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赛博朋克?科技与反叛中的另类美学
01.
什么是赛博朋克?
- 科技与反叛的另类美学-
“赛博朋克(cyberpunk)”是“赛博(cybernetics)”与“朋克(punk)”的合成词。前者意为控制论,后来被引申为涵盖了黑客、人工智能、电脑网络等广泛内涵的高科技产物;后者则为摇滚乐的一个分支,强调了反叛、情感宣泄和对自由的追求。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
▲阿丽塔战斗天使剧照
赛博朋克的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高科技、低生活”,在“赛博朋克”的世界里,发达的科技与混乱的社会秩序并存,科技撕去了它的所有伪装,以一种蛮横不讲理的姿态呈现在人类的面前。
在生活环境上,充满未来科幻感的庞然大物与密集、生活气息浓厚的居住建筑相融合,处处充满着违和感,但又是那么得理所应当。科技与人性的的矛盾被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尽致。
▲阿丽塔战斗天使剧照
未来世界中的建筑,科技感、混乱感、违和感和真实感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赛博朋克美学”,它虽产生于人们额对于未来的畅想,但在过去几十年,建筑师在对建筑形式的探索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建筑非常“赛博朋克”。
02.
前苏联建筑
- 重工业金属的未来主义-
10月革命以来,苏联便是各种先锋艺术的前沿阵地。至上主义、构成主义、象征主义等等前卫艺术影响了一代的建筑师和艺术家。特别是塔特林等人主张将生产资料、机械技术融入到创作之中,给苏联建筑带来了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塔特林和他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1925
上世纪20、30年代是苏联昂首阔步发展重工业的时期,国家凝聚力和政府主导力空前高涨。1932年,斯大林宣布“社会现实主义”将是国家唯一认可的艺术形式,创作内容与手法必须真实,且符合共产主义价值观的苏联生活画面。在这一风格的指导下,苏联建筑总是带有很强的工业风格。
▲Rus酒店,俄罗斯,圣彼得堡
二战后,苏联进入了重建和大发展时期,展现出了制度上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一批批雄伟的建筑拔地而起,建筑规模体量大同时又遵循现实主义的实用风格。变现出强烈的对科技和力量的崇拜。
▲苏联基希纳乌公寓楼
▲别尔哥罗德宾馆
上世纪60、70年代,在美苏冷战中,苏联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国力达到最强。此时人民自信心高涨、重工业发达、航天太空技术飞速发展。充满野心的苏联建筑师创造出了漂浮、巨构、悬挑甚至出现了带有很多反重力风格充满未来感的建筑。
▲朝鲜柳州饭店
▲斯洛伐克广电大厦
▲1968-1973 波兰 弗罗茨瓦夫
保加利亚冰峰纪念碑完成于上世纪70年代,修建于1441米海拔的Buzludzha山顶。建筑风格上收到了野兽主义的影响,夸张的造型和混凝土外壳,好像是冰天雪地里的天外来客。
▲保加利亚冰峰纪念碑
03.
野兽派建筑
- 粗野主义的混凝土怪兽-
粗野主义又被称作“野兽主义”,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后的欧洲,流行于50-70年代。粗野主义主张不求装饰的实用主义,把功能优先于形式,将简约置于浮华的设计之上。使建筑的材质和结构直接暴露出来。
在材质上多采用简单实用的钢筋混凝土,以结构上绝对尺度的放大,使整个建筑产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成为粗野主义表现力的来源。这种粗野的表现力与赛博朋克建筑的未来科技感和朋克反叛精神不谋而和。
▲1974年,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圣约瑟夫医院
▲南非,大中央水塔
野兽派建筑还有这模块化的特点,尽可能建筑的使用功能性做到最高。从类型上来说,野兽派建筑大多是公共建筑,是战后各国政府在省成本的前提下的最优解。他们大多体量庞大负担着一定的社会公用。
▲ “鼠碉”(Mäusebunker),自由大学1979年
▲维拉斯加塔楼,米兰,1958年
野兽派建筑的夸张造型,也来源于建筑师对科技和结构结束的崇拜。由于它很少去考虑个人因素,而只是是基于整个社会的实际考量。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很多夸张造型的建筑也被评委“最丑建筑”,野兽派建筑的风潮逐渐沉寂。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以色列官员培训学校的犹太教堂,1968年
▲乌克兰第聂伯的Poplavok咖啡厅,1976年
04.
新陈代谢派建筑
- 日本的失落乌托邦-
上世纪60年代,在日本以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等建筑师,基于对未来社会人口爆炸的忧虑,通过有机生命体的启发,从而在建筑规划方向提出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静冈新闻放送社,丹下健三
新陈代谢学派认为城市和建筑都不应该是静止的,而是像有机生物一样处于动态过程中,可以拆解、增殖乃至附加,在持续汰旧换新,建筑就是城市。“前工业时代”的机械原理难以负荷都市快速膨胀的压力,只有使用“生物原理”的共生与更新,才能支撑未来经济社会的前行。
▲军舰大楼,渡边洋治
▲空中城市 ,矶崎新
中银胶囊塔由两个核心筒和和139个舱体构成,核⼼筒如同⽣物体的脊髓,承担着机电管道输送和楼梯电梯的功能。四周的胶囊舱体则如同⽣物的肢体,为上班族住户提供起居功能。它可以适应未来社会高密度居住环境的需求,
它的宏大愿景是用建筑来承载时间,在保证两个核心筒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四周的胶囊体可以每25年进行一次更换,实现建筑和城市发展的共同成长。
▲中银胶囊大厦,黑川纪章
与野兽主义建筑一样,新陈代谢派建筑也强调预制的模块化,通过预制模块的改变来实现建筑的更新迭代。但其实预制的模块化建筑即使在今天都很难完全实现,新陈代谢派建筑受制于时代的工艺水平,在70年代之后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塔状城市 ,菊竹清训
其实不论是前苏联建筑还是野兽派建筑,亦或是日本的新陈代谢学派。在上世纪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发达的时候,一切的表达便需要通过物质的外化。建筑则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最激进的想象。
虽说因为技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缺乏对人的考虑,这些先锋建筑基本都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但依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们对于未来建筑的探索,和对主流建筑思想的革新,不仅有着“赛博”的科技感,更有着“朋克”的反叛精神,“赛博朋克”,不仅在遥远的未来,它更在不远的过去。
▲⼭梨⽂化会馆,丹下健三
给大家推荐一个专注新材料的公众号
设计材料 | 设计师的材料库
欢迎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