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510期】【河南丨郑州】孙兰英丨夕阳映照退休路

夕阳映照退休路
——记退休干部康玉庆同志先进事迹
作者/孙兰英
七里河畔夕阳红,畔上有个康玉庆。
退休不退初心梦,终身为党干革命。
勤于笔耕是楷模,公益志愿排头兵。
黄河故事数千讲,村史党史皆闻名。
著书立说入史册,赤胆忠心似火红。
老骥伏枥志千里,壮志暮年爱心奉。
德才兼备树旗帜,文化自信力践行。
留给子孙无价宝,成绩显著众人颂。
这是一位挚友在康玉庆同志的一次新书发布会上,对他的赞评。
退休之后劲不松振作精神立新功
夕阳无限好,最美天际魂。顷泻太阳温,大地铺流金。
晚霞的余辉,不是完结的壮美。它的每一束霞光,都照耀着它梦想航船行驶的方向。冲破漆黑的长夜,穿越黎明的曙光,到达冉冉升起的东方,放射出万丈光芒。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退休干部,今年已七十岁的康玉庆,犹如这夕阳余辉中的一束光,不用借辉渲染,便自带光芒,煜煜生辉,色彩鲜亮。
十七年前的2004年10月,郑州市被列入“中国八大古都”,康玉庆随郑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考察团,到其他几个古都城市考察,回来后准备为古都文化大显身手。就在这时,他得到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区里规定正科级干部超过52岁,都要退居二线,他的年龄刚刚好,被列进了退居名单。说实在的,让他此刻“解家归田”,他还真的是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头天晚上,还在挑灯夜战,满怀激情准备着推出的新品牌,创出的新亮点,怎么一夜之间就要“改地换天”。当正式文件下发,他真有点儿傻眼,看看办公桌上的计划,思路,蓝图,其中最关键的是郑州市刚刚被列入中国八大古都,都城遗址多在管城区,他决心以收集郑州市文史资料为主,编纂一套郑州商都历史文化资料丛书。收集整理的帆已经扬启,难道小船未开就搁浅,壯志未酬心先死。此时,满身激情降到了冰点。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还是不由自主地糢糊了双眼。不是不想退,不是不舍职位想当官,只是这个决定太突然,对宣传工作的万般情,一下子割不断。
这一晚,他望着满天星彻夜难眠。玉庆啊玉庆,你可是党培养多年的老党员,你的点滴进步,党和人民都给了你荣誉一串串一串串。连续12年被评为郑州市模范通讯员,两次被评为郑州市优秀宣传干部,两次被评为区双文明建设功勋人物,三次荣立三等功。虽然好汉不提当年勇,虽然政策有规定,遗憾的是宏图大业还没有完成。
迷迷糊糊迷迷糊糊他做了一个梦,儿子说:“爸,听说你要退二线,我们全家都高兴,你可歇歇吧,在宣传部这么多年,节假日你很少歇息,天天累的不能行。这以后你可以带着俺妈游山玩水,到祖国各地去看看,尽享天伦之乐呀!哈哈哈!”儿子的笑声把他惊醒,此时此刻,他的脑子也格外清醒,他快速翻身下床,拍着胸脯对自己喊:“玉庆同志,你今天退二线,明天不是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你精力旺盛,激情满满,你人退了线,但共产党员的本色永远不能变,你要一鼓作气,勇往直前,撸起袖子加油干”。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霞光映满天。他抑制不住心头的亢奋,拿起笔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奋笔写下:退居二线劲不松,振作精神立新功。小车不倒只管推,幸福快乐度人生。
不辞艰辛十七年,管城城乡跑个遍
从此,他的脚步昼夜没有停,戴月披星,踏遍郑州老城区一百多条大街小巷,300多个大小村庄,走访数以千计的知情人。他要把老郑州城乡的历史文化资料广泛收集,以更丰富,更详实的资料来编篡历史文化丛书,进而对每条街道,每个村庄,每处遗址的来源,所产生的人物,所发生的故事,风土人情,地方歌谣,当地方言,都一个一个认真的收集,并及时记在笔记本上,回到家里再整理成文稿。
“穷东街,富西街,穿靴戴帽在南街,挑挑担担北大街,擦脂抹粉衙门街”这是康玉庆早前就听到大人们说的郑州歌谣。在他心里,一直都有穷东街的印象。随着他对东大街资料的广泛收集,他越发意识到自明清民国以来,老郑州的寺庙祠堂都集中在东大街两侧,许多历史名人多在东大街居住。东大街可不是一条普通的穷街,这里文物遗存多,历史名人多,传说故事多,是一条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老街。在以后的《老康讲故事》中,他讲的“一条东大街,半部管城史”在管城区产生了强烈反响。
位于郑州东门外的凤凰台村,是一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文化名村。“凤台荷香”曾是老郑州八景之一,这里生产的“凤台仙”大米,曾享誉中原,被称为贡米。为了更加完整地挖掘整理凤凰台村文史资料,他深入凤凰台半个多月,实地查看有价值文物遗址,并与村上老人促膝交谈。根据收集的资料,康玉庆不仅编写了《凤凰台是个好地方》一书,还编写了一部《凤凰台村志》,他写的千余字的凤凰台五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受到专家学者,普通村民的一致好评。
十七年来,康玉庆把收集老郑州城乡文史资料,当成了他的中心工作,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有时顶着风,有时冒着雪,一边看,一边问,一边拍,一边记。能不开车就骑单车,能不骑单车就徒步。
为了给黄河故事,郑州故事寻找更有支撑的故事基石,为了刨根问底这些故事的出处。他跑遍了禹州、巩义、登封、新密等多个地方。十多年中,他先后收集到600多个历代官吏,600多个古今名人,600多个传说故事,300多个村庄故事,300多个遗址故事,300多个老街古巷故事,还有许许多多的风味美食,家风家训,当地民谣,当地方言等等。因为有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掌握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根据郑州各区各单位的需要,前后编纂了50多本历史文化书籍。
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郑州故事
编写黄河故事,讲好黄河故事又成了康玉庆新的“中心工作”。他夜以继日,查看自己收集的资料,手记的一摞摞笔记,拍摄的一张张照片。使出浑身解数,拿出看家功底。修了改改了又修,几易其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个昼夜的不懈努力,他整理编纂了历史源流故事、历代官职故事、古代名人故事、管城好人故事、老街古巷故事、店铺匾牌故事、民间传说故事、寺庙.庙会故事、家风家训故事、民间工匠故事、红色历史故事、当地民俗故事、乡村地名故事、当地方言、歌谣故事、姓氏文化故事、风味美食故事等。用自己的几十万元退休工资,先后出版了管城历史文化丛书十六集,共有3600个郑州故事。
从此,他心里装着这些故事,以共产党员志愿者,区老干部七彩之光志愿者,区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员名义,先后进机关、进街道、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校师生等宣讲郑州故事,黄河故事。哪里有需要,“老康讲故事”就开讲到哪里。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庆祝,康玉庆从去年秋天开始,提前入手又高质量整理出100个郑州革命历史故事。
康玉庆虽然收集整理掌握了大量的故事素材,又有超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但一贯对工作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他,为了讲好郑州故事,黄河故事,他对每个故事的真实性总是反复核实,认真推敲,写出文稿,牢记心里。郑州解放72周年的头一天,他到十八里河花溪小学讲郑州解放的故事时,重点列举了郑州解放前夕,前线指挥部设在十八里河村的故事,同学们听了非常自豪。他们说:“今天听了康爷爷讲的故事,不仅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还知道了在郑州解放的头天晚上,邓小平等重要领导人,还在我们十八里河住过呢”。他每到一个地方讲故事,从来不拿底稿,而是脱口而出,语言生动形象,内容通俗易懂,口语化,接地气。为了达到更好的讲听效果,增加故事趣味性,他讲故事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他会不失时机地和台下互动。小学生回答正确,有奖品赠送,成年人问题提的好,就把自己编写的文史书籍送到手中。
“老康讲故事”现已远近闻名,这张名片已经成了当地响当当的民心工程。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从耄耋老人到幼小孩童。不同人群,各个阶层。每场结束,报以的都是热烈掌声,反馈的都是拇指伸出,齐声呐喊的“中中中”。
创办商都文化场馆守护商都历史文化
故事要讲好,根据地更要打牢。在康玉庆所在的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七里河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2019年,他创办了七里河村史馆,并利用村史馆为教育主阵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们宣讲七里河村的村史,党史。自建馆之日起,已接待两千多人次。凡是参观过村史馆的人,无一不竖拇指,无一不发自肺腑的感叹:受益,受益,终身受益。七里河村史馆先后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关心下一代爱国教育基地”“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他创办的《七里河党建》专刊,每季度一期,通过党建专刊传播党建信息。去年抗击疫情期间,康玉庆作为所在社区年龄最大的共产党员志愿者,投入到抗击疫情阻击第一线,坚持天天拍照片,记疫情日记,并主编了一本《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大型画册。
康玉庆讲故事不仅在郑州城乡讲,他还利用参加康氏宗亲联谊会活动的机会,先后到广东、江西、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和河南各地的康氏宗亲中讲。“老康讲故事”先后被中央、省、市多家媒体报道后,知名度越来越高,请讲故事的单位团体排起了队,他的名声也触动了嗅觉灵敏的商家,他们高薪聘请他去做顾问。康玉庆却说:高薪聘请我不去,外出讲座不收费。故事传播正能量,发挥余热和光亮。
人说六十不学艺,他说七十正当时。70岁的康玉庆,天天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倍的劳累,老伴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每次看到丈夫伏案整理资料时,总是悄悄地端来一杯茶,不动声色地放在那里,远远地坐在客厅,深情地望着,心里想着:老康啊老康,跟你过了大半辈子。你退休前忙公家的事,终于盼你退休了,我多想和你像咱社区的老年人一样,今天往东明天往西,岀门坐地铁,远游坐飞机,旅旅游,打打陀螺听听戏。你可到好,天天忙的不可开交,不是在村史馆当讲解员,就是在社区门口“站岗放哨”,不是在收集整理故事的途中,就是奔跑在讲史的路上。暴雨中抗灾,疫情中逆行。积蓄力办村史馆,工资用在公益上。你干宣传工作几十年,咱家里除了堆满你的书,连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还不如村里一个普通村民的家。你自己省吃俭用,不穿名牌,不开豪车,从不奢侈。这些我从不在意,从不埋怨。但身体是你自己的,你却从来不珍惜。你已不再年轻了啊!眼也花背也驼,没有节假日,白天晚上也不分,干起活儿比年轻人还拼。真的让人操心,挂心,担心。
康玉庆仿佛看出了老伴儿的心思,但他的心里总有一杆无形的秤,他时常衡量着哪头轻哪头重。他甚知,年少时吃了不少苦,是党把他从一个吃不饱,穿不好,几度辍学的孩子送进学校,读书学习不断提高。参加工作后,更是党的培养关怀,使他迅速成为一名合格党员,人民公仆。他的心中早已扎下了根深蒂固的坚定信仰: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感恩共产党。余生奋力为人民,做束发热夕阳光。他更知自己的身体条件没有年轻人好,所以,要和夕阳握手,要和时间赛跑。他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工作当中。古稀之年,他又颠覆了常人难以跨越的鸿沟,他又干起了这个年龄难以驾驭的工程。马不停蹄地筹建“郑州商都历史文化藏书馆”,他要把自己收集的政治文史资料,安放到一个永久珍藏的地方,造福子孙后代,让他们了解商都文化,聆听商都故事。他还在筹办着几个文化阵地,创办七里河党建报,筹划老康讲故事展览馆,老康工作室,社区故事大讲堂。
《老康讲故事》沐夕阳余晖映名片更闪亮
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对党的贡献,不论当官不当官,不论在岗不在岗,退休前后都一样。康玉庆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不在于官当的多大,钱挣的多少,而在于他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多少贡献”。
如今,《老康讲故事》这张名片越推越广,人们在这张名片前面加了一个美誉的词“网红”,《网红老康讲故事》竟冠以了这张名片的全称。
《网红老康讲故事》越来越红,他成了人们公认的网红,他更成了人们追逐崇拜的明星。
闪亮的党徽、小红帽、红马夹、小红旗,这身标配是他最酷的着装。内红外也红,这鲜艳的红,在夕阳的照射下,金灿灿,红彤彤。
当地百姓也把最美的歌唱给他听,作为对他无私奉献的回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壮士暮年,爱心不已。
德才兼备,标杆旗帜。
崇拜敬重,向您学习!
人们赞美他时,他总是谦虚的说:我虽然出了六本新闻作品选,但我不是记者,我只是一个新闻爱好者。我虽然编了50多本文史书,但我不是作家,我只是一个文史爱好者。从事宣传工作几十年,我只是一个普通宣传员,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乐意做的点滴小事。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水平欠佳,质量不高,还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指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康玉庆同志做的小事,已汇成了涓涓细流。他一步一个脚印,用坚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腾空而出的英雄,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一生都交给党和人民的共产党人。有位老领导参观了七里河村村史馆,了解了康玉庆从事宣传工作几十年和退休后所取得的成绩。感慨地说:玉庆同志的先进事迹,就像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的,他无愧是管城的功臣。
有人问康玉庆,你今年已经70多岁了,还打算写多久讲多久。他说:“郑州的故事很多,写不完,讲不完,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郑州故事。啥时候不能写了,讲不动了,我才会停止”。
夕阳无限好,映照退休路。夕阳的余晖照在他慈祥的脸庞,他精神抖擞,步履铿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昂首阔步,迈向充满希望,不落夕阳的金光大道上。

作者介绍

孙兰英,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郑东新区永平路小学原副校长。多次被授予“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百姓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奖章。

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
河南孝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
河南智泰实业有限公司;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主   编:  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0)

相关推荐

  • 徐荣新:车到西流湖-郑州地铁上的众生相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车到西流湖 郑州地铁上的众生相 作者 | 徐荣新 原创 | 乡土赊旗 ...

  • 夕阳赋[夕阳赋]

    夕阳赋 作者/杨威 火轮将坠,玉镜未华.千缕断云,一抹流霞.烟缭荒村,老树噪鸦:梵响古寺,暮霭罩塔.关山色死,荒烟蔓草凄迷:翠微气黯,寸碧遥岑依稀.残阳泻愁,几分阑珊:垂杨蹙恨,万般旖旎.闻玉笛之横吹 ...

  • 追求甜蜜的梦

    夕阳下,黄河歌声轻,群山在聆听. 一阵欢笑,打破了岸边的沉静. 我们来了,偎依在你的身边合影. 黄河啊!你的水为什么那么清? 你的脚步为什么一刻也不停? 你哺育两岸儿女, 他们怎么会忘记你的深情. 你 ...

  • 夕阳下的九曲黄河第一湾

    下午6点钟,到达九曲黄河第一湾唐克,看看西面的太阳也快落山了.我拿起相机,快步如飞的向山顶跑去,途中遇见一位影友对我说"不用急,太阳6:50分才落山那".到达山顶,看到观景台上已是 ...

  • 【总第1488期】【河南丨郑州】孙兰英丨我不怕

    我不怕 作者/孙兰英 狂风一个劲儿的刮 树枝咔嚓咔嚓 我捂住双眼不敢看 天快黑了 爸爸妈妈快回来 我怕 我怕 暴雨一个劲儿的下 哗哗哗哗 再趴窗户往外看 天已黑了 爸爸妈妈快回来 我怕我怕 音乐响了有 ...

  • 【河南·郑州】孙兰英丨思 母

    思 母   作者/孙兰英(河南郑州)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母亲的恩情犹如温暖的阳光,滋润着风中摇曳的小草.太阳落了,小草上那亮晶晶的露珠,是女儿无奈的眼泪 ...

  • 【河南·郑州】孙兰英丨鲁山县黄沟村​采风归来

      鲁山县黄沟村采风归来   作者/孙兰英     近日,闻知鲁山县黄沟村自助农家院,正式入围年度中国好故事和年度河南好故事两项评选,由衷的为他们点赞祝贺! 此时此刻,思绪的大门轻轻打开,让我再次走进 ...

  • 【父爱如山】【河南·郑州】孙兰英丨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

    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   文/孙兰英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 ...

  • 【感恩母爱】【河南】孙兰英丨生母 婶母 婆母

    [纪实文学] 生母  婶母  婆母 文/孙兰英 生母属鼠八十有四,今年春节过后,对越亲的人,越叫不出名字,"妈,我是谁呀?""你是媳妇"认不得,叫不出,&quo ...

  • 【“战疫”征文精选回顾】【河南】孙兰英丨退伍不褪色的抗疫“标杆”

    退伍不褪色的抗疫"标杆" 文/孙兰英 "翻开草绿色的记忆,隐约有号角响起.那套褪色的征衣,至今还压在箱底.听到进行曲的节拍,忽然就脚步迟疑.一种熟悉的念想,让右手贴近眉际 ...

  • 【河南丨郑州】郭新红丨情人(外一首)

    情人(外一首) 作者/郭新红(河南郑州) 梦,就是一叶小舟 总盼着你能驾 小舟翩翩 而至 秋水都望成了泪珠 也没看到你曼妙的 影踪 把三百多颗期盼 放进嘴里 狠命地嚼碎 种进心底 等她长出娇嫩 的花香 ...

  • 《影视直通车》总第130期:俺老孙来也

    作家新时代·总第1151期:俺老孙来也|诗歌·摄像·编导·制作:陈建伟(影视直通车·总第130期/<文学电影>第19期)请点击欣赏:廊桥酿梦

  • 《文学电影》总第019期:俺老孙来也|陈建伟(创作)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弘扬真善美 汇聚正能量 文学社寄语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