苤菜根-----深藏在滇西的农家私房菜

韭菜是到处可见的日常食用菜,但有一种与韭菜同属百合科葱属类与韭菜很相似的 “苤菜”,由于产地范围小,不为外界所知;“苤菜根”也被错称为“韭菜根”,其实苤菜跟韭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菜品,最大的差别是“苤菜食其根”而“韭菜食其叶”。

滇西一带的大理白族种植苤菜,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然没有形成规模或产业,但是家家户户每年都在房前屋后或者在菜园里,种有几丛绿绿葱葱的苤菜;种植数量很有讲究,只保障自家食用,绝不外卖;苤菜可谓当地一道夏天吃花、秋冬季吃根的地地道道农家私房菜。白族人的肉类食物主要以猪肉为主,要是偶尔想换换口味,尝尝其他肉类,就用添加很多佐料的办法去除腥味,每当煮鱼、牛、羊等带有腥味的肉类时苤菜根就派上了用场,扛上农具来到菜地里挖上几棵,洗净后或切碎或掰分跟葱、蒜、姜、花椒、辣子、芫荽等一起加进肉锅里,锅里的“饕餮大餐“随着火候的加深腥味慢慢消失,替而待之的是大锅里飘出股股淡淡的五味俱全的香气,令人胃口大开。

家乡杂锅菜里苤菜的味道是记忆里最深刻的美味,小时候生活困难,平时家里饭菜很简单,偶尔菜园里接不上菜,全家人用辣子来下饭也是常有的事。但一到过年,菜就很丰盛了,肉类是不缺的,最有特色的要算那杂锅菜,连根(藕)、茨菇、芋头、洋芋、白萝卜、红萝卜,菠菜,苤菜、腊肉八九种菜大杂烩,缺一不可,菜品大部分是自产的普通菜类,却是万分可口。年关来临全家人就开始盘算杂锅菜原料,数数自己田地菜园里有哪几种,缺哪几种;到年前一两天开始分工,你去水田里挖连根(藕)、茨菇,我去菜园挖芋头、苤菜根,他去办年货补齐所缺的部分,最后汇总清点;种类齐全后就开始全家总动员洗菜,苤菜根是生长在泥土里的,挖出来的苤菜根带有很多土,根须上也紧紧粘着细泥,缝隙间还夹杂有微小的杂物,清洗起来很繁琐,先要顺着根须细细清理,再用水反复搓洗;大人们为了锻炼小孩的毅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常常将苤菜根分配给小孩来清理,自己腾出手来干其他事情;小时候也时常被父母分配洗苤菜根,接了任务后自己找块空地一小个地蹲着将苤菜根掰开、抖土,逐道工序的折腾起来;完全是边玩泥土边清理,往往两三个钟头过去都没洗干净,大人们忙完手里的事,还得来帮忙将苤菜根清洗干净。各种菜品洗净切好后,加一块腊肉做油荤就开始生火下锅煮杂锅菜了;满满当当的一大锅煮起来,苤菜和菠菜要最后才放,苤菜根留味,菠菜保鲜。杂锅菜有了苤菜根味道独特而鲜美,冷热均可的吃上四五天,杂锅菜吃完了年才算过完了,人却无时无刻不在回味杂锅菜和苤菜的味道。

来到城市生活就没有吃到苤菜根了,只有过年回老家才能品尝。很幸运的一次是在遥远的中印边界原始森林里品尝苤菜根;那是去年冬天到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出差,在中印边境的原始森林里白天吃干粮晚上住帐篷的熬过了几天艰苦日子,走出原始森林后来到一户藏族同胞家休整,热情的主人给我们做晚饭, 饭菜上桌后, 我惊奇地发现大盘牛肉萝卜里居然有许多我所熟悉的苤菜根,几个同事从没见过苤菜根,还叫着菜里加了一剂中药,我却很兴奋,见到苤菜根就胃口大开,便一边将苤菜根介绍给同事们,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苤菜根,大家谈笑风生的吃了顿美餐。过后,我对千里之遥的中印边界一带还有苤菜种植,而平时在昆明却很难见到的这一现象觉得很是好奇,对苤菜的种植区域分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的对苤菜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发现这棵小草来头不小,种植区域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茶马古道路线有紧密的联系

苤菜在我国西南部的云、贵、川、藏部分地区和中印、中不(丹)、中缅交界的两侧地区都有分布。多生长在湿润地区,山坡或林下。苤菜在云南滇西一带被当地民众广泛种植,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德宏、西双版纳等地都有种植,其中大理、丽江、保山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种植,再往南的思茅、临沧、德宏一带为部分山区有种植。如果用一根线在云南地图上画出种植区域,种植区域恰好是滇西片区,滇中地区极少种植,滇东地区无种植。滇西一带种植区域中保山地区有大面积种植,在部分小区域内形成产业;位于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境内的道人山上有大量野生苤菜分布,每年到苤菜开花季节,当地群众会纷纷上山采择苤菜花做腌菜。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这条古道的其中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

不难看出,苤菜种植区域跟茶马古道滇藏一线的核心区域完全重合。目前还不确定苤菜的原产地,就无法判断苤菜是从西藏传下云南种植,还是从云南传进西藏种植,更多很专业的问题需要有关植物学家的进一步考证。笔者认为:苤菜是茶马古道沿途传播种植的一种菜品是可以肯定的,苤菜在四川,贵州一带也有种植也跟茶马古道川藏古道很吻合;不就更进一步说明了“苤菜是茶马古道沿途传播种植的一种菜品”的推测。

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从久远的唐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历尽岁月沧桑一千余年,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搞活了商品市场,促进了边贸地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茶马古道上沿途传播种植了几百年的苤菜根;如今还深藏在滇西一带不为世人所知,苤菜根也作为家庭私房菜一直默默滋养着迤西人民。                          2017年5月4日

闲不住的父母,闲不住的我

鹤庆寺庄村名之由来

古道 · 泉潭 · 老梨园

透漏货--故乡的鱼

壕堡堡 ----------故乡的墙眼孔

jilguil jit    犁头田

作者简介:杨李兴   白族  云南鹤庆人  笔名元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