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遭疫情纷扰,增强免疫力,自我防护可艾灸!

立秋遭疫情纷扰,增强免疫力,自我防护可艾灸!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将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有一句俗语说:“立秋一日,水冷三分”,虽然现在还有“秋老虎”坐镇,依旧酷暑难耐,但是凉爽的日子就在后面。
   立秋三候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反复的疫情
   谁也没想到,在河南水灾发生的时候,我国的疫情竟再度卷土重来了,而且这次一开场就波及多省多地。南京、扬州疫情数字持续攀升,大连、成都、常德、北京、淮安……一场演出让传播链不断延伸。
   郑重的提醒同学们,切勿因为疫情的整体好转而大意,切勿因为打了疫苗就以为万无一失!尤其是以上城市的同学们!
    在我国历史上,瘟疫事件的记载有很多,根据中国中医研究院最新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自西汉到清朝末期,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
   那么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缺医少药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对抗疫情的?而中医又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谈到传染病就不得不说免疫力这个神奇的东西
免疫力,是一个人对病毒最大的竞争力。免疫力,是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之为免疫系统。
人体的免疫系统如同一个大大的屏障,保护人体,不仅可以防御外部入侵人体的细菌、病毒,对内也起着清道夫的功能,自动清除人体内自身衰老变异的细胞,所以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起作用,对人体健康程度起决定性的作用。
药王孙思邈曾说过,“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作为传承千年,早已被先人实践验证过作用的艾灸,在面对现代疫情时也将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继续发挥艾灸在预防病毒感染上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能祛湿散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艾灸,有利于我们增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立秋·节气灸 
立秋后天气变化多样,寒热交杂,早晚温差大。皮肤腠理开合,易受寒凉,耗损阳气,免疫力下降,此时若人体阳气不足,很容易受天气刺激而出现体虚自汗,感冒流涕,过敏发烧,皮肤红疹,夜寐不安等症状。
立秋是夏秋更替之时,天地之气清肃,外物色凋,此时进行艾灸,是顺收藏之时序,收元阳内固,以备冬藏,抵御风寒。从这一天人体出现阳消阴长,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养生原则应“滋肺阴、敛肺气”,宜收不宜散。
立秋灸的推荐穴位有:大椎、关元、足三里、上巨虚、地机
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关元穴: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
《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围绕关元穴顺时针方向按摩
足三里穴:补中益气、宣通气机  
 早在中国的隋唐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艾灸足三里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记载。后来这种方法传入日本。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国内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据明治19年“卫生局年报”记载,当年死亡人数为18万。
在传染病中,肺结核死亡数首屈一指,而当时日本的医疗界对肺结核束手无策。这时,一个叫原志免太郎的医学博士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灸法对結核有特效,并于1929 年在东京成立了三里灸实行会,大力推广艾灸三里运动。
上巨虚穴: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都市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原因,不少人都饱受肠胃问题困扰。于是市面上便出现了不少相关保健品,不过质量良莠不齐。
其实,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调理肠胃的最可靠的“保健品”,那就是你的上巨虚穴,经常艾灸此穴,你的肠胃功能会大大改善。
 地机穴:健脾渗湿、活血化瘀 
 本穴为脾土物质的主要运化之处,脾土物质的运化是通过地部水液而运行的,脾土物质的运行量不大,如从细小的孔隙中通过一般,故为足太阴郄穴。
大暑与立秋是暑湿合伙肆虐的时节,天气闷热且潮湿。现阶段正是暑湿猖獗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做好清热排湿的功课。
特别是经过盛夏的闷热,身体里面积聚了热火,湿气,故此立秋时节特别容易犯牙痛、心烦、失眠等,这时可用艾灸通一下膀胱经,排除长期堆积在体内的湿气与热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