晚些。
下图为绿刺蛾的成虫
枣树上的黄刺蛾茧(酷似蓖麻子)  
大人们干农活,小孩在河边、湾边的树丛里疯,不让它蛰几回就不算过完了夏秋。
有时在树荫下休息,树枝的摇晃、鸟类的啄食,就可能祸从天降。落在衣服上,赶快抖掉还好些,若落在皮肤上,或者领口里,那可不得了。赶快用水冲洗,抹上碱水或涂上肥皂,(那时农村也没有花露水)可效果不会太好,依然会起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疙瘩。那滋味就是半疼半痒,不挠就痒,一碰就疼。落在后背,几天不敢躺,落在前胸,几天不敢趴,难受好几天,那是一个憔气。
虽然"刷目架子"给农村人带来了许多烦恼,可有人却把它当成了美味,原来他们不吃幼虫,吃的是茧罐里的蛹。
我小时候就见到,大人们把枣树上的"刷目架子"的茧罐,抠下来,剥去茧壳,抠出里边的未羽化的蛹,因富含蛋白质,用油一烹,倒是一道美味。
网上介绍茧罐有三种吃法:一是带壳盐爆,味道丝毫不逊吃蟹膏蟹黄。二是慢火干煎,见裂开茧壳露出鲜黄的肉,即可食用。还有一种吃法叫辣椒干煸。茧罐由于难采集,现在网站上一斤就卖200元,不次于其它名贵食材。
前年我回家,邻居夸赞政府办了件好事,号召各家凑钱防治美国白蛾。说是用飞机喷的药,效果很好,连"双目架子"都药没有了。
关于对"刷目架子"的防治。我倒觉得用生物学防治的办法更靠谱,既保护环境,又减少成本。比如繁殖保护它的天敌螳螂、刺蛾紫姬蜂等。
"刷目架子"绝了种,村民虽解决了被蛰伤的烦恼。我觉得不一定就是好事,首先对吃货来说少了一道美味;其次大自然是一个生物链,"刷目架子"也是生物链上的一环,它的灭绝,是否会引起其他物种数量(如某种鸟)锐减或灭绝?
这事我倒没有观察和统计过,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2017.08.28  于潍坊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名利随缘慎追逐,升迁进退两相宜。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桦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0)

相关推荐

  • 【洞庭作家】余思艺/“架子”爷爷

    "架子"爷爷 作者:余思艺 岁月悠长,时光的车轮却怎么也碾不碎记忆深处那些发光发亮的时刻,那一声声吆喝,那一碗碗白白嫩嫩的热气腾腾的烟火,承载了多少纯净的旧时光,像刚刚破土的竹笋, ...

  • 卖菜诗人:瑞金,童忆中有个叫田山的地方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当上帝赋 ...

  • 悦读丨低吟·慢品·追思——《低调的枣树》之散文韵味

    ■书籍名片 书名:低调的枣树 作者:孔垂亮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它不仅仅是对于所呈现的客观世界进行艺术的加工,更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缩影,蕴含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之九 家乡的松柏树》

    [总第036202期] 模糊的记忆之九 家乡的松柏树 作者:魏瑞金 小时候,村里第一生产队的场院南侧,有个柏树林,大人们称呼柏树叫松柏(星百).有几十个棵.树龄达数百年的柏树.原属于刘家的墓地,因为坟 ...

  • 魏瑞金: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总第1228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作者:魏瑞金 李老师,是六年五班的班主任,教了我一个半学期的数学. 他是天津知青,中等身材,面白微胖,平时衣着考究,黑色的三接头皮鞋乌黑油亮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总第1216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作者:魏瑞金 提起东北,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忍受的,还是东北的冷. 四十多年前,乌苏里江边陲小镇--迎春的冬天,那是异常的寒冷.冬至后,每遇强寒流,气温会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二 一路北上

    [总第1215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二 一路北上 作者:魏瑞金 从坊子站到迎春站,约2500公里,1977年时的慢车通票价是30块零8毛.就是这么便宜的路费,普通农家,也需要积攒. 登上了青岛至沈阳的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一 少小离家

    [总第121401期] 东北记忆之一 少小离家 作者:魏瑞金 一九七七年初冬,远在乌苏里江边陲小镇的二姑带着大表哥和小表妹,约着沈阳的大姑一同回家看望奶奶. 奶奶共养育了三子三女,父亲最小,自父母结婚 ...

  • 魏瑞金: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9801期] 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儿时过年,在自家饭厨上贴上:"百菜白菜好,诸肉猪肉香"的对联. 清朝时有竹枝词:"几日清霜降,寒畦摘 ...

  • 魏瑞金: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5003期] 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1960年代,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一个新职业,叫"赤脚医生".他们只是兼职医护工作的农民. 他们在农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总第049202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作者:魏瑞金 老于是我们村里不可或缺的人.他个子不高,面白而清瘦,为人中庸不刚烈,讲话慢条斯理,若穿个长衫,中分一下头发,再拎个小书箱,打扮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总第045301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作者:魏瑞金 "泥垛子"是何物,是墙垛子? 不是家乡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它就是用泥箍的一种自制烟花,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灯节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总第043603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作者:魏瑞金 人民公社时代,家乡的岭地上,基本全都种着地瓜.主要是地瓜产量高,那时先顾吃饱,一切为了填饱肚子.再者种地瓜也好储存,既可以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