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学讲堂 | 我们为何要研究月壤?(下)

0:00 / 48:54

本文内容来自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承办、北京科技报社协办的首都科学讲堂。讲堂每周邀请院士专家开讲,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文化,促使公众全面、正确理解科学。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探月工程圆满收官。本次任务共采集1731克月球样品,被移交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为何要登月“挖土”?月壤到底是怎么取样的,又将如何展开研究?

本期首都科学讲堂之“极简科学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将带着我们一起,了解月壤的神奇之处与未来应用前景。


主讲嘉宾:

郑永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行星科学专家、科普作家

(供图 郑永春 摄影/张星海)

月壤的研究为何重要?

我们来看月球的土壤结构:表面有一层1-2厘米厚的月尘;然后是3-10米厚的月壤,月壤有的地方厚一点,有的地方薄一点,月壤里面其实还含有或埋有一些石块,这些石块有些大,有些小;月壤层之下才是真正的基岩,这就是整个月壤的结构,跟地球上的土壤结构非常相似。

月壤和月尘的研究为什么重要?我们知道,太阳会“刮”出太阳风,在太空里穿行,因为月球没有磁场,所以太阳风直接注入了月球的土壤和尘埃里。每一颗月壤颗粒、尘埃颗粒,都长时间饱受太阳风的侵袭。太阳耀斑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高能粒子,也会注入月尘和月壤的颗粒里面去。还有来自于遥远的银河宇宙线,是非常高能的一些粒子,能够注入更深的深度,在月壤颗粒里留下深深的痕迹。

此外,月球还要遭受各种各样的陨石、微陨石的撞击,撞击过程会产生高温高压和熔融,一部分物质会气化,逃离月球。

所以每一颗月壤颗粒都是月球遭受各种境遇的记录,它受撞击的历史,被熔融的历史,遭受太阳风注入的历史,遭受银河宇宙线作用的历史,这些历史都会被记录在月壤颗粒里面,研究它当然会获得很多宝贵的信息。

月尘的影响和威胁

最初,人类并不知道月球上有月尘,美国宇航员最早在月球上空飞过的时候,在地平线上看到了一团亮光,他们推测,那个地方可能有一些尘埃在散射太阳光,就跟我们在地平线上看到的一团亮光,实际上是地表的尘埃在散射太阳光,这就是月尘。宇航员手绘了他们看到的样子,把这种现象称为喷泉,就像喷泉的样子。

有了月球样品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月尘非常细,粒度只有20微米以下,甚至还要小得多。对在月球表面工作的宇航员有很大的威胁。阿波罗登月的时候就碰到一些问题,比如,拍到的照片非常模糊,宇航员不得不拿手去擦镜头,把灰尘擦掉。

宇航员登陆月球之后,回到登月舱的时候,宇航服上、靴子上都会沾染上月尘,月尘带有静电、具有黏附性,沾在身上之后很难掉下来。有些月尘会进入呼吸道,就跟我们吸入PM2.5一样,我们说的PM2.5,其实是2.5微米的颗粒直径,月尘的颗粒里有很多PM2.5,但它跟地球上的PM2.5不一样,因为它有毒性,能侵入人体,进入呼吸道,在肺部会沉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所以必须认真对待。就像阿波罗17的宇航员说的那样,(他们)能够克服月球上的所有问题,除了月尘。

被月尘黏附的阿波罗宇航服。登月之后带回地球的宇航服和靴子,上面都沾染了月尘。

我曾经和医学专家合作,拿小鼠来做实验,把模拟月尘注入到小鼠的肺内之后发现,小鼠的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所以,月尘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危害。

月尘颗粒虽然非常细,但是它非常尖锐,就像极细的玻璃渣。月尘颗粒进入宇航服的关节部位,导致面料磨损,宇航服漏气。一旦漏气就会缩短宇航员的月面停留时间,威胁他们的生存。

镜头上的月尘使照片模糊。

月尘遮挡相机镜头,导致拍摄的照片模糊不清。

月尘也会积累在科学仪器的表面,因为月尘吸收热量的能力,跟仪器吸收热量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会对航天器的散热过程、热量管理、温度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月尘覆盖在仪器仪表上面,使读数困难。月尘甚至会影响宇航员在月面的安全行走。曾经有一条电缆被月尘覆盖后难以看到,宇航员行走时没有注意到脚下的电缆被绊倒了。要知道宇航员穿着上百斤重的宇航服,一旦摔跤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必须慎重对待月尘。

为何要研究模拟月壤?

阿波罗计划的教训,是因为人类对月球表面的了解非常有限,对月壤的特性、月尘的影响缺少了解,航天器发射之前在地面上缺少分析测试和深入研究,使真正执行登月任务时面临意外情况。如何避免意外的发生,就需要研制模拟月壤和模拟月尘,加深对月面环境的理解。

模拟月壤国家标准样品。

研制模拟月壤,需要在地球上寻找跟月壤和月尘成分相近的物质,这些物质是地球上的天然岩石和矿物。经过加工之后,模拟月壤与真实的月壤具有相似的颗粒形状和大小,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可以用它来替代真实的月壤进行科学研究。

比方说,月球车在模拟实验场进行测试的时候,就要用模拟月壤来铺设一个实验场;着陆器登陆月球的实验,就要用模拟月壤来进行实验;利用月壤生产氧气的实验,是要消耗月壤的,但是真正的月壤非常珍贵,不可能用来实验,就需要用模拟月壤来代替。模拟月壤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了解月球探测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在月球上生存需要解决的资源利用问题。

月球将成为一个永不坠落的天然空间站

中国探月工程已经圆满收官,下一步努力的目标就是登月和月球驻留。所以,“绕、落、回”三步走已经实现,“探、登、驻”三个阶段的登月和驻月正在路上。

接下来,还会在月球上建立无人科考站,开始载人登月;然后是建立有人值守的月球基地,再从月球出发,去往更遥远的火星。只有当人类在地球和月球之间能够来去自如的时候,从地球出发移民火星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中国人对月亮充满了感情,在中国人的叙事中,月亮是一个温暖的故乡,我们有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诗词歌赋,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蟾宫览胜……未来二三十年内,中国人将从地球出发,在月球上建立永久的基地,这个基地可能是小规模的。然后,月球基地会作为人类走向深空的中转站和跳板,月球将会成为一个永不坠落的天然空间站。

从月球上可以观测星空,成为一个天文研究基地;可以从月球上监测地球,成为一个对地监测站;还可以了解月球跟地球之间的差异,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