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6附录二 皮科常用中药

附录二 皮科常用中药

1.荆芥

荆芥系一种疏风解表药,并可理血解毒,常用于外感风邪之表证。现代医学研究,有使汗腺分泌旺盛,解痉挛及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的作用。皮科临床取其疏风解表之功,可达止痒之效,配防风常用于急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疾患。炒炭有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紫癜。

2.防风

防风是一种散风祛湿解表药,可搜筋骨之风,其性润而能治周身之风,不论风寒、风热均可用之。现代医学研究,防风除有解热镇痛发汗作用外,尚能促进皮肤血行,使疮疡病变组织好转和吸收,其水浸剂并有抑制皮肤和毛发真菌的作用。皮科临床上常取其散风祛湿之功而用之止痒,配荆芥可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配黄芩、大黄可治急性湿疹等病。

3.麻黄

麻黄是一种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药,因其性辛温故可以祛风散寒,适用于表寒证。现代医学研究麻黄能兴奋中枢神经,能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并有显著之利尿作用。并可借其发汗利水作用,以除水肿。皮科常用之治疗一切风寒袭表而引起的皮肤发疹,如寒冷性荨麻疹。配干姜可治疗寒凝气滞而引起的手足发凉,破流津水,久不收口等症。如脉管炎、硬皮病、手足青紫症等。配石膏、甘草,又可治风水恶风、一身恶肿而有热之证。对于由肺气不宣而引起的皮肤肿疡,配杏仁亦可用之宣肺利水而达消肿之目的。

4.菊花

菊花是清热明目祛风解毒药,并有疏肝之作用,配桑叶可治风热引起的头目晕眩。其祛风偏于祛全身一切游风,配防风、白蒺藜更偏于祛头面风热。现代医学研究菊花含有维生素A、B,有清热作用,并可抗多种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真菌亦有抑菌作用。皮科常用之治疗头面部由风热引起的发疹性皮肤病。又可作头面部的引经药。

5.野菊花

野菊花除与菊花相同外,并有较强的解毒消肿作用,广泛适用于痈疖等化脓性皮肤疾患。新鲜的野菊花捣烂并可外敷疮疖,可达消炎止痛的作用。配玫瑰花、鸡冠花,可治疗头面部红斑类疾患,如酒渣鼻、痤疮等。

6.桑叶

桑叶是一种清热散风、清肝明目药,除用于外感风热所致之头晕、目赤外,皮肤科常取其发散风热的作用,治疗由风热引起的皮肤瘙痒及荨麻疹等疾患,配茅根、生地清热凉血药可治疗急性湿疹、皮炎等症。配疏风药可加强止痒之效。

7.浮萍

浮萍有祛风透疹、发汗利水的作用,其性辛寒故常用于治风热引起的疾患,对于风湿内淫,在外见肌肤瘙痒、一身暴热,在内而见水肿不消、小便不利者,可用此疏肌通窍,使风从外散,湿从下行。儿科常用其治疗麻疹不透。

近年来亦有人用单味浮萍预防麻疹,皮科取其透达表里之作用,可将皮里膜外之风邪透于肌表,对于皮肤瘙痒及发疹性、瘙痒性疾患,可达调和营卫、疏风止痒之功效。又因其有发汗利水之性能,故常用来治疗皮肤水肿性疾病,如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急性皮炎等。此外,还可作为调和气血的药物治疗白癜风及其他色素脱失症,有一定的效果。对自汗体虚者慎用。

8.桂枝

桂枝可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可祛皮肤风湿。其性辛温,故常用于风寒引起的皮肤病,除取其发汗散寒止痒的作用外,还常用来治疗阳气不宣而引起的四肢发凉、关节冷痛。皮科常用其治疗风寒性荨麻疹、雷诺病、硬皮病等及其他由寒湿引起的皮肤病,因其可以通心阳故亦常配合活血药用来通阳宣痹,治疗冠心病及其他气血瘀滞而引起的皮肤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配芍药,又可调和营卫。配当归、丹参,可活血温经;配茯苓、白术、猪苓,可利水消肿;配附子,可治疗风湿痹证、肢节酸痛。

9.蝉衣

蝉衣可散风止痒清热,宣肺透疹,皮科取其以皮达皮之功。近代医学研究,此药具有神经节阻断作用。皮科常用于风热郁表而致的皮肤发疹性疾病,如皮肤瘙痒症、荨麻疹、风疹等。常与菊花、薄荷配伍治疗风热表证,有散风止痒之功。

10.秦艽

秦艽可祛风湿止痒,和血通络止痛,对于肢节疼痛,风湿瘙痒均有效果。近代医学研究,其有一定的抗过敏、抗休克及抗组胺作用,并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有皮质类固醇样作用。此外,还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其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皮科临床常与全虫或乌蛇并用,治疗顽固性瘙痒性疾患及一些皮肤病合并关节疼痛者。配地骨皮,可除骨蒸劳热;配乌蛇,可祛风通络,调和气血;配黄芪、党参、鸡血藤,可治血虚性关节疼痛,肢节不用。

11.全虫

全虫有祛风止痒、镇惊息风、通络止痛的作用,并有散结之功能。对于风邪入络、皮肤瘙痒、痉挛抽搐,骨节疼痛、瘰疠疮疡等均有一定效果。皮肤科常用于慢性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有明显的止痒效果。并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而引起的神经疼痛。近代医学研究,蝎油外敷可治疗烧伤。对动物蛋白过敏的患者应慎用。

12.苦参

苦参以清利湿热为其专长,又有凉血解毒、祛风杀虫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苦参的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参中所含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有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其主要是抑制环核苷磷酸二酯酶(PDE),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皮肤科内服外用均有祛湿止痒作用。常与白鲜皮、防风、鸡血藤、刺蒺藜、当归配伍治疗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

13.白鲜皮

白鲜皮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功,为治疗皮肤病之要药。味苦,苦能燥湿而善走,内达关节,外行肌肤,用于湿热引起的皮肤病如慢性湿疹、皮肤瘙痒、丘疹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近代研究证明,白鲜皮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4.穿山甲

穿山甲性善走窜,功能搜风通络,软坚排脓,散风消肿。常与王不留行、猪蹄等同用,可通乳;常与皂角及其他活血解毒药配伍使用,可治疗痈疖等化脓性疾患。脓成不溃者,可起托里排脓作用。

15.皂刺

皂刺有消肿排脓,祛风杀虫之功。其性味辛散温通,药力精专,对痈疽肿毒未成脓者可促使消散;已成脓者用之,能有助于溃破,可治痈肿初起及脓成不溃。近代研究表明,皂刺用醋熬涂疮疖有效。皂刺配全虫、皂角可治疗皮肤瘙痒。

16.僵蚕

僵蚕属祛风通络、解痉散结药物,皮科临床取其有疏泄风热、化痰散结之功,常与桑叶、菊花、防风相配,用于治疗风热郁表而致的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又常与活血化瘀之药物相配,用于治疗气血凝滞所致的硬皮病、结节病慢性丹毒以达软坚散结通络之功。

17.乌蛇

乌蛇属祛风通络类药物,具有祛风通络、定惊的功效。皮科临床多取其祛风通络之力,与秦艽、苦参、白鲜皮等药相配治疗瘙痒性皮肤病以达祛风止痒之效。又用于治疗结缔组织病伴有风湿痹症者可达通络止痛的效果。

18.当归

当归为补血调经要药,其性味辛香而善走散,补血而有调气活血之功。近代医学研究表明,当归含有维生素B12、叶酸等物质,具有抗贫血作用,并有抗维生素E缺乏的作用。皮肤科常与润燥药同用,而起润肤的作用。与祛风湿药同用,可达养血疏风止痒的作用。又可治风湿而引起脉络不和的疼痛。当归尾配解毒药,又可治疮疡瘀血而引起的疼痛。

19.熟地

熟地可补血益精,滋肾养肝,对于由肝肾阴虚、阴虚血亏所引起的疾病均可用之。皮肤科除取其滋补肝肾的作用来治疗全身性消耗性疾病外,常用其养血之作用与润燥药配合而达润肤止痒之效,来治疗血虚所致之瘙痒性疾患如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20.天冬

天冬可养阴清热润燥生津,并可润肺,对于阴虚内热及阴液亏虚所引起的疾患用之最宜。皮肤科除用之养阴生津外,常用于阴虚血燥而致的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疾患。配麦冬可加强润肤生津的作用。近代医学研究表明,天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

21.麦冬

麦冬可强心润肺,养胃生津。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气阴不足及肺燥伤阴等引起的疾病。配人参可益气生津,配天冬常作润肤的药物,常配元参、生地来治疗阴虚火旺而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如白塞病等疾患。

22.鸡血藤

鸡血藤为养血活血,通络止痛药。对于经血虚滞而致的麻木、肢节疼痛、月经不调等均有效果。皮科常用之来治疗肌肤甲错,能达到养血润肤之作用。对于血燥而引起的皮肤瘙痒、皮肤粗糙等疾患,如血燥型银屑病、皮肤瘙痒症等,又常取其补血通络止痛之效。配秦艽、乌蛇而用于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近代医学研究表明,鸡血藤有升白血球及血小板的作用。故亦用来作为防治白血球及血小板降低的药物。配首乌藤、天仙藤、钩藤又能调和阴阳。

23.白芍

白芍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疼。常用于治疗由阴虚血亏、血虚肝旺、肝脾不和而引起的经血不调、行经腹痛、头晕目眩、失眠、胸胁疼痛、腹胀满等疾患。皮科常用赤、白芍并用,取其养血活血之功,而达润肤之效。可治疗血燥型银屑病、血虚血燥引起的皮肤瘙痒性疾患。配香附、柴胡对由于肝郁不疏而引起的黄褐斑等有效;配甘草、木香可治疗腹痛;配凉血药可治疗紫斑病。近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芍除有抗多种细菌的作用外,还有抑制中枢性疼痛和脊髓反射弧兴奋的作用。

24.首乌藤

首乌藤系何首乌之藤,除有养血益肝、固精补肾之功效外,还有养血安神、润肤止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营血不足、失眠多梦、肢节酸疼等症。皮肤科常用于治疗血虚风燥而引起的皮肤瘙痒,经络阻隔而致的关节疼痛,配鸡血藤、钩藤、芍药可调和阴阳气血。

25.刺蒺藜

刺蒺藜为白蒺藜之带刺者,除有平肝散风、行血明目之功效外,因其入肝经,并能开郁散结,特别是带刺者疏风止痒之效更强。皮肤科常用于较顽固的皮肤瘙痒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配白鲜皮止痒之效更强;配活血行气药亦常用于由气血不和所致之色素脱失性疾病;配养血药可养血润肤止痒。近代医学研究表明、刺蒺藜有降压作用。

26.石膏

石膏属清热泻火类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止渴除烦的效用。根据药理研究有解热镇痉、消炎抗过敏的作用。煅者外用有收敛及减少分泌的作用。皮科临床主要取其能清气分实热的特点,常用于治疗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及药疹等,症见大热烦渴的气分实热证。外用煅石膏可生肌长肉。

27.黄芩

黄芩属清热燥湿类药物,具有清湿热、泻肺火、止血、安胎的效用。据药理研究黄芩除具有消炎、止血、利尿、降压、解热、镇静止痒、升高血糖作用外,尚有抗菌及抗皮肤真菌的作用。皮科临床主要取其能清肺热的功效,用于治疗一切由湿热引起的皮肤病如湿疹、皮炎及红斑类疾患。

28.黄连

黄连属清热燥湿类药物,具有燥湿清热、泻火解毒的效用。据药理研究,本品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黄连所含小[插图]碱有加强白血球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皮科临床主要取其能泻心火、清湿热之功,用于治疗湿热并重、心火炽盛所诱发的各种皮肤病,如急性湿疹、急性皮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毒热炽盛期等病。黄连面外用也可治疗多种皮肤病,有收敛止痒消炎的作用。

29.黄柏

黄柏属清热燥湿类药物,具有泻相火、清湿热的作用。据药理研究表明,黄柏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同时对血小板有保护作用,对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黄柏面外用有促进皮下出血吸收之效,对渗出性皮肤病有收敛、消炎、止痒之功。皮科临床主要取其偏于泻下焦湿热的特点,常用于治疗下肢湿疹、阴囊湿疹、痒疹、丹毒等病。

30.栀子

栀子属清热泻火类药物,具有泻心、肺、肝、肾、三焦郁火,凉血止血的效用。据药理研究栀子有利胆作用,其水浸剂(1∶3)则有抑制真菌作用。皮科临床取其能泻三焦郁火,又能清三焦而利小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性皮肤病,如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药疹等。

31.龙胆草

龙胆草属清热燥湿类药物,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效用。据药理研究表明龙胆草水浸剂对一些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皮科临床取其善清肝胆湿热之特点,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湿疹、阴囊湿疹、女阴瘙痒等病。亦常用龙胆草单味水煎,冷湿敷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

32.玳瑁

玳瑁属凉血安神、镇惊类药物,具有镇心平肝、清热解毒凉血的效用。皮科临床取其能凉血、清血中伏热的作用来治疗急性热盛的皮肤病,如急性药疹、剥脱性皮炎(红皮症)以及一切急重皮肤病伴有高热、惊厥等症者。其解毒清热凉血之功同犀角。

33.紫草根

紫草根属清热凉血类药物,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效用。据药理研究它有解热及抗皮肤真菌的作用。皮科临床主要用以清血热,故多用于毒热入血而致的血热发斑类疾患,如紫癜、多形性红斑、丹毒、结节性红斑等病。

34.茜草根

茜草根属凉血止血类药物,具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的功效。据药理研究证明,它具有轻度止血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皮科临床常取其凉血活血之功,用于治疗一切红斑结节性皮肤病,如紫癜、结节性红斑、多形性红斑等病。

35.赤芍

赤芍属活血凉血类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肿的效用。据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皮科临床多用于血热、血瘀之证。若配清热凉血药物,可以治疗皮肤疮疡;配合理血行气药,可活血行瘀,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带状疱疹、硬结性红斑、酒渣鼻等有血瘀证者。

36.生地

生地属清热凉血类药物,鲜生地能清热凉血,生地炭能止血,干生地有滋阴凉血的效用。据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一定的止血作用。皮科临床常取其清热凉血养阴之功,用于急性热病有血热之证或热盛伤阴之证。对慢性阴虚发热之证亦常用之。

37.丹皮

丹皮属清热凉血类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效用。皮科临床主要取其入血分、清透血中之热的作用,多用于治疗一些急性血热引起的皮肤病以及热病后期、热伏阴分的病证。据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对多种杆菌及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8.凌霄花

凌霄花属理血类药物,具有凉血破瘀的效用。皮科临床取其凉血活血、能泻血热之功,用于治疗一些血热性红斑类皮肤病。如多形红斑、玫瑰糠疹、日光性皮炎等病。

39.槐花

槐花属理血凉血类药物,具有清大肠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效用,据药理研究表明它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皮科临床多用生槐花取其凉血清热之功,治疗血热性皮肤病,如血热型银屑病、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癜、日光性皮炎等。槐花炭可止血,生槐花有清大肠热之作用,可以清肺经之热。

40.知母

知母属清热泻火类药物,具有滋阴清肺、解热除烦的效用。皮科临床多取其能清阴分虚热之功,配用黄柏以达养阴清热之效,如治疗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表现有阴虚内热之症者常用之。据药理研究证明,本品有解热及抗菌作用。

41.元参

元参属清热凉血类药物,具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的效用。据药理研究证明,它可使血管扩张,其小剂量能使血压轻微上升,大量则使血压下降,同时还有降低血糖及抗菌的作用。皮科临床主要取其凉血滋阴的作用治疗热入营血引起发斑的病证,如急性药疹、多形红斑、红皮病、紫癜等疾病,亦可用于毒热伤阴之症,如感染性疾患后期。

42.地骨皮

地骨皮属清热凉血类药物,具有凉血退热的作用。配桑白皮清肺止咳。据药理研究证明,它具有祛风、清热、降压及降低血糖的作用。皮科临床主要取其能清热凉血的特点,用于治疗血热性皮肤病。亦常配青蒿治疗慢性皮肤病引起的骨蒸潮热;与丹皮配伍可清阴分伏热;地骨皮配枯矾煎水外洗,可治疗外阴瘙痒。

43.鸡冠花

鸡冠花属理血类药物,具有凉血止血、清热收敛的效用。皮科临床主要取其凉血清热之功,常用于血热发斑的病证。我科经验方“凉血五花汤”即选用了本品,用以治疗盘状红斑狼疮初期、玫瑰糠疹、多形红斑、日光性皮炎、酒渣鼻等一切红斑性皮肤病。特别对于颜面红斑效果更好。

44.红花

红花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作用,能行男子血脉,通妇人经水,常用于经闭、腹痛、产后瘀血腹痛、关节痹痛、跌打损伤疼痛等疾患。皮肤科用于因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所引起的皮肤病,如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结节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等。此外,藏红花性寒,除活血外尚有清血解毒之功,常用于斑疹大热之症及由于血热而引起的皮肤病。

45.桃仁

桃仁有行血破瘀、润燥滑肠的作用。临床用于瘀血凝结之经闭、痛经,以及血燥不润之大便秘结,配红花可活血通经。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消炎、解毒、镇痛、滋润等作用。皮肤科取其质润多油,有养血润肤之功,常用于老年性血虚风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瘙痒。亦常配红花用于由气血瘀滞引起的皮肤病,如淋巴结核等。

46.苏木

苏木有行血、化瘀、止痛消肿作用。临床用于产后瘀血、血滞经闭、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皮肤科配其他活血药常用于气隔血聚之有形肿块,如结节性静脉炎、脉管炎、局限性硬皮病、结节性红斑、血管炎等疾患。

47.三棱

三棱有破血行气、消积通经的作用。临床用于血结气滞之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以及食滞气结之胸腹作痛、食积胀痛等。皮肤科用于气血瘀滞而引起的肿物或深层静脉炎,以及一些浸润较深的斑块,如慢性盘状红斑狼疮、肉芽肿类、结节性静脉炎、瘢痕疙瘩、硬皮病等。

48.莪术

莪术有行气破血之功能,用于气结血瘀之经闭、痛经、腹部肿块、胸胁痛,以及食滞气结之食积、脘腹胀痛等实证。皮肤科用法同三棱。三棱、莪术常为同用之破血行气之品,但三棱破血力大,莪术行气力强,并兼有健脾消食之功效。

49.丹参

丹参味苦微寒,有活血祛瘀、清血热、除烦满的作用。临床用于血热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血腹痛以及热病伤营之头痛、头晕心悸、心烦失眠等症。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它有抑制细胞增殖及舒张末梢血管的作用。皮肤科用于痈肿疮毒,可行瘀血、除血热,能消肿止痛,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硬皮病、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病常用之。

50.夏枯草

夏枯草有清肝明目,解郁散结的作用。临床用于乳腺炎、淋巴腺炎、淋巴腺结核、单纯性甲状腺肿、疮痈初起等。皮肤科还用于浸润较深的斑块、肿物如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脉管炎、瘢痕疙瘩等。配沙参、红糖熬膏可治浸润性肺结核、皮肤结核。近代研究证明,夏枯草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及降压作用。

51.牡蛎

牡蛎味咸寒入肾,能滋阴潜阳、化痰软坚,有降压镇静作用。适用于阴虚阳亢之高血压或神衰所引起头晕、失眠等症。皮肤科取其化痰软坚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较深的浸润斑块和有形的肿物如淋巴结核、瘢痕疙瘩、深层静脉炎、结节性脉管炎、类肉瘤等。其煅用可固涩下焦,故又可用于湿浊。

52.土贝母

土贝母,性味苦寒,入心、肺二经,有收敛消肿、解毒排脓、散结祛瘀之功。临床用于乳痈、乳癌、淋巴结核。皮肤科取其软坚的作用来治疗一切结节性皮肤疾患。因其有散结解毒消肿之功能,故又常用于治疗疮疡肿硬阶段。

53.大黄

大黄有通里攻下,荡涤阳明实热、破积行瘀功能,并可清湿热。临床用于阳明燥热之腹满、潮热、谵语、大便不通以及瘀血结聚之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生用泻下力强,熟用泻下力缓。大黄常与桃仁、红花、[插图]虫等药配伍,有破血通经、软坚化瘀的作用。皮肤科除用其清热通便外亦常用之活血破瘀。临床上常配其他活血药治疗结节性红斑(瓜藤缠)、瘢痕疙瘩、静脉炎等。近代研究证明,大黄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大黄与甘草研细面10∶2外用,可治疗顽固性下肢溃疡,大黄面油调外敷亦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54.姜黄

姜黄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临床用于瘀血阻滞之胸腹疼痛、经闭、月经不调及风湿痹痛。还可取其辛散之性能有横行肢臂之力,故皮科取其活血止痛之功,将之用于一些血管炎等疾患,并常作为上肢的引经药。近代研究证明,姜黄有抑制皮肤真菌作用,并有利胆作用。

55.[插图]虫

[插图]虫为破血逐瘀药,活血作用较猛。临床用于邪实,正气不虚的血滞经闭。皮科常用[插图]虫取其破血通经、软坚化瘀的作用治疗结节性红斑(瓜藤缠)、瘢痕疙瘩、栓塞性脉管炎及一切结节性、增生性皮肤疾患。也常用于囊肿性痤疮、穿凿性毛囊炎(蝼蛄串)。

56.玫瑰花

玫瑰花有理气活血之功,内科常用其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梅核气。皮肤科常取其活血凉血之性能,治疗一切上部红斑性皮肤病初期。

57.乳香

乳香辛散苦泄温通,伤科之要药。其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很强,凡痈疽疮肿及跌打损伤、气滞血瘀、疼痛剧烈者均可应用。皮肤科常取其行气活血之功能用以治疗一切有疼痛的疾病。乳香面外用可生肌长肉。

(0)

相关推荐

  • 大黄润肤油膏主治多种皮肤病变,如皮肤瘙痒...

    大黄润肤油膏主治多种皮肤病变,如皮肤瘙痒.湿疹.溃烂.流水.冻疮.痔疮.皮肤皲裂等. [组成]:生地.栀子.大青叶.升麻.黄柏. [用法]上述药物至于麻油或猪油中熬炸,直至药材炸枯,过滤,去除药渣,将 ...

  • 祛瘀散治疗皮肤瘙痒症

    祛淤散治疗皮肤瘙痒症 功效:清热泻火,活血祛淤. 主治:皮肤瘙痒症. 处方: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各等量. 制法:共研细面,将药面中加入适量冰片,用凡士林蜜调成糊状,将其摊成 5cmx 5cm大的小 ...

  • 皮肤病久治不愈,是因为没遇到这个中成药

    这个药最初是我治疗的一个西医老大夫教我用的,她患淋巴瘤找我开方子,每次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她也总会教我点什么,有一次她就向我推荐皮肤病血毒丸,说她自己临床时常用皮肤病血毒丸治疗常见皮肤病. 皮肤病血毒丸 ...

  • 皮肤瘙痒、痤疮、粉刺、湿疹,10种皮肤病...

    皮肤瘙痒.痤疮.粉刺.湿疹,10种皮肤病常用中成药大全,收藏备用 1.当归苦参丸--凉血,祛湿. 用于:血燥湿热引起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糟鼻赤.   2.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

  • 【消风散—治疗湿疹、寻麻疹之良方】

    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为治疗风疹.湿疹之常用方,亦为治疗各种皮肤病特别是瘙痒性皮肤病之基础方,由荆芥.防风.蝉蜕.胡麻仁.苦参.苍术.知母.石膏.牛蒡子.木通.当归.生地.甘草13味药物 ...

  • 『养生之道』牛皮癣,外敷苦参艾叶毛冬青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 眭道顺 牛皮癣是一种皮肤状如牛后颈.厚且硬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情志内伤.风邪侵扰是本病的诱发因素,营血失和.气血凝滞则为其病机,本病多见于青壮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8附录二 皮科常用中药

    90.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可清热解毒,息风祛瘀.临床用于一些脓毒性败血症.急性热性病.症见高热烦渴,昏迷,抽搐.并可用于痈肿疔疖.咽喉肿痛等.近代医学测定本品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抗菌作用.皮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7     附录二 皮科常用中药

    58.没药 没药性味苦平入肝经,有活血通瘀.消肿止痛之功.作用与乳香相似,但破血散瘀之力胜于乳香.临床常以乳香.没药相兼而用.近代研究证明,没药有消毒.收敛.防腐止血等作用. 59.白芥子 白芥子属温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9               附录四 皮肤病患者注意事项

    附录四 皮肤病患者注意事项 一.在天气急剧变化时,或出汗洗澡后,应当避免受风,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或天气大寒.大热.大风以及强烈日光曝晒等,如果不注意,均易使病情变化,症状加剧. 二.禁止用手搔抓(如掀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4  二、外用方剂

    二.外用方剂 1.水剂(洗方) (1)马齿苋水剂 组成:马齿苋30g 水1000ml 制法:煮沸20分钟,滤过冷却后备用. 功用:清热消肿,止痒收敛. 适应证:急性湿疹.皮炎等渗出性皮肤疾病. 用法: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5      .洗剂(混合振荡剂)

    3.洗剂(混合振荡剂) (1)冰片炉甘石洗剂 组成:冰片1g 炉甘石洗剂100ml 功用:清凉止痒收敛. 适应证:亚急性.泛发性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玫瑰糠疹等. 用法:摇匀后涂布. (2)雄黄解毒散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2    6.健脾除湿利水方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3 6.健脾除湿利水方 (1)除湿胃苓汤(加减) 组成:苍术6g 厚朴6g 陈皮9g 滑石块12g 炒白术12g 猪苓12g 炒黄柏12g 炒枳壳9g 泽泻9g 赤苓12g 炙甘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赵炳南

    附录一 皮肤病临床常用方剂 一.内服方剂 1.疏风解表止痒方 (1)麻黄方 组成:麻黄3g 杏仁4.5g 干姜皮3g 浮萍3g 白鲜皮15g 陈皮9g 丹皮9g 白僵蚕9g 丹参15g 功用:祛风散寒 ...

  • 【皮外科中医专家赵炳南临床医案——黑布药...

    [皮外科中医专家赵炳南临床医案--黑布药膏去瘢痕的治疗] 黑布药膏是赵老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个有效的方药,用以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 药味组成:老黑醋,五倍子 ,金头蜈蚣 ...

  • 皮外科中医专家赵炳南:黑布药膏去瘢痕

    黑布药膏是赵老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个有效的祖传秘方,用以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不论面积多大,即或是很深的疮面治愈后瘢痕都很小. 药味组成:老黑醋五斤,五倍子一斤十二两 , ...