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诗歌

在《小镇的诗》首发式上的发言

(2014-09-14 10:15:10)

转载▼

标签:

佛学

青年诗人高兴涛首本诗集付梓出版了,这是延安文学界一件大事,也是兴涛人生中一座里程碑,可圈可点,可喜可贺。发言要有个题目,暂且叫做《养育诗歌的土地一定是幸福的》,和兴涛相识时间不长,但相识的理由缘自诗歌,后来渐渐明白明白这些干净的产品出于安塞一个小镇,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工作在陕北的外地异乡人。他就是高兴涛,一个让人不敢小觑的青年诗人。

那次延安诗会上第一次见面,瘦弱而目光坚定的一个后生,他在诗会上的发言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敢讲真话,和当下时势有些不配套,甚至格格不入,这样的人稀缺,午餐后,从东关一直到解放剧院的石台阶上,我们一直旁若无人地谈论诗歌的话题,主要听他讲,很开心,很坦诚,今天参加首发式,从个人角度谈谈他的诗,他的诗具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干净,像山涧乳泉,汨汨流泻,像浣洗过的云朵,不带杂质,不沾半点灰尘;二是率真,像童年一样无拘无束,这些文字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振,自然,天然,是一款"绿色产品";三是灵动,具有奇思,像他诗中驴子,落日,玉米地,就很神奇,具多重指意,语言的运用也具有曲线美,一些起伏巧妙地展示;四是地气,就是接地气,像用新麦做出的馍馍,冒着热气,散发幽香;五是高明,有些句子可直抵人的心灵深处,不累赘,内在的节奏感很强,音乐感很美;但是,亦有美中不足,觉得小镇的视野应更开阔,涉足的情愫还不足以表达小城更深的美,另外语言的阳刚稍欠,应该粗粝一些,以上这些观点和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愿与兴涛本人及众诗人商榷探讨。《小镇的诗》是一个孩子,今天是他的生日,他的出生经历十月阵痛,他的分娩在众多期许中发生,养育他的人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诗人高兴涛应该有发自内心的窃喜和满足,这是一次精神的行走,灵魂的涅槃,在距天神比较近的地方,让我们共同接受诗歌的沐浴和洗礼。

诗歌是良知的复归,是心灵的呼唤,写诗就是从一个世界去到另一个世界,写完需要返回,心灵一直处于另一个世界,精神就会吃不消,人活在现实中,吃饭穿衣是每个人必须,诗人首先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要讲人话,而不是自言自语和自我陶醉,但诗歌不能复制生活和原有的语言,应追求表达的创意化和陌生化,用更加贴切的方式讲述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层面。

在甘泉县的黄昏和午夜,我与新社,百仓等诗人经常谈诗,与兴涛有着同样的心境和徬徨,我们为什么爱上她?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孤独还没到绝处?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贫穷还没到一贫如冼?爱不需要理由,只需要一个敬畏,一份责任,一种向大地虔诚的忏悔和谒拜!诗人要说人话,这是一个底线,我们在社会上已经很少听到人话,所以诗歌是最后的净地和高地,借助诗的羽翼,让我们一起回到童年,村庄,小河,回到母亲身边,一座城市也好,一个小镇也好,诗歌就是它的魂魄和内核,一块土地,无论它是贫瘠还是肥沃,只要出产诗人和诗歌,那它一定是幸福的,我向往兴涛笔下的小镇和夜晚,我想说,从现在开始,我也深深地爱上了它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