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阳:京剧音配像中的遗憾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正在中央电视台定期播放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通过有一定 舞台经验的演员和名家的亲传弟子,根据众多京剧名家在不同时期的演 出录音重新进行配像,既使大批珍贵的资料得到丰富和再现,也使一些 濒于失传的剧目得到保留和再传。不但使其他青年演员和学生通过音配 像在艺术上能够得到学习和借鉴,而且也为观众提供了观摩的机会。因 此,说这件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不为过。笔者认为,京剧音配像的意义即在于可以通过荧屏领略到各位名家、 各个流派的表演风格和特点。而对于今后从学某一流派的青年演员来说, 京剧音配像所提供的也完全应该是经典、正确和可靠的并具有“工具书” 性质的演法,也只有配像演员的演法合乎原音演员的路子,在艺术上才 能得到和谐统一的效果。然而,从这一点上看,配像工作确实还存在着 几方面的不足而尚应进一步得到重视。 

一、与传统的舞台设置不同  

传统京剧《清官册》的音配像在“夜审”一场中,除在舞台中央为 八贤王假扮的阎君设有一张桌子外,还在舞台的“大边”(“下场门” 一侧)单为由寇准假扮的判官设置了一张桌子,以供他在一旁做“审讯 记录”。但这样看似合理的演法,却已经背离了几十年前的传统演法。一位杨宝森先生的入室弟子告诉笔者:由于剧中赵德芳、寇准等人是在 假设阴曹,故而假阎罗殿的设置要与真阎罗殿(或城隍庙)相同,而城 隍庙里的判官却始终是塑站像左手托书、右手执笔立于阎王一侧——以 区别其与阎君高低、尊卑的不同身分。基于庙宇设计和赵德芳与寇准为 君臣身分关系的生活真实,该戏的传统演法是只在舞台中央设一“高台”(两张高),扮阎君的八贤王在“高台”上“坐”审潘洪,而扮判官的 寇准则同于“高台”之上站在阎君的左侧(台下看则是右侧),在桌案 上双笔为潘洪做“记录”。另外,曾经分别观摩过马连良、杨宝森、李 盛藻、奚啸伯四位先生《夜审潘洪》现场演出的一位颇有名望的北大老 教授也告诉笔者,四位先生的这出戏此处从没有过为判官(即寇准)设 旁座的处理。可见《清官册·夜审》中不单给寇准设旁座并非只是马、 杨两派独有的“私房”演法,而是“古已有之”的传统大路处理。 

二、 与传统的舞台地位不同  

在目前所能见到的三个京剧《打侄上坟》的音配像版本中,有两个 版本中陈伯愚见张公道都是从“上场门”上的。而在传统的演法中,张 公道带领六子(实际这六子也应由一堂龙套,即四人担任。只不过额外 由饰演张公道两个儿子的演员各抱一个“喜神”才组成六子)到陈府领 粮叫门时是站在“上场门”一侧的,因此,陈伯愚应从“下场门”上场。一来,张公道的六个儿子挡在“上场门”一侧,陈伯愚若从“上场门” 上,显然从出场到站位都不好看。二来,陈伯愚从“下场门”上,也表 示他是从自己家的里院来到门外迎接张公道的。无独有偶,在京剧《伍 子胥》的“昭关”中伍员见皇甫讷的一场里,原本应该是从“下场门” 上念“父母心头恨,常挂一片心”的伍员(表示从东皋公家的后花园出 来),同样也在这出戏的音配像中被改成了由“上场门”上场。此外,在为杨宝森先生《乌盆记》原音做的音配像中也存在着类似 的问题。在剧中配像的张别古因“讨盆”后而遇到“鬼打墙”时,原本 应该站在“大边”(“下场门”方向)刘世昌的“魂子身”却站到了“小 边”(“上场门”方向)上。这样既非传统演法、又不好看(张别古“鬼 打墙”时,因方向相反显得别扭)的处理,也出现在了音配像中,使笔 者颇感不解。

三、 与传统的舞台道具不同  

还有一位定居香港的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不久前为曾教过他的一位 老师配演了一出《搜孤救孤》。然而,在“舍子”一场中演到剧中程婴 唱“手执钢刀要你的命”一句时,程婴竟拿了一把形似菜刀的刀(如果 不是菜刀,是什么刀?)去砍程妻。为此,我专门请教了曾演此剧以及 屡次观摩过孟小冬、杨宝森此剧演出的诸位先生,他们一致说在传统演 法中此处仅用一把单刀而已。  

四、 某些演员缺乏或疏忽舞台基本规律与常识  

当年上海京剧院周信芳、俞振飞、迟世恭等先生主演的《群·借·华》 得到了配像,使区别于北京风格的这出戏得以再次展现。但当剧中配演 诸葛亮的演员在表演完大段“借风”的唱段后,与道童换穿道袍的明场 处理时,饰演诸葛亮的演员竟面对镜头宽衣给道童。实际这一处表演在 1957 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借东风》中便可以找到能够提供 参考的依据。即便不去看老电影,像换、脱剧中服装的处理应该有所回 避地面朝台里而背对观众(也就是镜头)进行,也应该是一般演员需要 懂得的舞台基本法则。缺乏也罢,忽略也罢,总之,通过荧屏看到的不 如意却是无争的事实。应该说像上述的一些舞台表演规律与常识的小地 方,作为一名戏曲艺术的工作者是应该有义务掌握和了解的,并不能算 是观众苛刻和对演员的过分要求。像上面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的具体实例在音配像中还可以找到,笔者 在此也无意做任何评论,只是想说明音配像工程之所以“利在千秋”, 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保真”、可靠的资料以供后世学习 和效法,我想这也应该是京剧音配像策划者的初衷。虽然,像上面这样 的小疵并不能否定配像演职员的辛勤工作与其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 既然我们已经脚踏实地的做着这项有益于子孙后代的事业,为什么不能尽我们每一个人的最大所能,把我们所进行的事业做得更加完善和无可 挑剔,而不给后人留下更多无法弥补的遗憾甚至误导呢?因此,在今后音配像的录制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当在配像演员的 选择、传统剧目演法的深研和排练及配像的把关三个方面强化监管力度, 务必使这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做到慎重、精确和严格负责。只有这样,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才能够流芳后世,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     

1997 年 7 月 3 日初成   

2000 年 8 月重新整理   

原载《中国京剧》2000 年第 6 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